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856年后的沙俄:一个三流的西方列强,凭什么能到东方耀武扬威?
迪丽瓦拉
2025-09-09 23:02:13
0

在1856年之前,沙俄一度被誉为欧洲的宪兵和救世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寒冷的气候,成功地拖垮了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皇帝。当时的沙俄宛如风云人物,势不可挡,几乎所有在欧洲的小国都不得不感恩他们的庇护。然而,时光荏苒,经过约40年,沙俄的境遇骤然转坏,失去了昔日的荣耀。

尤其是在经历了第九次俄土战争后,沙俄在欧洲的地位逐渐无法维持。不再谈论扩张领土,能保住原有的区域已经算是万幸,沙俄的地位也迅速降至“三流列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沙皇尼古拉一世曾计划征服君士坦丁堡,灭掉奥斯曼土耳其,以此成为真正的黑海霸主。如果这个计划成功执行,东西方之间的陆路运输将会完全掌握在沙俄手中。

于是,西欧列强如英国、法国以及意大利的撒丁王国,为了遏制沙俄的扩张,联合起来对奥斯曼土耳其进行援助,让沙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场战争的战火从黑海一直蔓延到克里米亚半岛,甚至有可能入侵沙俄的内部。在关键时刻,面对战争的重重压力,沙皇尼古拉一世屈服于绝望,选择了自尽。

尼古拉一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开始清理父亲遗留下来的烂摊子。亚历山大二世是一位务实的君主,他意识到如果不迅速结束这场战争,沙俄不仅会失去基本的防线甚至可能导致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因此,他在1856年主动请求停战与谈判。此时的沙俄可谓四面楚歌,内部经济岌岌可危,皇帝自尽的消息更是雪上加霜,战争以失败告终,各国列强甚至开始向沙俄索要赔偿。

失去领土和城市是小事,伤亡52万大军更是将沙俄的力量几乎断送,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寸步难行。为了尽快摆脱外部列强的纠缠,沙俄不得不接受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这场战争几乎将沙俄彻底打入了谷底,黑海、波罗的海、巴尔干半岛以及外高加索的实力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毫不夸张地说,“三流列强”的称号名副其实。

在此之后,沙俄在黑海与波罗的海的扩张战略一度受到严重阻碍。然而,扩张是沙俄根深蒂固的本性,转向东方已然成为必然。这里的东方不仅仅是指中国,还包括中东、中亚以及远东的广阔地区。

首先,在中东,沙俄进一步向伊朗的恺加王朝发动了进攻。19世纪初,随着恺加王朝的衰落,沙俄先后两次对该国发起入侵,成功夺取了如格鲁吉亚、达吉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地区。直接将伊朗的势力迫使到阿拉斯河以南,这也是为何今天伊朗北部有大量阿塞拜疆人的原因。除了沙俄的关注,英国也不甘示弱,逐步拓展对伊朗南部的影响,控制了铁路、海关、金融和矿产资源等重要产业。

1856年后,沙俄在与英国竞争于伊朗的局势中渐显无力,因此他们将重点转向伊朗北部,在这里进一步攫取各种利益,并与英国共同瓜分伊朗。其次,在中亚,沙俄耗时30年才征服了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尽管在欧洲沙俄已是三流,但在中亚他们仍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彼时的中亚军队多还是骑马使用长矛的队伍,而沙俄则已经拥有了各式现代化武器。

从1856年起,沙俄便开始向中亚进军。面对在欧洲未曾打败的强敌,他们不担心中亚的汗国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最终,到1888年,沙俄征服了包括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以及土库曼等地区,稳稳地坐上了中亚的霸主宝座。正当沙俄计划进一步南下、入侵阿富汗时,英国人也开始行动。沙俄立即选择撤回军队,表达不愿与英国对抗的立场。

