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27年,张作霖为何不顾各界人士劝阻,执意要杀害李大钊?
迪丽瓦拉
2025-09-09 22:32:06
0

1927年4月6日,北京发生了震撼中外的事件: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下令,京师警察厅派遣超过300名军警,突袭闯入东交民巷内苏联大使馆附属的军营。他们在行动中抓捕了包括李大钊及其妻女在内的20多名共产党员,还有一批国民党左派人士。与此同时,12名苏联外交官也被一同捕获。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震惊。

沙俄和苏联政府的强硬态度在国际上是出了名的,人们都知道,触犯他们后果严重。张作霖竟然敢对苏联这样的大国“动土”,这种举动无疑让许多人担心,他是否已经冒险做出了无法承受的决定。

然而,令世界更加震惊的消息在4月28日再次爆发:李大钊先生在张作霖的命令下被处死。这一消息的曝光,迅速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党的元老之一,还是公认的学术大家。自从他被捕后,国内9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联合发起行动,知名人士纷纷发声呼吁营救,而北洋政府内部对于是否处死李大钊的决定也出现了分歧。张作霖为何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坚持要将李大钊处死?难道他真是胆大妄为,还是一时冲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众所周知,国共两党的北伐战争主要的目标便是推翻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北洋军阀。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吹响了北伐的号角。起初,北洋军阀对国共两党的举动并未给予太多重视,认为这群年轻人难以构成威胁。

北洋军阀的军队大多成军于晚清,兵员训练精良,指挥官经验丰富,军力在中国内外无出其右。而且,他们背后都有强大的支持。张作霖的奉系军阀依赖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吴佩孚和孙传芳则得到了英帝国主义的庇护。与此相比,北伐军的士兵多是年纪轻轻的青年,很多不到30岁,战斗经验几乎为零,且缺乏坚实的后台。按理说,他们的战斗力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北洋军阀们轻视北伐军,认为胜利可期。

然而,局势发展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北伐军凭借强大的士气和人民支持,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孙传芳的军队迅速溃败,甚至求援于张作霖。张作霖心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于是迅速组建安国军,自任总司令,副总司令由败将孙传芳和张宗昌担任。他认为,之前孙传芳的失败是因为军阀们的分裂,如今联合起来,打败北伐军应不在话下。然而,安国军在实际战斗中也未能阻止北伐军的推进。北伐军的进攻势如破竹,最终攻占了上海、南京、武汉,势头迅猛,直指中原。

这支由年轻士兵组成的军队,如何能在短短的一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首先是北伐军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们的旗帜下聚集了渴望改变社会现状的力量,而北洋军阀则象征着腐败的旧势力。其次,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得共产党员等人才涌现,战场上展现出巨大的能量。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北伐军获得了苏联的强力支持。苏联自1923年便开始向国民党提供援助,到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才基本结束。期间,苏联为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武器,包括步枪、机枪、炮弹以及坦克、飞机等,并且还提供了数百万卢布的财政援助。通过这些援助,北伐军的装备水平和军饷待遇远超北洋军,激发了更多人参军的热情。北伐军的战斗力因此大幅提升,尤其是对于士兵来说,参加北伐军意味着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苏联的支援对张作霖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张作霖与苏联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俄国与日本曾都有意占领中国东北,尤其是在沙俄侵占东三省的过程中,日本曾与沙俄发生过激烈的战争。虽然日本未能在这场战斗中完全占领东北,但他们却成功培植了代理人——张作霖,成为东北的统治者。日本对张作霖的支持,主要是为了在东北修建铁路,从而为后来的侵略战争提供支持。然而,苏联并不希望看到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强势存在,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尤其是在中东铁路争端中,张作霖通过控制中东铁路的管理,挑战了苏联的利益。这种公开的对抗让苏联与张作霖之间的敌意进一步加深。苏联开始支持蒋介石北伐,目的是要打倒张作霖,为自己的利益争取更大的空间。对于李大钊这样的共产主义战士,支持苏联和反对张作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张作霖则认为,李大钊的行为是对自己政权的威胁,他的处死成为了张作霖直接回应苏联和国内反对派的举措。

李大钊本身对张作霖的统治非常反感,他早年在日本求学时接触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积极传播这一思想,呼吁青年一代反对北洋政府的腐败政权。张作霖得知李大钊与冯玉祥有密切往来后,认为李大钊的行为进一步证明了他反对自己的意图。而冯玉祥与李景林等人的合作更是让张作霖深感威胁,认为李大钊必须被除去。

在这种局势下,张作霖的行为显得尤为激烈。尽管内外压力山大,张作霖依旧选择在1927年4月28日执行了对李大钊的处决,这一决定的背后不仅仅是个人恩怨,更是对苏联支持的强烈反击。而这一事件也为张作霖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危地马拉确认此前发现玛雅城市遗... 新华社墨西哥城5月29日电(记者吴昊 翟淑睿)危地马拉城消息:危地马拉文化与体育部29日发布公告说,...
原创 5...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在煤山自尽,这一幕标志着持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
原创 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它带给您愉悦的阅读体验。 馆长微...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的战乱逐渐加剧,三国鼎立的局势逐步形成。曹操和刘备这两位英雄人物,虽然在历史上各有其独特的地...
俄罗斯为何不受欧洲待见 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一直以来,俄罗斯一直以欧洲国家自居,但有意思的是...
原创 揭... 许多朋友对战国时期的历史颇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讲述这一时期故事的书籍或电视剧,总是引人入胜,常常令人无...
原创 毛... 毛主席博识多学,非常喜欢看书,尤其喜爱《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虽说是罗贯中根据历史改编的小说,但对...
原创 东... 东汉(25年—220年),是继西汉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历经八代皇帝,共有十四位帝王,持...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权力的象征,而他的家族同样享受着无上的威望。尤其是皇帝的女儿——格格,因其...
原创 清...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1... 1986年,广西桂林,街道上熙熙攘攘,行人、商贩、游客穿行其中。一个穿着简单、低头走路的女子在人群中...
原创 顺... 前言 在多尔衮掌握权力的时期,顺治皇帝不过是他手中的傀儡。然而,当多尔衮去世后,顺治是否能够让他安...
李自成为何要挖开黄河淹没开封,... 全文共2263字 | 阅读需5分钟 水攻是冷兵器时代统帅的常用战术,关羽就曾利用水攻,生擒于禁,击杀...
原创 误... 在19世纪末期,中日甲午战争不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关键转折点,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与北洋水师的覆灭...
原创 2... 天边的落日如一抹温柔的光辉洒下,余晖照亮了整片天空,光线柔和却不刺眼,温暖而宽厚,仿佛为这大地披上了...
清代福建私家藏书的鼎盛 清承明之后,福建私家藏书又有了重大的发展,无论在藏书的规模、数量、种类、区域分布等方面,均超过了以往...
原创 刘... 众所周知,刘备的儿子刘禅,被很多人戏称为刘阿斗,因他不仅缺乏进取心,还沉迷于享乐。即使在身边有诸葛亮...
原创 三... 三国正史:假如诸葛亮在东吴被杀,主公刘备会为此复仇吗? 我们都知道,刘备是东汉末年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
原创 古... 随着岁月流逝,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然而,古人创造的许多物品与制度,至今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
文本中的二郎神称号元代记录篇:... 文本中的二郎神称号元代记录篇 老赵闲聊二郎神的真人真君之辨8 老赵闲聊神怪中的二郎系列四十一 老赵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