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马超以“神威天将军”之名被西凉羌人敬仰,他的战斗力可谓无人能敌。无论是天灾地祸,他从不畏惧,凭借强大的武力,他在西凉和汉中一带可谓横扫一切。然而,马超也有自己的畏惧之处——他害怕三位三国的猛将。那三位究竟是谁呢?根据史料记载,答案如以下所述。
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关羽
关羽,作为蜀汉五虎上将的领军人物,他的武力在三国中当之无愧。公元214年,马超因在汉中与张鲁的局面日益艰难,最终决定归顺刘备。恰在此时,刘备派遣李恢游说马超加入自己的阵营,而马超也答应了。远在荆州的关羽得知马超投降刘备后,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武艺如何。诸葛亮机智过人,收到信后便明白了关羽关心的事,他仔细考虑后给关羽回了一封信,信中说道:马超虽有相当的文武才能,并且是个出类拔萃的俊杰,但他不过是与黥布、彭越、张飞等人物相当的水平,远远不及关羽。
关羽看到诸葛亮的回信后,心情大好,甚至还将信内容传给了幕下的将领们。信中隐含的意思是,关羽的武力远胜马超。显然,马超知道诸葛亮的回信内容后,并未反驳,甚至没有去与关羽争论,反而显得默认了自己不如关羽。由此可见,马超心中对关羽是存有敬畏之情的。
曹操部将:许褚
在正史中,曹操曾派钟繇和夏侯渊带兵,经过马超等人的地盘,准备讨伐汉中的张鲁。马超认为这是曹操借机削弱西凉的实力,便联合韩遂反叛。双方大军在潼关对峙,曹操率军北渡黄河,他身旁的护卫中有许褚。这时,马超乘机发动突袭,他的骑兵如潮水般涌向曹操阵营,弯弓搭箭,箭如暴雨般射向曹操所在的地方,情况危急。但幸得许褚身先士卒,用马鞍替曹操挡下箭雨,才使得曹操成功渡河。
虽然曹操此战侥幸脱险,但之后的交锋中,曹操逐渐占据了上风。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马超等人主动向曹操送来和谈的信函,并奉上人质。曹操则装作答应,并在双方军阵前与韩遂亲切交谈。马超设下陷阱,计划偷袭并生擒曹操。然而,当马超接近曹操时,看到许褚那如山岳般巍峨的身影,他内心不由得产生了惧怕之情。许褚身形威武、武艺高强,马超意识到如果与许褚交手,自己可能无法胜过他,生擒曹操的计划也可能因此失败,于是决定放弃这次机会。
韩遂部将:阎行
回溯至公元196年,马腾与韩遂两位西北军阀曾是铁哥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开始因利益和权力发生摩擦,最终矛盾激化。那时的马超仅有20岁,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他带领着一支军队,与韩遂的部队发生冲突。在一场单挑中,韩遂部下的阎行显得极为凶猛,在战斗中,阎行的长矛被马超折断,但他依然拿着半截矛继续与马超搏斗,甚至差一点刺中马超的脖子,险些取其性命。
虽然阎行与关羽、许褚这些大人物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他在马超出道之初,曾经在战场上与马超一较高下,差点让马超丧命。可以看出,阎行的武艺同样不容小觑,也是个值得敬畏的猛将。后来,阎行归顺曹操,并被封为列侯,继续为曹操效力。
结语
马超因其勇猛而声名远扬,尤其在西凉与羌人之间,他更是被视为战神。然而,尽管马超自身的战力强大,但他对三位三国猛将却心生畏惧。关羽、许褚和阎行,这三位并非仅凭表面名声,而是在实战中多次令马超感受到深深的压力。三国的英雄之中,马超虽然战无不胜,但面对这三位强者,他的内心依旧充满了敬畏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