第三,在远东,沙俄的野心是整个长城以北的领域。当时的沙俄虽因英法列强受到打击,却凭借信息上的差距,仍然勇敢地主张自己的权益。沙俄在远东的收益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军事行动,促进了19世纪末期的“黄俄计划”,试图将长城以北的地区完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清朝当时的境遇其实并不算特别糟糕。1858到1860年,清朝要解决太平天国的内乱和应对英法联军的威胁,因此在那时的局势下,他们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在1864年,太平军已然被消灭,而英法联军也未能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再次发动大规模入侵。那么,沙俄为何仍能够从清廷手中夺取如此多的土地呢?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恐惧,使得沙俄以斯拉夫人的身份,巧妙地伪装成同样的高大上的列强形象,以各种胁迫手段,从清廷手中攫取领土与人民。

从沙俄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希望与清军发生冲突,主要归结为几个原因。因此,沙俄用各种手段进行欺骗,在无法继续掩饰之时也只能直接出手占领东北地区。可以理解,毕竟这些占领并非是他们的原有领土,而是获取和殖民的结果。

实际上,沙俄的西伯利亚、中亚以及远东等地,都是其殖民地。不论这些地区的实际价值如何,先占为主的模式成为了19世纪顶级列强的标配。面对与英法争夺海洋资源的无力,沙俄只能在陆地上不断扩张,且只能向东推进,因为他们曾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受惨重损失而不能再冒险。

被夺得的土地自然不会得到太多感情,沙俄对殖民地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开发措施。经过长达100多年的统治,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在被沙俄统治时几乎一无所有。远东的发展同样缓慢,近年来更是大量年轻人外流,这些都无不表明了沙俄在这些地区的统治是多么的乏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966年伍市斤粮票:计划经济... 在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粮票作为一段特殊时期的经济凭证,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与国家发展的印记。其中,19...
原创 1... 1977年,安徽的农村里,一名名叫于文娟的女知青,在返城的前一天,选择了将自己交给了身边的农村小伙王...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物众多,其中不乏有些奇葩人物,他们的行为和决定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今天...
原创 诸...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
原创 中... 鸦片战争之后,尽管西方带给中国一个又一个屈辱,其中强盗行径表现的毕露无疑,但中国依然给与西方各种美好...
原创 春... 在春秋时期,尽管齐桓公首先崛起并建立了霸权,但在他去世后,齐国因内部纷争而逐渐走向衰败。由此,晋国与...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秋末年,孔子据《鲁春秋》而写出编年体史书《春...
原创 1... 1.《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字数:320万字 故事背景:穿越成公孙瓒之子,在汉末乱世以辽东...
以屈原精神铸新时代党性“三魂” 仲夏粽香漫溢汨罗江畔,千年波涛仍激荡着屈子“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魂绝唱。这位以生命熔铸爱国赤诚的诗人...
原创 何... 秦始皇,这位历史上充满争议的帝王,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成功地统一了六国,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
大清朝满洲八旗将领代表人物! 欣赏本文之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私信我哟。 明朝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设置八旗,有正黄...
原创 古... 由于古装电视剧对历史的错误呈现,许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文武百官在接收到圣旨时都低头跪拜,专心听取钦差大臣...
应城发现442岁石拱桥 应城发现442岁石拱桥 桥拱保存较好 至今仍很牢固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桐、通讯员程国辉、杨利梅)...
原创 司...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权臣,在其父司马懿和兄长司马师去世后,他继承并进一步巩固了司马氏家族的权力,最...
原创 1...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并下葬后,李莲英的一句无心之话竟揭开了她墓中宝藏失窃的惊天内幕。这句话背后,隐...
危地马拉确认此前发现玛雅城市遗... 新华社墨西哥城5月29日电(记者吴昊 翟淑睿)危地马拉城消息:危地马拉文化与体育部29日发布公告说,...
原创 5...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在煤山自尽,这一幕标志着持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
原创 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它带给您愉悦的阅读体验。 馆长微...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的战乱逐渐加剧,三国鼎立的局势逐步形成。曹操和刘备这两位英雄人物,虽然在历史上各有其独特的地...
俄罗斯为何不受欧洲待见 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一直以来,俄罗斯一直以欧洲国家自居,但有意思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