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困在谷底,诸葛亮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杀掉司马懿?
迪丽瓦拉
2025-09-09 14:32:40
0

首先,大家对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应该早有耳闻,而他在那一刻心中困惑的念头,究竟是老天爷会不会降下雨呢?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天爷真的是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倾盆大雨如约而至。想象一下当时的景象,上方谷内火焰熊熊,随着雨水的到来,原本肆意燃烧的火焰瞬间被扑灭,浓烟缭绕,直冲向蜀军的阵地。这种混乱的情况对魏国军队来说,正是一个趁机而逃的机会,只要他们能够突破这层浓烟,奔向谷口,就算是逃过了一劫。而蜀军面对的却是更加严峻的挑战,浓烟遮蔽了视线,让他们无从判断如何开展进攻,陷入了无措的境地。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国的大军仍然如同饿狼般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支援司马懿的撤退。如果此时蜀国派兵过去进行追击,那简直是自投罗网,简直就是将自己送入敌人的刀锋之下。在这样的关头,诸葛亮的内心斗争,或许与司马懿在空城计时的心理状态具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无人知晓的智慧与无奈。

当时的诸葛亮因身体不适,无法亲自与司马懿周旋,司马懿也并非是固守不战,而是察觉到在上方谷一战中局势难以为继,才作出了坚壁清野的果断决策。回想上方谷之战,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地形,设下陷阱,将司马懿引诱至谷底。那谷底杂草丛生,诸葛亮早已暗中安排人手点燃火把,最终将司马懿的军队困于火海之中,令他们无处可逃。司马懿一度以为自己必然殒命于此,未曾料到的是,天公却突然降下雷雨,这样的天降之灾,难道不该是乘胜追击,彻底击溃司马懿吗?

首先,在那时,诸葛亮的准备显然不够充分,甚至未必安排好足够的弓箭手。正是因为司马懿的军队人数稀少,才使得诸葛亮得以将其诱入谷底,展现出他高人一筹的智慧。其次,那时的火势异常浩大,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距离较远,在司马懿实施撤退时,诸葛亮也未能及时下令射击。考虑到当时复杂的形势,他或许未能追赶,更因箭矢的射程不足,从而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前言 我国历史中,谁不知晓伟大的太宗李世民?这位无畏战场、屡建赫赫战功的英雄,将大唐打造成盛世的标...
原创 宁... 贾宝玉在神游太虚幻境时,曾提到一件事:宁荣二公的魂魄找到了警幻仙子,并托付她引导贾宝玉入梦,希望能警...
原创 1... 在1953年夏季,地点设在南朝鲜的军营里,时任南韩总统李承晚神情严肃地站在全体将士面前,发表了一番振...
原创 定... 北宋的都城是开封,这座城市并不能被视为劣等之地,毕竟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坐落于华北平原的中心,恰...
原创 曹...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几乎被塑造为无敌的存在。尤其是在吕布挂在白门楼之后,天下间的顶尖...
原创 日... 公元733年,唐朝的皇帝玄宗决定设立江南西道,因此这个地区便被简称为江西。江西境内流淌着蜿蜒的赣江,...
原创 万... 别开玩笑,赵构可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才俊,他深知以史为鉴的重要性,这与某些人只会闭门造车、杞人忧天的态度...
原创 1...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伟大的领导人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毛泽东,作为中国近现代...
原创 赵... 赵匡胤的亲侄女,北宋时期最为善良的公主,名叫赵明诚。她是一位极其美丽、聪慧且充满善良的女子,深得赵匡...
原创 武... 关于武王伐纣后如何处理商朝遗民,儒家有着诸多论述,核心思想都集中在武王“仁义无双”的形象上,最具代表...
100个你会喜欢的展 | 看川... 想听千年前的声音吗? 川渝乐舞国宝200+文物强势集结国家大剧院! 看巴蜀先民如何用音乐对话天地, ...
人文齐鲁|屈原曾两度踏上山东大...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粽子节、五黄节、躲午节、解粽节、五月节、端礼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
原创 3... 960年正月,赵匡胤年仅33岁便黄袍加身,登基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国家的君主,赵匡胤只...
原创 曹...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迫使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正式建立了曹魏王朝。仅一年之后,刘备在成都称帝...
原创 他... 提到“熊本”,许多人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日本的“熊本县”,这个地方因其农业和渔业的繁荣而闻名,此外,广为...
原创 康... 在古代,功臣们最为忌惮的事情之一就是“功高盖主”,这一现象常常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这点在历史上屡见不...
原创 三...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名将,被誉为“万人敌”。在官渡之战中,他在混乱的战场上英勇斩杀了河北的名将颜良,展...
五卅运动百年之际,上海总工会遗... 一百年前,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风暴中,上海总工会在宝山路宝山里宣告成立,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运动星火燎原...
原创 商... 商朝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朝代,以好战、重视商业、进行人殉、频繁迁都以及卓越的青铜铸造技艺而闻名。当商族终...
原创 老... 1928年3月,黄公略即将从黄埔军校的高级班毕业时,他收到了好友彭德怀的一封信。信中,彭德怀邀请他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