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最热闹的人民广场沿着西藏中路一路向北,穿过苏州河的桥梁接着向西走,可以看到一座外表深灰色的六层老式建筑,旁边是一面满是弹孔、破损不堪的高墙。这正是著名的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以及四行仓库晋元纪念广场的所在地。
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的序幕正式拉开,历时超过三个月,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首次大规模的较量。总共动员了75万中国军队,伤亡人数达约30万;而日军则出动了25万兵力,伤亡超过6万人。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中国官兵尽显英勇,奋勇向前,尽管最终不得不后撤,但他们顽强抵抗的精神成功挫败了日本侵略者所怀抱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妄图。
淞沪会战的后期,军事重镇大场被攻陷,上海闸北及江湾的中国军队在侧翼受到威胁,只能选择向西撤离。在与英美公共租界隔河相望的闸北四行仓库,成了苏州河以北的重要防线。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1营的420名守兵,被外界称为“八百壮士”,在中校团附谢晋元的指挥下,于1937年10月26日的深夜坚守于四行仓库。
在孤立无援的艰难情况下,这些守卫者以微薄的力量顽强抵御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在苏州河对岸聚集的众多民众和中外记者的注视下,四行仓库的守军与敌军展开了四天四夜的激烈搏斗,成功击退了敌军十余次疯狂的进攻,造成日军伤亡超过200人,然而始终未能攻破防线,这一表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10月31日清晨,幸存的350名守军接到命令全体撤回到英美公共租界,并在胶州路的兵营中被滞留。尽管如此,这些坚守者无畏强敌,继续进行抗日斗争,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今天的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设立于四行仓库原址的一至三层,总面积达到3800平方米。晋元纪念广场则位于四行仓库的西墙区域,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此纪念场馆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音像资料和系列雕塑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军队在四行仓库顽强抵抗日军的英勇事迹。2017年12月2日,上海四行仓库旧址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如今,我漫步于苏州河南岸,遥望四行仓库的旧址,不禁感慨万千:今天的国人享受着和平生活,怎能忘记那些先烈曾为此洒下的鲜血,四行仓库依然矗立,八佰壮士的英名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