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和洪秀全都是农民出身,都多次落榜,为何人生差异那么大?
迪丽瓦拉
2025-09-09 14:33:47
0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清末的历史人物中,曾国藩和洪秀全无疑是两位非常重要、紧密相连的角色。太平天国起义中,洪秀全一度割据了大半个中国,而曾国藩则因平定太平天国而声名显赫,最终成为晚清的中兴名臣。可以说,曾国藩和洪秀全几乎是天敌般的存在。

然而,如果我们回顾他们的早年经历,便会发现他们在许多方面极为相似。例如:两人都来自普通农民家庭;他们都承载着家族的期望,反复参加科举考试,但最终都屡次落榜。尽管早期经历相似,然而他们的后续命运却截然不同。在本期《以史为鉴》中,我们将带您一起探讨曾国藩与洪秀全的精彩故事。

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他来自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天的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洪秀全比曾国藩年小三岁,他出生于嘉庆十九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家乡在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同样是一个农民家庭。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年轻时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经常与一帮狐朋狗友沉迷于吃喝玩乐。一天,他在饮酒时,听到路旁一位老人对着他孙子说:“你长大后千万别学这个人。我们曾家本是农家人,他却骑马进城吃喝玩乐,这样下去,曾家迟早会败落。”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曾玉屏,他突然警觉,便将马卖掉,背起行囊步行数十里回家,从此勤勉务农。经过多年努力,曾家终于拥有了百亩土地,成为当地的知名小地主。

然而,曾玉屏心有不甘,认为自己的祖上几百年都没有出过一个秀才,自己要改变这个局面。于是,他倾尽家财请来老师教儿孙读书。可惜,儿子曾麟书天资迟钝,经过多年的努力,十七次参加科举考试,依然没有中选,始终只是个童生,这让曾玉屏大失所望。

曾国藩的父亲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曾国藩五岁时便开始读书,八岁便熟读五经,十四岁时,曾麟书带着曾国藩一起参加科举考试。

洪秀全的经历与曾国藩惊人相似。洪家祖籍是客家人,因战乱而迁至广东。洪秀全的父亲洪镜扬和母亲王氏,洪家祖上虽然曾做过官,但到了洪镜扬一代,已转为务农为生。洪镜扬为人公正,虽家境贫寒,却也能算是当地的小乡绅。洪家有三子二女,而洪秀全是最小的一个。

洪镜扬与曾玉屏的想法一致,认为家族的兴旺必须依靠科举,于是将所有家产几乎都投入到供洪秀全读书的事业中。洪秀全从七岁起便开始在私塾读书,并且非常努力,村里的人普遍看好他,认为他有可能光宗耀祖,取得功名。

道光十二年,湖南省举行科举考试,考生必须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关口,才能最终考中秀才。那一年,曾麟书与曾国藩父子再次携手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他们早已成了乡里笑谈。曾国藩已经五次落榜,众人对他们的科举之路并不看好。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道光十二年的考试中,曾麟书终于成功通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考中了秀才。这一成绩令乡里人大为震惊,纷纷为曾家庆贺。

然而,好事总伴随着坏消息,曾国藩尽管成功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却未能在院试中脱颖而出。更令人失望的是,他的试卷竟被考官作为“反面教材”贴在告示板上,示范给其他考生看,以警戒大家。这个“悬牌批责”的处罚对22岁的曾国藩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与此同时,洪秀全的科举路也同样充满坎坷。洪秀全16岁成为童生,并先后参加了县试、府试和院试。20岁时,他第一次到广州参加科考,但落榜。第二年,他再次去广州考试,结果仍然没有成功。第三年,他再度赴考,依然落榜。这一年,广州发生了旱灾,家中的日子更加艰难。洪秀全不忍看到家人辛苦,他决定暂时放弃考学,转为私塾教师,赚取生活费,并结婚。

尽管如此,洪秀全依然不放弃读书。几年后,他再次尝试参加考试,结果还是未能考中。此时,洪秀全几乎陷入了绝望,病倒在旅馆中,幸亏朋友冯云山的照顾,才没有命丧此地。

面对连续的打击,曾国藩没有放弃,他像爷爷曾玉屏一样展现出倔强的个性。曾国藩给自己取名“涤生”,意味着要洗刷耻辱,重新开始。他通过不断对比自己与其他优秀文章,找出不足,最终总结出写作的窍门。

