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对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应该早有耳闻,而他在那一刻心中困惑的念头,究竟是老天爷会不会降下雨呢?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天爷真的是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倾盆大雨如约而至。想象一下当时的景象,上方谷内火焰熊熊,随着雨水的到来,原本肆意燃烧的火焰瞬间被扑灭,浓烟缭绕,直冲向蜀军的阵地。这种混乱的情况对魏国军队来说,正是一个趁机而逃的机会,只要他们能够突破这层浓烟,奔向谷口,就算是逃过了一劫。而蜀军面对的却是更加严峻的挑战,浓烟遮蔽了视线,让他们无从判断如何开展进攻,陷入了无措的境地。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国的大军仍然如同饿狼般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支援司马懿的撤退。如果此时蜀国派兵过去进行追击,那简直是自投罗网,简直就是将自己送入敌人的刀锋之下。在这样的关头,诸葛亮的内心斗争,或许与司马懿在空城计时的心理状态具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无人知晓的智慧与无奈。
当时的诸葛亮因身体不适,无法亲自与司马懿周旋,司马懿也并非是固守不战,而是察觉到在上方谷一战中局势难以为继,才作出了坚壁清野的果断决策。回想上方谷之战,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地形,设下陷阱,将司马懿引诱至谷底。那谷底杂草丛生,诸葛亮早已暗中安排人手点燃火把,最终将司马懿的军队困于火海之中,令他们无处可逃。司马懿一度以为自己必然殒命于此,未曾料到的是,天公却突然降下雷雨,这样的天降之灾,难道不该是乘胜追击,彻底击溃司马懿吗?
首先,在那时,诸葛亮的准备显然不够充分,甚至未必安排好足够的弓箭手。正是因为司马懿的军队人数稀少,才使得诸葛亮得以将其诱入谷底,展现出他高人一筹的智慧。其次,那时的火势异常浩大,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距离较远,在司马懿实施撤退时,诸葛亮也未能及时下令射击。考虑到当时复杂的形势,他或许未能追赶,更因箭矢的射程不足,从而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下一篇:陶渊明辞官隐居的人生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