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有两位极具影响力的长公主,她们分别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和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尽管她们同为长公主且是皇帝的亲姐姐,但馆陶公主的权力与影响力显然远超平阳公主。馆陶公主不仅能够影响汉景帝的继承人选定,甚至能左右朝政,而平阳公主则主要通过为汉武帝挑选美人来施加影响,史籍中并无关于她参与政治的记载。那么,这两位公主为何权势差距如此悬殊呢?
01、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帝与皇后窦漪房的长女,也是汉景帝的亲姐姐。馆陶公主在汉文帝时期的史料较少,但从她与汉文帝宠臣邓通的良好关系来看,可以推测她在宫中活跃,经常与朝中重臣交往。随着汉文帝的去世,馆陶公主的弟弟汉景帝登基,她的政治影响力迅速增强。
汉景帝虽然非常讨厌汉文帝宠信的邓通,并决定将其罢免,甚至将其财产充公,但馆陶公主却冒着与汉景帝对立的风险,帮助邓通存活。她不但给邓通送去食物和衣物,确保他活下去,且她的行为也显现出她在朝中不小的影响力。
馆陶公主在汉景帝即位后的最著名事迹便是,她影响了汉景帝废除太子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刘彻,后来的汉武帝,正是在馆陶公主的推动下,成为了新的储君。当时,馆陶公主原本有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期望她未来能够成为皇后。然而,刘荣的母亲栗姬拒绝了馆陶公主的请求,令她非常愤怒。馆陶公主转而联络汉景帝宠妃王娡,将王娡的儿子刘彻推向了储君之位。馆陶公主利用自己在汉景帝心中的地位,不断诋毁栗姬,并在汉景帝面前称赞刘彻,逐步使得刘彻的太子之位变得不可动摇。
更为重要的是,馆陶公主在汉景帝即将去世时,通过一个类似托孤的对话,最终促使汉景帝放弃了对栗姬的依赖,使得王娡顺利成为皇后。随之而来的是刘彻最终成为了太子,并顺利登基为帝。馆陶公主通过这系列举动,帮助刘彻登上帝位,对西汉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汉武帝即位后,馆陶公主的地位和权力依旧保持不变。她曾数次提出过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汉武帝虽心生不满,但考虑到她的巨大影响力和太皇太后的庇护,仍然忍气吞声。然而,尽管馆陶公主在汉武帝登基时对其帮助极大,但她的专横最终导致了她女儿陈阿娇被废除皇后之位。即便如此,馆陶公主依旧能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她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男宠继续扩展权力。她的所作所为在西汉王朝中可谓是肆无忌惮、权力滔天。
02、平阳公主
与馆陶公主的权力之大相比,平阳公主似乎更为低调。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亲姐姐,虽然她与馆陶公主同为长公主,但她并没有像馆陶公主那样直接影响朝政。相较而言,平阳公主的政治影响力似乎更为隐性,更多通过为弟弟汉武帝挑选美人来间接影响朝廷。
平阳公主最著名的政治行为便是她为汉武帝挑选了卫子夫,卫子夫成为汉武帝的宠妃,并为其生下了嫡长子刘据。这个举动帮助汉武帝解决了继承人问题,确保了皇位的稳定。卫子夫不仅为汉武帝生下了继承人,还带来了有影响力的家族——卫青和霍去病,后者在对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汉武帝的统治增添了强大的军事支持。
然而,平阳公主并未像馆陶公主那样参与更多的政治事务。尽管她为汉武帝提供了多个有影响力的美人(如卫子夫和李夫人),但她并没有像馆陶公主那样左右皇位继承或干预朝政。她的生活较为逍遥,依靠自己的美貌和亲情享受着荣华富贵。她的婚姻也相对平顺,几度嫁人,最终与大将军卫青结为夫妇,并且她的长子曹襄也继承了母亲的荣华。尽管平阳公主的婚姻生活波澜不惊,但她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削弱她的尊贵地位。
03、馆陶公主与平阳公主的差距
那么,为什么这两位同为汉朝长公主,权势差距如此巨大呢?其中有两大原因:母亲的不同以及她们所面临的历史环境。
馆陶公主的母亲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她不仅是皇后的权力象征,还在汉景帝即位后深度参与了政治。窦漪房通过其深厚的政治背景,对汉景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她不仅直接干预了汉景帝的政治决策,还通过馆陶公主对朝政产生了间接影响。与此相对,平阳公主的母亲王娡地位较低,虽然她最终成为了皇后,但相比于窦漪房,她对朝政的影响力微不足道。
另外,馆陶公主之所以能够动摇储位,主要是因为汉景帝的太子刘荣本就处于不稳固的状态。汉景帝长时间没有明确立储,这为馆陶公主的干预提供了机会。而平阳公主的弟弟汉武帝自从立下刘据为太子后,就没有受到类似动摇,刘据的地位也得到保障。平阳公主虽然能够影响后宫的美人选拔,但她并没有必要去动摇刘据的储位。
综上所述,馆陶公主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得益于她母亲的强大政治背景以及汉景帝初期的不稳定性,而平阳公主则主要通过后宫策略影响汉武帝的朝政,但她的政治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