道光十三年(1833年),曾国藩第七次参加科举,这一次,他拿到题目后,耐心思考了半小时,最终写出了令人满意的文章。这次,他终于通过了科举考试,考中了秀才。

而后,曾国藩参与湖南的乡试,这一考试极为艰难,整个湖南省仅有四五十人能中举,而曾国藩初试即考中,成为湖南省第36名,迅速崭露头角。接着,他上京参加进士考试,虽然两次失败,但第三次的会试中,他考中三甲,成为进士。

而洪秀全则在继续遭遇科举失败的同时,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转变。洪秀全在一次病中梦见一位老人对他说,命他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开始了自学基督教,并创立了“拜上帝会”。这场宗教狂潮最终演变成了太平天国的爆发,而曾国藩则成为平定太平天国的关键人物。

可以说,曾国藩和洪秀全的前半生几乎相同,而后半生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洪秀全抛弃孔孟之道,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而曾国藩则保持对帝制的支持,并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推动洋务运动和新式学堂的创建,培养出大批留学美国的年轻人,为中国未来的变革埋下伏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赵匡胤的亲侄女,北宋时期最为善良的公主,名叫赵明诚。她是一位极其美丽、聪慧且充满善良的女子,深得赵匡...
100个你会喜欢的展 | 看川... 想听千年前的声音吗? 川渝乐舞国宝200+文物强势集结国家大剧院! 看巴蜀先民如何用音乐对话天地, ...
人文齐鲁|屈原曾两度踏上山东大...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粽子节、五黄节、躲午节、解粽节、五月节、端礼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
原创 3... 960年正月,赵匡胤年仅33岁便黄袍加身,登基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国家的君主,赵匡胤只...
原创 曹...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迫使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正式建立了曹魏王朝。仅一年之后,刘备在成都称帝...
原创 他... 提到“熊本”,许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日本的“熊本县”,这个地方因其农业和渔业的繁荣而闻名,此外,广为...
原创 康... 在古代,功臣们最为忌惮的事情之一就是“功高盖主”,这一现象常常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这点在历史上屡见不...
原创 三...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名将,被誉为“万人敌”。在官渡之战中,他在混乱的战场上英勇斩杀了河北的名将颜良,展...
五卅运动百年之际,上海总工会遗... 一百年前,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风暴中,上海总工会在宝山路宝山里宣告成立,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运动星火燎原...
原创 商... 商朝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朝代,以好战、重视商业、进行人殉、频繁迁都以及卓越的青铜铸造技艺而闻名。当商族终...
原创 老... 1928年3月,黄公略即将从黄埔军校的高级班毕业时,他收到了好友彭德怀的一封信。信中,彭德怀邀请他毕...
原创 沙... 西方文明的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而其壮大则得益于罗马。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集中在其鼎盛时期。罗马帝国一...
蜀道考古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面查清了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的里程,以及保存较好路段的长度与宽度,沿线文...
镜观·回响|一轴一城 古脉新生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 3000多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 描绘了古都北京的厚重基色 留下了无数珍贵的...
原创 三... 三国一流猛将排名考:武力、战绩与时代风云的交织 序言:猛将评骘的多维坐标系 三国武将的武力排名,向...
原创 彭... 公元前196年,刘邦所建立的异姓王中,楚王韩信、燕王臧荼、赵王张耳(其子张敖继位)、韩王信等几位王国...
明代 “吃货” 皇帝:朱元璋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帝们的饮食往往奢华至极,满汉全席、珍馐百味是他们餐桌上的常态。但有一位皇帝,却...
原创 亮... 很多人认为《亮剑》是一部神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部电视剧中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与当年那些惊天动地的历...
原创 《... 自从杨真、崔姣死后,钦天监监正褚怀明便果断选择投靠曹静贤,只为借曹静贤之手,彻底除掉藏海这个隐患。 ...
原创 清... 前言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覆灭常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终结。尽管清朝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