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暴雨
迪丽瓦拉
2025-09-10 09:32:36
0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令世人深感惋惜的两件事至今被津津乐道。一是因突如其来的降雨,导致火烧上方谷未能成功,司马懿因此侥幸逃脱;二是诸葛亮为延命所设的主命灯被魏延扑灭,使得他未能延续生命。这两件事直接影响了北伐的成败,使得诸葛亮的最后一战功亏一篑。然而,细读书中关于火烧上方谷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也蕴藏着一些微妙的情节。

一、诸葛亮火烧上方谷

火烧上方谷是发生在诸葛亮进行最后一次北伐时的事件。在这一役中,诸葛亮与司马懿展开了决战。深知自己健康日渐衰弱,诸葛亮决定将这次北伐视作最后的赌注,力求在此战中完成自己的理想。因此,这次北伐成了他精心准备的最周密的一次。

诸葛亮总结了前几次北伐的经验教训,弥补了以往的不足,制定了周详的战略。他准备了三年的粮草,并通过木牛流马来解决后勤补给问题。与此同时,他还运用八阵图加强对军队的训练,使得蜀军在野战中如鱼得水,极具战斗力。此外,诸葛亮还精心选择了地形优势,计划在山岳地带与魏军决战,这不仅能充分发挥蜀军兵种的特长,也能最大化利用地形的有利条件。在战术上,诸葛亮巧妙地采取了机动作战,诱使司马懿与自己在野外展开决战。

这种强大的战术准备无疑给魏军主帅司马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多次交锋后,决定以守为主,采取拖延战术,消耗诸葛亮的兵力与物资。他打算通过避免直接决战,让蜀军因后勤匮乏而自愿撤退,然后再趁机发起反击。于是,两军进入了一场艰难的对峙。

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对抗,更是两位将领意志的较量。司马懿在部下频频要求出战的情况下,依然坚定执行守势,而诸葛亮则采取了种种手段,希望尽早引导司马懿进入战斗,打破僵局。为了激怒司马懿,诸葛亮甚至故意送去了一条巾帼,挑动司马懿的怒火。司马懿受此挑衅,最终向魏帝上表请战,并利用中央派来的使者安抚了部下的情绪。

由于司马懿意图通过对峙拖延战局,诸葛亮便采取了战地屯田的战略,通过这种方式制造持续的压力,迫使司马懿打破防线。此时,粮草供应的稳定性成了战争成败的关键,诸葛亮巧妙地利用这一点作为诱饵,吸引司马懿前来主动出击。

诸葛亮在巡视战地时,发现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地点——上方谷,这里又因地形像葫芦而被称作葫芦谷。前方能容纳千余人,后方则可容纳四五百人,并且后方有一条狭窄的小道,仅能容得下一骑一人。诸葛亮决定在这里布下陷阱,派遣马岱在此处设伏,将谷地伪装成粮草储备点,并通过木牛流马运输粮草以吸引敌人上钩。

诸葛亮的策略与民间猎人用诱饵引狡猾狐狸上钩类似。他故意将粮草运输队的动向泄露给司马懿,令其误以为这是蜀军的薄弱环节。司马懿深知,若能摧毁蜀军的粮草补给,便能在战局中占据有利位置,于是最终决定进攻上方谷。

在这次战斗中,诸葛亮让魏延率领五百人作为诱敌先锋,吸引司马懿深入上方谷。与此同时,马岱带领另一支五百人马堵住了谷口,并事先在谷中准备了大量木柴和地雷火器。待司马懿的部队进入谷中,马岱便放火袭击。然而,天意弄人,正在此时,突如其来的暴雨降临,将大火扑灭。司马懿趁机带领儿子逃出上方谷,最终成功脱险。诸葛亮的精心计谋,最终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彻底打乱。

二、诸葛亮失败的原因

从这段描述来看,一切似乎都归咎于天意。若非突如其来的暴雨,司马懿父子很可能早已葬身于上方谷中。那样一来,蜀军的最大敌人便消失了,魏军失去了主帅,群龙无首,魏军的指挥体系会因此崩溃,接下来蜀军便能轻松拿下关中,并且东吴也会趁势与蜀军联手,攻打曹魏。诸葛亮的复兴大计,也似乎有了实现的希望。然而,当诸葛亮得知司马懿逃脱的消息时,他只是深深地叹息,感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然而,为什么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逃脱后不立即派兵追击,而是单独叹息呢?其实,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布置的计谋本身存在缺陷。这些缺陷让他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诸葛亮的上方谷计谋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军力过于单薄,整个计划的成败都寄托在迅速消灭司马懿父子之上。若司马懿能够稍作反应,局势便会急转直下。即便没有暴雨,诸葛亮的计划也很难成功。

在上方谷的布阵中,诸葛亮只有一千蜀军进行埋伏,但这仅仅是魏延与马岱分别率领的五百人马。与之对抗的是,司马懿调动了中军护卫以及五千精锐部队。司马懿通常擅长分兵布阵,他前后两路进攻,给了自己足够的退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安排的兵力明显不足,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司马懿,敌人随时会趁机反击。

此外,诸葛亮的兵力部署也有问题。他将大部分军队派往了祁山和渭南两个方向,导致上方谷处的防线过于薄弱。即使诸葛亮手中仍有大量军队,若当时派出一支主力去追击司马懿,也许可以扭转局面,但他并未如此。

上方谷的局势也暴露了诸葛亮在用兵上的某些盲点。诸葛亮过度依赖魏延来实施诱敌之计,却忽略了将其部署在更关键的位置,最终导致了战略上的漏洞。而马岱作为防线的主要力量,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撑整个行动,最终使得司马懿成功逃脱。

结语

在这场与司马懿的较量中,诸葛亮虽然精心设计了火烧上方谷的计谋,但因诸多因素的干扰,最终未能实现计划的目标。暴雨的突降让司马懿侥幸逃脱,蜀军失去了决定性的胜利机会。诸葛亮的失败,暴露了他在战略部署中的失误,尤其是兵力的安排和信任的选择。上方谷之战不仅让他失去了机会,也让他失去了与司马懿的最后决战的机会。终究,诸葛亮带着未竟的梦想,病逝在五丈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叹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