975年十一月,北宋大将曹彬带兵攻打南唐都城金陵。眼看围攻日久,金陵即将被攻克,宋营中却突然传来消息:主帅曹彬突然生病了。
营中众将闻讯都来探望曹彬,曹彬却说了一番很奇怪的话。曹彬说道:“我的病不是吃药能够治好的,只有你们都诚心发誓:克城之日千万不要妄杀一人,那我的病就能自愈!”
众位将领听了曹彬的话,都十分诚恳地答应了。第二天,曹彬的“病”果然减轻。
不久,金陵城被攻克,南唐后主李煜及其大臣都得以保全,曹彬的“病”则不治而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彬这是在用“装病”来得到将领们“不杀”的承诺,初心很好,招数高明,远非普通人能够想得出来的。那么,历史上的曹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多少精彩故事,既彰显个人品德、又极富智慧呢?
曹彬画像,图源网络
一、清廉的后周皇亲
曹彬早在后周时就是倍受君主信任的朝廷重臣,他的姨母是周太祖郭威的贵妃。因为是周朝皇亲,很多大臣都待曹彬十分亲厚。不同于其他人的是,曹彬本人从不以皇亲自居,对待别人给予他的礼遇,他总是十分恭敬地回应。不仅如此,曹彬还很注重端庄的仪态。根据《宋史·曹彬传》记载,大家一起参加宴会时,曹彬始终保持着庄重的仪态,甚至都不会左顾右盼一下。
958年,曹彬奉周世宗柴荣的旨意出使吴越。曹彬的行程安排紧密,完成使命后立刻返回周朝,吴越送给他的礼物一件都没有携带。
吴越一方发现曹彬没有带礼物返回后,马上派人追上去把礼物再次奉上。
可是,让吴越使者为难的是,曹彬仍然拒绝收下礼物。双方争执了很长时间,曹彬见盛情难却,于是说道:“我这样拒绝你们的礼物,实在是太注重个人名声了!”这才收下礼物,并一一登记在册。
回到京城后,曹彬将收到的礼物都呈送朝廷,结果却被周世宗强令收下。曹彬收下礼物,自己一点儿都没留,而是分给了亲戚朋友以及下属。
周世宗柴荣画像,图源网络
曹彬这样的品性,在历史上很罕见,在人心杂乱的五代时期更是凤毛麟角,十分难得。正因如此,曹彬不仅受到周太祖和周世宗的信任和器重,到宋太祖赵匡胤时也备受赞赏。
二、始终不变的本色
赵匡胤在后周担任殿前都点检的时候,周世宗柴荣很器重他,他也很受麾下将领的拥戴。因为威望高,权势重,朝中不少大臣都想和赵匡胤结交,可是偏偏曹彬是个例外。那时的曹彬,没有公事绝对不会登门拜访赵匡胤,即使赵匡胤邀请大家去府中做客,曹彬也很少参与。
赵匡胤即位的第二年,曹彬被召回京城,赵匡胤特意在召见他时问道:“以前我就很想和你亲近,为什么你却总是疏远我呢?”
此时,曾经同殿称臣的两个人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赵匡胤荣登九五之位,是需要别人叩首参拜的君王;曹彬的皇亲身份却已不复存在,只是还保留着周朝时期的官职。
虽然两个人的身份有这样的变化,可是听到赵匡胤的问话后,曹彬的态度仍然不卑不亢,他先是按照君臣大礼跪拜在地,然后才回答道:“那时臣是周朝皇室近亲,又在宫内担任职务,只想着把本职工作做好,即使这样仍然担心会出错,哪里敢妄自和人结交呢?”
赵匡胤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曹彬不会阿谀奉承,赵匡胤也不是只讲私情的君主,他对曹彬的回答十分认可,然后提拔他担任客省使。
赵匡胤时期,曹彬先后取得了平灭后蜀、征伐北汉、讨伐南唐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在这一场接一场的胜利面前,曹彬始终保持廉洁、慈悲的本性:攻下城池后,当别的将领命令大肆杀掠时,曹彬却严格约束部下;别的将领的车马装满了财富美女,曹彬携带的却始终只有书籍和衣物。
赵匡胤了解到曹彬这样的作为后,多次表达对他的赞赏,并进而予以重任,其他将领则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三、看事透彻的智慧
曹彬率领人马攻下南唐都城后,南唐后主李煜率领上百名大臣前来投降请罪,曹彬对他们略加安慰后就让李煜回宫换服装。
看到曹彬只派了几名骑兵在宫门口等候李煜,就有部下对曹彬表示担忧:“如果李煜回宫后发生不测怎么办?”
