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历史上,只有9位大臣谥号为“文正”,司马光上榜!
迪丽瓦拉
2025-09-09 13:03:14
0

自唐朝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文人一旦步入仕途,便纷纷渴望能获得“文正”这一尊贵的谥号。而对于皇帝而言,这一谥号的含金量极高,绝非轻易就能赐予去世的大臣。特别是在宋朝,历史上只有9位大臣得到了“文正”的谥号。你是否已经知道这些历史人物了呢?

一、李昉

李昉是北宋初期的著名政治家与文学家。北宋建国后,李昉先后担任了中书舍人、给事中以及知衡州等职务。在宋太宗时期,他晋升为参知政事、同平章事,主张与契丹建立和平关系,采取安抚政策,最终以特进、司空的身份退职。李昉于996年去世,享年72岁,时任官职被追赠为司徒,并被赐予谥号“文正”。

李昉为人宽厚温和,待人宽容,不计较旧日的恩怨。在担任宰相期间,他谨慎行事,并未寻求过多的个人荣誉和名望。尽管如此,他以诗词才华闻名,尤其擅长效仿白居易的诗风,是“白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还参与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等文献的编纂,并且创作了50卷的文集,但至今已经遗失。

二、范仲淹

相比李昉,范仲淹无疑是更为显赫的历史人物。宋夏战争爆发后,范仲淹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实施了“屯田久守”的战略,巩固了西北边防,推动了宋夏和议的进程。

回朝后,范仲淹发起了“庆历新政”,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然而,由于改革遭遇了强大的阻力,最终导致他请求辞去京城职务,先后出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的地方官。至1052年,范仲淹在扶疾途中去世,享年64岁。

范仲淹的辞世让宋仁宗深感痛惜,亲自为他撰写碑文,题为“褒贤之碑”。他在去世后被追赠太师、魏国公,并被尊为“文正”,后世称之为范文正公。清代以后,范仲淹还被列入孔庙和历代帝王庙中供奉。

三、司马光

司马光,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与文学家,以史学成就著称。他自称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与范仲淹一样,司马光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宋神宗时期,司马光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因坚持己见而辞去官职,离开了朝廷十五年。这段时间里,他主持了《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这部史书以编年体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司马光先后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担任要职,最终升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1086年,司马光去世,享年77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温国公,并赐予“文正”谥号。

四、王旦

王旦是北宋初期的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他在1006年担任宰相,并参与修编《两朝国史》。王旦非常擅长识人,推荐了许多才德兼备的官员。他劝说宋真宗要严格遵循先祖的治理方针,避免随意变动政策。

王旦担任宰相长达十八年,深得宋真宗的信任。他在晚年时多次请求辞职,最终因病辞去宰相职务,转任太尉,主管玉清昭应宫的事务。

1017年,王旦去世,享年61岁。他的谥号是“文正”,并且被追赠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

五、王曾

王曾是北宋时期的名相与诗人,少年时生活贫困,但却才华横溢,尤以文辞出色著称。年轻时,他曾规劝宋真宗不要大规模修建宫殿或撰写“天书”。

宋仁宗即位后,王曾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参与了平定权臣丁谓的权力斗争。最终,王曾成为了朝廷中最为倚重的大臣之一。但他后来因被罢职为知青州,经历了政治波动。

王曾于1038年去世,享年61岁。朝廷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文正”,并且留下了《王文正公笔录》供后人传颂。

六、蔡卞

蔡卞是北宋晚期的权臣蔡京的亲弟弟。与蔡京的性格迥异,蔡卞为人正直,且深得王安石的器重,成为王安石改革思想的忠实继承人。

他在宋哲宗时期,主修了《神宗实录》,并且推动了绍圣绍述的实现。

蔡卞于1117年去世,享年70岁,朝廷追赠他为侍中,并赐予“文正”谥号。

七、黄中庸

黄中庸从小勤奋好学,深得时人称赞。他在皇祐三年考中郡试第一,次年便成为解元,并在接下来的会试中获得第一名。

黄中庸曾协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并且出任太常卿,负责皇帝的礼仪事务。

后因遭蔡京排挤,黄中庸被贬为太常博士。1110年,黄中庸去世,享年六十岁,朝廷追赠他为侍中,并给予“文正”谥号。

八、郑居中

郑居中是北宋宰相,王珪的女婿。郑居中年轻时便通过了科举考试,历任多个官职,最终升任宰相。

他在任职期间,尽心尽力,为朝廷的政务和外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1123年,郑居中去世,享年65岁。宋徽宗亲自题写墓碑,称其为“政和寅亮醇儒宰臣文正郑居中之墓”。朝廷追赠他为太师、华原郡王,谥号“文正”。

九、蔡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提到“熊本”,许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日本的“熊本县”,这个地方因其农业和渔业的繁荣而闻名,此外,广为...
原创 康... 在古代,功臣们最为忌惮的事情之一就是“功高盖主”,这一现象常常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这点在历史上屡见不...
原创 三...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名将,被誉为“万人敌”。在官渡之战中,他在混乱的战场上英勇斩杀了河北的名将颜良,展...
五卅运动百年之际,上海总工会遗... 一百年前,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风暴中,上海总工会在宝山路宝山里宣告成立,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运动星火燎原...
原创 商... 商朝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朝代,以好战、重视商业、进行人殉、频繁迁都以及卓越的青铜铸造技艺而闻名。当商族终...
原创 老... 1928年3月,黄公略即将从黄埔军校的高级班毕业时,他收到了好友彭德怀的一封信。信中,彭德怀邀请他毕...
原创 沙... 西方文明的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而其壮大则得益于罗马。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集中在其鼎盛时期。罗马帝国一...
蜀道考古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面查清了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的里程,以及保存较好路段的长度与宽度,沿线文...
镜观·回响|一轴一城 古脉新生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 3000多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 描绘了古都北京的厚重基色 留下了无数珍贵的...
原创 三... 三国一流猛将排名考:武力、战绩与时代风云的交织 序言:猛将评骘的多维坐标系 三国武将的武力排名,向...
原创 彭... 公元前196年,刘邦所建立的异姓王中,楚王韩信、燕王臧荼、赵王张耳(其子张敖继位)、韩王信等几位王国...
明代 “吃货” 皇帝:朱元璋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帝们的饮食往往奢华至极,满汉全席、珍馐百味是他们餐桌上的常态。但有一位皇帝,却...
原创 亮... 很多人认为《亮剑》是一部神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部电视剧中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与当年那些惊天动地的历...
原创 《... 自从杨真、崔姣死后,钦天监监正褚怀明便果断选择投靠曹静贤,只为借曹静贤之手,彻底除掉藏海这个隐患。 ...
原创 清... 前言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覆灭常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终结。尽管清朝面临...
原创 大... 大秦帝国的长城兵团,是一支经历过无数战斗,战功显赫的军队。他们曾在北方抵御匈奴的侵扰,打得匈奴不敢再...
美国人是不是真的疯了? 听说美国要一次性吊销中国27,000名留学生的签证,我第一反应是美国人真是疯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
原创 明... 前言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漫长历史中,皇帝对后宫的宠爱和疏远常常直接决定了后宫妃子的命运。皇后作为后...
原创 2... 在世人的眼中,清朝雍正帝胤禛的皇位继承过程一直备受争议。流传着他通过暗地里的手段,才成功登上了帝位。...
原创 袁...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率领大军东巡南返,这对当时中原的军阀来说,可谓是一次得天独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