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4世纪起,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给整个大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尽管这一灾难沉重打击了欧洲,许多不同的势力依旧在欧洲各地活跃着,争夺着政治与军事的主导权。希腊地区的加泰隆人和保加利亚的匈牙利人争斗不休,而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也在黑海水域展开了激烈的海上战斗。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在经历了长达近二十年的内战后,才最终由年老且失明的约翰五世接管,继承了帝国的王位,结束了与约翰六世的共治局面。
正如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所言,“君士坦丁堡的希腊人仅凭宗教的力量维系着自己的身份,而这一宗教精神却常常带来仇恨与分裂。”正是在这种困境中,奥斯曼帝国逐渐崛起,凭借着卓越的军事组织和强大的军力,迅速成为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重要力量。奥斯曼帝国的奠基者奥尔汗一世则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巧妙周旋,成功为其帝国赢得了战略优势。
在1362年,奥斯曼人凭借热那亚舰队的支援,第一次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借助意大利人的帮助,奥尔汗一世击败了敌对的埃米尔国,成功占领了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穆斯林编年史学家对这一事件没有详细记录,显然,他们对奥斯曼帝国采取圣战行为的方式感到不悦。此外,奥斯曼帝国也从另一个埃米尔国手中占领了安卡拉,并且通过当地的阿拉丁清真寺铭文,首次使用了“苏丹”这一称号,标志着突厥人在政治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奥尔汗一世于1362年去世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的侵占。奥斯曼帝国迅速占领了重要的城市亚得里亚堡(今埃迪尔内),并将其定为新的首都。奥尔汗一世的儿子穆拉特一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他不仅参与了拜占庭帝国的内战,还攻占了萨洛尼卡等重要城市,使得北希腊与拜占庭的联系日益薄弱,保加利亚的局势也变得不容乐观。
到了1389年,塞尔维亚的拉扎尔率军与奥斯曼帝国在科索沃地区展开激烈的对抗,最终以惨败告终。为了报仇,一名塞尔维亚人暗杀了奥斯曼的君主穆拉特一世,从而拉开了塞尔维亚与奥斯曼帝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穆拉特一世的儿子巴耶济德一世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他的妻子是一位塞尔维亚公主。巴耶济德一世不仅征服了巴尔干半岛,还成功从威尼斯人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他的主要成就则是统一了安纳托利亚地区,吞并了多个强大的埃米尔国,并进一步巩固了帝国的地位。
巴耶济德一世的扩张目标不仅仅是领土的吞并,他还控制了从黑海至安塔利亚港的关键贸易路线,这对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他得到了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和拜占庭的支持。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曼努埃尔二世·巴列奥略在途经黑海沿岸的卡斯塔莫努时曾感慨:“古罗马人曾为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命名,这里曾经繁华一时,但如今,昔日的城市已全然荒废,缺乏了曾经辉煌的民众。”的确,这些地区的许多城市已陷入荒芜,见证了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与此同时,基督教世界对突厥人的扩张感到恐慌。自1291年起,十字军与穆斯林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冲突。虽然十字军在陆地上屡屡败退,但他们仍能够避难于罗德岛或塞浦路斯等海上据点,因为当时的突厥人尚未能控制海洋。然而,突厥人对威尼斯人掌控的东地中海贸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以财力雄厚、军力强大为基础,逐渐威胁到了威尼斯人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
为了应对奥斯曼的压力,威尼斯人不断寻求西方国家的援助,拜占庭帝国的曼努埃尔二世亲自前往伦敦与西方接触,然而未能获得实质性的支持。基督教世界还希望匈牙利成为抵抗奥斯曼帝国的最后防线,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已经有了现代化的优势,而基督教军队依然使用冷兵器,难以对抗奥斯曼军的重骑兵。
例如,1396年,基督教联军从保加利亚出发,试图抗衡奥斯曼帝国,但在尼科堡战役中惨败。奥斯曼帝国的强大逐步显现,尽管基督教世界依旧竭力抵抗,奥斯曼的现代化军队展现了巨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