曹彬十分淡定地笑道:“李煜这个人一向懦弱,遇事没有决断,现在他既然投降了,必然不会自我了结!”
李煜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事实的发展果然验证了曹彬的判断:李煜更换服装后出宫,顺从地跟随曹彬回到宋朝都城汴京,接受宋太祖给他的“违命侯”封号。
此次南征之前,宋太祖曾经对曹彬承诺:“等打败李煜,我就让你当使相!”
当时潘美是曹彬的副帅,听到宋太祖对上司的许诺后,潘美连忙向曹彬表示祝贺,没想到曹彬却淡淡地说道:“不要这样!我们这次出征,既要仰仗天威,又要遵照朝廷的旨意,然后才能取得胜利,我又有什么功劳呢!更何况使相是极品职位,又怎么会轻易得到呢!”
潘美对曹彬的回答表示不解,曹彬于是进一步解释道:“北汉还没有平定呢!”
结果,等到曹彬果然取得征讨南唐的胜利、押解着李煜返回京城后,宋太祖对他说道:“本来我想封你为使相,可是现在北汉还没有平定,等平定了北汉再说吧!”
听到宋太祖这样说,潘美不由偷偷地看了曹彬一眼,露出会意的微笑。宋太祖看到这一幕,当即问怎么回事。潘美不敢隐瞒,只好如实以告。
了解到曹彬已经有这样的判断后,宋太祖也不由大笑,虽然不能兑现承诺,但是他赏赐给曹彬钱二十万。
对于这样的赏赐,曹彬表现得十分知足,对别人说道:“人生在世,何必一定要做到使相那样的职位呢!”
赵匡胤时期,曹彬官至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却一直没有做到使相。976年赵光义即位后,曹彬才被加授同平章事,完成了宋太祖对他“封为使相”的承诺。
赵光义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四、赵光义时期的败绩
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曹彬得以成为使相,还被封为鲁国公,待遇十分优厚。可是虽然如此,在战绩方面,曹彬却再没能取得宋太祖时期的辉煌,甚至在北征的战斗中一败涂地,从而迎来贬官的命运。
986年,宋太宗命令曹彬与潘美各自率军北征。刚开始,曹彬军一路接连取胜,他们在固安大败契丹,攻破涿州城池,并在涿州城南击败来援敌军。
在接连取得战绩的同时,宋军粮草渐尽,于是曹彬带领人马退守雄州,以等待粮草支援。
远在京城的宋太宗时刻关心着战事,当他听到曹彬军粮将尽退守的消息后十分诧异,说道:“哪有大敌当前,自己却退军等待粮草的道理!真是失策!”于是赶紧派人传旨不许曹彬军再继续前进,应抓紧时间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与潘美的人马合取幽州。
按照曹彬的性格,势必会服从旨意,耐心等待时机。可是,曹彬能够沉得住气,他手下的将领们却不能,尤其是他们听到潘美等人接连战胜的消息后,一个个都按捺不住争战的急切,纷纷向曹彬请战。
古代城池,图源网络
曹彬大概是真的老了,他没能及时制止和约束部将,而是听信他们的意见,携带并不充足的粮草继续向涿州前进。
当时正值盛夏,烈日炎炎,将士们又热又累,再加上粮食供应不足,一个个早就疲惫不堪。这样一支队伍,当契丹的大队人马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毫无抵抗能力,很快一击即溃。
因为这次失败,曹彬被贬为右骁卫上将军,他的那些下属也都接受了相应的贬谪。
因为曹彬之前的战绩,他这次贬官并没有持续很久,一年后,他再次被起用,并很快恢复了同平章事、枢密使的职位。
999年六月,曹彬病逝,终年69岁。宋真宗赵恒亲临祭奠,并追赠曹彬为中书令,济阳郡王,把他的十几位亲族成员、门客、下属都任命了官职。当年八月,宋真宗下旨,让曹彬与赵普一起配享太祖庙庭。
极尽哀荣,堪称是臣子能够享有的至高待遇。
结语:
纵观曹彬顺达的一生,在他那看似无稽的“戏精”操作背后,确是那个时代罕见的生存智慧:他用装病的手段保全敌人和百姓,用谦卑的态度打消帝王猜忌,用清廉作风赢得士大夫的敬重。曹彬一生历经四朝,从百战百胜的开国猛将,到透彻分析形势的儒将典范,他靠的不是战场杀戮,而是深谙人性、进退有度的权谋之道。
曹彬不仅生前赢得诸多赞赏与荣誉,身后同样享有众多赞誉。欧阳修称赞曹彬:“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负责监修《宋史》的脱脱则说:“君子谓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曹)彬为宋良将第一。”对曹彬给予极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