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十万大军到底能有多恐怖?
迪丽瓦拉
2025-09-09 21:04:21
0

在三国时期,爆发了几场极为精彩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些战役的规模都庞大,参与的兵力多达十万人以上,且这些战斗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许多相关的文艺创作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

然而,如果我们从同时代的背景来看,无论是东方的罗马帝国,还是西方的日本,他们的战争规模似乎并未达到这种程度。相较于六七十万人的大战,连超过一万人的战斗也显得较为稀少,以至于我们常常戏称日本的战斗仅限于村级战斗,而西方的军队也不过是几千人的方阵便可横扫四方。

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究竟有没有10万人的大规模战斗呢?10万人的军队又是如何组成的?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讨论一下军队对国家的负担。

回想几年前,一部名为《大秦帝国》的电视剧展现了经典的长平之战,剧中详细描绘了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的情景。在这场战争持续的三年里,赵国几乎耗尽了所有粮草,而秦国的百姓也因饥荒而大量死亡。看到这里,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如果10万人在前线吃饭,为什么会出现粮草匮乏的现象?这背后涉及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军队脱产,二是后勤保障。

中国古代大多数时候并不倾向于保持大规模的脱产军队,军队大多实行兵农结合的模式。为什么呢?很简单,军队是国家的劳动力量,若长期脱离农业生产,必然导致农田荒废,进而造成粮食短缺。以秦国为例,即便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秦律也明确规定,百姓家中如果有两个成年男子,则必须留下一个继续耕种,而当兵一年后,士兵必须返回家乡务农,不得耽误农时。这也足见,秦国对军队脱产问题的重视。

长平之战历史上十分罕见,持续了三年的大规模脱产现象,导致赵国和秦国都陷入严重的饥荒。我们再看看后勤问题,许多历史爱好者可能从未重视过这一点,往往以为10万大军是轻而易举就能凑出来的。但实际上,调动和供应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却是异常困难的。

以明朝的萨尔浒之战为例,马车运输的粮草损耗高达一半以上,而人力运输几乎没有什么剩余,这使得一些运输人员不得不一车载粮,一车供自己使用。更别提明朝之前的时代,估计损耗要高得多。这样一算,想要支撑10万大军的补给,就得花费十倍的粮食成本。

在三国时期,邓艾提出过屯田的建议,他曾言:“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粮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根据相关记载,10万大军一年的粮草消耗高达上亿斤,而若加上运输损耗,粮草的消耗量可能是这个数字的十倍。试想,这样庞大的粮草需求,简直让人难以想象。而且,那个时代并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也没有便利的粮食进口渠道。

那么,古代到底需要多少老百姓来支撑一名士兵呢?秦朝和汉朝被称为武德最盛的朝代,尤其是秦朝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军国主义的代表。然而,实际上根据《岳麓秦简》记载,秦朝动员士兵的比例并不小,三个乡镇的约25000人中,能出征的士兵只有2200人,比例大约是11:1。如此庞大的兵役负担,也正是秦朝最终灭亡的原因之一。

而汉朝的情况则稍好一些,汉武帝时期,人口增至3600万,常备军最多达到70万。当时的兵役比例大约是50:1。尽管如此,汉朝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再来说说三国时期。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人口约为5000万,三国时期因为战乱和瘟疫,人口锐减至不到9000万。魏国的政权人口不足400万,东吴约200万,蜀汉只有100万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军队规模显然不可能太大,尤其是蜀汉,能拥有超过10万人的军队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也有特例,刘备一度拥有接近10万的老兵,诸葛亮的军队合并后,人数也接近10万。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蜀汉政权曾动员了一部分本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另外还包括了从荆州调来的外部军队,因此才勉强凑齐了这支庞大的队伍。不过,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做法,而是为了应急而采取的措施。

再看曹操和孙权,他们的军队规模通常不会超过20到30万,除非爆发规模巨大的国战。正如之前提到的,即使是魏国这样的强大政权,维持10万大军也非常困难,除非继续靠“盗墓”这种手段来补充粮草。

最后,我们回顾三国的几场著名战役。虽然《三国演义》中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人数吹嘘到70万,但实际上,这个数字是远远超过了各自地盘的实际人口。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军队人数约为10万,而曹操的军队大概为3万。尽管两军人数差距较大,但粮草问题依旧困扰着双方,曹操甚至不得不杀掉一名军需官,以维持军心。而袁绍在一次粮草被烧的事故中,全军陷入崩溃。

至于夷陵之战,刘备出动的军队接近10万,然而这个人数仍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庞大。综合来看,三国时期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10万大军。倒是一些精锐部队,如西凉大军、虎豹骑和长江水师等,他们精悍且装备精良,能够凭借高效的补给和训练,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但其人数远未达到10万。

这些精锐部队虽然数量较少,但他们的强悍之处在于能够保持高度的作战能力与良好的后勤保障。一旦规模扩大,后勤供给难以跟上,士气也会大幅下降,战斗力大打折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