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功臣们最为忌惮的事情之一就是“功高盖主”,这一现象常常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这点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像朱元璋、刘邦等开国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和子孙后代的统治地位,常常不得不对一些功臣采取极端手段,甚至杀之以绝后患。康熙皇帝也深谙此道,他在临终前对一位大臣直言不讳:“你的功劳太过显著,必须做好殉葬的准备!”这样的言论旨在保护大清帝国的百年基业。
康熙年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九子夺嫡”尤为引人瞩目。这场争夺皇位的斗争过程相当激烈,竞争的气氛几乎剑拔弩张,然而最后,四阿哥雍正帝凭借巧妙的策略成功登基。登基之后,雍正帝对于那些曾经与他为敌的人毫不手软,而对于那些忠于自己的支持者,他则给予丰厚的回馈,加官进爵、赏赐财富都变得十分普遍。
在这场权力的转移中,获得最大利益的莫过于雍正帝的舅舅,步兵统领隆科多,以及他的姐夫,负责川陕的总督年羹尧。雍正帝即位后,年羹尧被封为三等功,并呜咽于太保的高位;而隆科多则荣升为一等功爵位,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位置显赫。
隆科多乃是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的亲兄弟。在康熙二十七年,他被任命为一等侍卫,并随后升为步军统领。最后,康熙帝在临终前特别指定隆科多为顾命大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隆科多如此受到康熙帝的宠爱与信任呢?
我们知道,康熙帝是历史上备受赞誉的一位帝王,他的辉煌功绩有目共睹,尤其是在用人方面的能力更是无人能敌。在“九子夺嫡”的关键时期,康熙帝急需能够稳定朝堂局势的人才,而隆科多恰好成为了这个任重道远的任务中的适任人选之一。
隆科多在康熙帝的扶持下逐渐成长,期间,康熙帝并不吝惜地进行教导。例如,当隆科多的属下出现失误时,康熙帝即便对隆科多进行了责骂,指出他没有尽心尽责,并撤掉了他的职务,然而仍然让他保住了一等侍卫的位子。而后,康熙帝又将京师的警卫武力交到了隆科多的手中,显示出对他的重视。
尽管隆科多因升任步军统领而声名显赫,但康熙帝并未因此放松对他的指导,仍然通过书信向隆科多传达旨意,教他如何稳固在步兵统领这一位置上的权力。显而易见,康熙帝对隆科多是极为信任的,所以临终时唯一召见的重臣便是他。
然而,尽管信任在这位皇帝的治理理念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自古以来,皇帝心中多少都有一些疑虑,因此对于那些自己所信任的臣子,也会采取警告的方式。康熙帝召见隆科多时交待了许多事宜,最后太监递上了一道圣旨。隆科多心中满怀期待,认为这是升迁的圣旨,却没想到上面赫然写着:“查隆科多党附皇子,乱政害民,着即赐死,钦此!”这突如其来的命令,令隆科多瞬间陷入绝望与恐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