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月,黄公略即将从黄埔军校的高级班毕业时,他收到了好友彭德怀的一封信。信中,彭德怀邀请他毕业后回到老部队工作,并提到已征得师长周磐同意,打算成立一个随营学校。黄公略得知此事后,向组织报告并获得了批准。于是,在3月中旬,黄公略与黄纯一、贺国中一同抵达了独立第5师第1团驻地——南县。黄公略将黄纯一和贺国中安顿在旅社,然后单独去见彭德怀。
当黄公略到达时,彭德怀已升任团长。卫兵通报后,彭德怀急忙走出来迎接这位久别的朋友。见面时,两人十分激动,重逢的喜悦溢于言表。彭德怀还特意叫来了团里的党员邓萍、李力、李灿和张荣生,几人一起愉快地聊起了许多往事。然而,彭德怀并未意识到,黄公略早在1927年年底便加入了组织,而黄公略也没有察觉,坐在面前的几位早已是组织成员。
寒暄过后,几人开始讨论筹建随营学校的事情。彭德怀提到,校长由周磐师长兼任,而黄公略则为副校长。虽然名义上是周师长负责,但实际的工作都由黄公略负责。教材将以湖南讲武堂的教科书为依据,现正在翻印。
当谈到学校章程时,其中有一条明确要求打倒新军阀。黄公略好奇地问:“新军阀指的是谁?”彭德怀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是蒋介石了。”听到这个回答,黄公略故作愤怒,假装大声表示“我们校长如何如何……”几人不禁面面相觑,原本以为黄公略与他们志同道合,但没想到他在黄埔军校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完全被蒋介石的政策影响,似乎变了一个人。此时,彭德怀意识到,黄公略已经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心中不禁升起警惕:此人不宜留。
彭德怀沉下脸色,严肃地说:“公略,咱们是多年的朋友,你当初说要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现在却转变了立场。既然如此,你就去跟着蒋介石走你的阳关大道吧!”说话间,张荣生和李力悄悄地绕到黄公略身后,分别用毛巾套住他的脖子和捂住他的嘴,黄公略脸色立刻苍白。两人威胁要勒死他,打算晚上将他扔进河里,掩埋尸体。
黄公略无法发声,身子剧烈挣扎,只能无力地指向自己的皮鞋后跟。邓萍看到这一幕,立刻示意李力和张荣生稍微放松,想着“反正也跑不了”。邓萍迅速脱下黄公略的皮鞋,并发现了里面藏着一封广东省委的介绍信。当彭德怀看到这封信时,他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立刻命令李力和张荣生放开黄公略。
大约半小时后,黄公略逐渐恢复了过来,彭德怀责怪他说:“公略,你这是做什么?开这么大的玩笑,差点丢了命!”黄公略苦笑着答道:“你现在当了团长,谁能知道你究竟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经过这一番误会,两人终于解开了心结,黄公略让彭德怀派人去旅社接回黄纯一和贺国中。
不久后,独立第5师的随营学校在南县正式成立。师长周磐在开学典礼上宣布黄公略为副校长,贺国中为教育长,黄纯一为大队长,但此后他便再未在学校露面。
随营学校开学后,南华安特委指示彭德怀和黄公略等人通过该学校培养革命力量,争取在两年内以第1团为核心,发动全师起义。然而,黄公略在随营学校的时间并不长。就在第一期学员还未结业时,独立第5师接到了新的命令,前往平江。由于第3团3营营长因贪污被撤职,周师长指派黄公略接任,而随营学校的事务则由教育长贺国中负责。
1928年6月中旬,除随营学校外,独立第5师全师陆续抵达平江。彭德怀的第1团驻扎在县城及城南,而黄公略的第3团3营则驻扎在距县城60多里的东乡嘉义镇。黄公略所在的第3团,团长刘济仁极为反动。为了尽快巩固自己的地位,黄公略拿出自己的积蓄分发给士兵们。当时,第5师已经欠薪五个月,士兵们都对黄公略心生好感,纷纷称赞他是个不错的新营长。
然而,就在黄公略的工作逐渐见效之时,意外发生了。7月18日,南华安特委被破获,黄公略此前为南华安特委同志开具的通行证也被查获。驻长沙的独立第5师师长周磐得知此事后,立即电令副师长李慧根逮捕黄公略、黄纯一和贺国中。周磐身边的地下组织成员陈玉成察觉到情况异常,赶紧通过电报向彭德怀报信。彭德怀随即赶到电报局,扣下了周磐发给李慧根的命令电报。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彭德怀和在平江的省委特派员滕代远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他们决定于7月22日发动武装起义,成立工农红军第5军,并通过密使告知黄公略和贺国中提前起义,争取在平江会师。
为稳住周磐,彭德怀假借李慧根之名回电:“三人已按指示逮捕,随营学校已令开往平江。”然而,黄公略在3营的活动已经引起了团长刘济仁的怀疑。7月20日,黄公略悄悄释放了关押在乡政府的赤卫队员黄耀南,却被刘济仁的侄子察觉。黄公略意识到事情暴露,决定提前起义。7月21日下午,他以闹饷为由发动了全营士兵的哗变,击毙了刘济仁的侄子和另一名反动连长,并枪决了当地挨户团的头目,缴获了所有挨户团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