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鞑靼、女真,到底啥意思?现在全明白了
迪丽瓦拉
2025-09-10 13:03:13
0

引言

从匈奴到女真,从契丹到突厥,名字一个比一个霸气,结果到了现代,听着都像是“胡人串场”。

问题来了:这些名字,到底是民族、政权,还是一段历史的“标签”?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捋。

打从秦朝开始,草原上这事儿就没闲过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蒙恬出兵三十万北击匈奴,自此中原与草原正式开撕。匈奴这支部落联盟,活跃于阴山一带,南下抢劫成瘾,骚扰边地百姓,秦朝为了保住河套地区,只得构筑长城。

汉朝初年,匈奴已发展成马背上的帝国,冒顿单于坐镇漠北,公元前200年,在平城围困刘邦,气得吕雉赶紧送人质求和。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出手,派卫青出击,斩获甚多,直捣龙城;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奔袭漠北两千里,歼敌七万,打进了狼居胥山。匈奴元气大伤,不得不迁往西域。

东汉时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被安置在并州一带,逐渐汉化。北匈奴则远走中亚,最终在草原上消失身影。

他们留下的,不只是战争记录,还在突厥、柔然的身上继续延续。

契丹八部不是神话,是打出来的名堂

契丹的来头不小,东胡之后,鲜卑分裂,形成契丹等多个部族。三世纪后期,他们游牧于松漠之间,潢水与土河之间是他们的老根据地。

起初力量微弱,常常依附周边强族。直到唐朝中后期,契丹开始崛起,并在916年由耶律阿保机正式建立辽国,定都上京临潢府,奠定北方霸主地位。

契丹人善骑射,重兵制,设南北面官制,北面统治本族,南面管理汉地百姓,形成“双轨制治理”。他们吸收中原制度,融合草原习俗,对东北亚政局影响深远。辽朝疆域最盛时东至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控制漠南、燕云十六州。

他们对金、元政权都有深远影响。契丹字母化语言系统、“契丹小字”流传多年。契丹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政治、军事、文化三位一体的强权代表。

柔然:一个奴隶干翻半个漠北的传奇

柔然的故事得从一个奴隶讲起。三世纪末,拓跋鲜卑崛起,一名被俘奴隶木骨闾起兵逃亡,集合百余人隐于阴山北侧,最终建立起早期柔然部。其后代郁久闾社仑继位,公元402年正式称可汗,自立政权,统一漠北草原,挑战北魏政权。

柔然制度仿照匈奴,设立“可汗”“仆固”等官职,依靠强大的骑兵部队,在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发展势力。南方的北魏始终对其忌惮,双方战争频繁。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亲征柔然,歼敌四万,烧毁草原冬营,重创其核心地区。

尽管柔然与中原多次冲突,但他们所建立的草原帝国制度,为后来的突厥汗国提供了样板。公元552年,柔然被突厥击溃,失去主体地位。柔然的衰落,是新一轮草原力量洗牌的前奏。历史记住他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从奴隶到强国的逆袭路径。

突厥:名字响亮,可惜后人都不认账

突厥的历史,从公元6世纪中叶开始发光。公元552年,阿史那部族在今日蒙古高原击败柔然,建立突厥汗国,首都设在漠北的“鸣沙山”。

他们铸造狼头旗帜,自称“天之骄子”,迅速崛起。到突厥可汗木杆汗时期,势力横跨漠北至咸海,成为欧亚草原上第一个将权力延伸至中亚的游牧帝国。

突厥人设“双可汗制”,分东、西两部。东突厥统治漠北,西突厥统治中亚,军事依靠骑兵团体“十姓部落”。

唐朝时期,为削弱突厥威胁,李世民亲征漠北,公元630年擒获颉利可汗,突厥暂时灭国。可数十年后他们又卷土重来,直到公元744年被回纥取代。

突厥人的身影遍及欧亚大陆,但如今只有土耳其与中亚部分国家将其奉为先祖。因为迁徙融合太快太广,历史学者常把他们比作“无根的水流”。

突厥留下的不只是政治结构,还有以“突厥文碑”为代表的草原文字体系,对整个突厥语系国家有深远影响。

鞑靼:被误解最多的草原代名词

鞑靼这个名字,总带点神秘感。最早出现在公元8世纪的《阙特勤碑》上,记录为“Otuz-Tatar”,意为“三十姓鞑靼”。他们原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鞑靼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多个部族的联盟,曾与突厥和回鹘抗争不断。

唐末至五代时期,漠南的鞑靼部落被李克用父子招募,南下参战,成为一股北方军事力量。辽朝时期,鞑靼被纳入版图,称为“阻卜”,分为北阻卜、西阻卜等不同方位,形成辽廷属部。鞑靼在辽金元三代间的地位极为特殊,是蒙古高原政治生态的重要一环。

到了元朝,“鞑靼”逐渐变为对蒙古部族的泛称,元朝也因此在西方被称为“鞑靼帝国”。这个词后来被俄罗斯等国家用作“东方蛮族”的代称,带上了误解与偏见。

实际上,鞑靼不是外族入侵者,而是中华北疆多民族融合中的一环。他们的历史,见证了草原民族的整合与更迭。

女真:躲了几百年,最后改姓叫满洲

女真的根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源自靺鞨部族。唐末,靺鞨分为粟末与黑水两支。辽朝灭渤海后,强制迁移粟末靺鞨至辽东,称为“熟女真”;而黑水靺鞨则被称为“生女真”,保持渔猎传统。两支合流后逐渐发展壮大。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黑龙江下游起兵,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他确立猛安谋克制度,设立女真文字,建立高度组织化的军事政权。金朝势如破竹,1127年攻入汴京,俘宋徽宗、钦宗,“靖康之变”震惊中原。

金亡后,元明两朝期间,女真势力隐入山林。明代实行羁縻政策,将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直到明万历年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兴起,统一女真诸部,1616年建立“后金”,后改国号为“大清”。

清军入关后改称“满洲”,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从山林渔猎到帝国之主,女真完成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他们的名字改了,血脉还在,故事仍旧延续。至今,在中国东北,依然可以看到他们留下的制度、语言、习俗的痕迹。

参考资料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扶余、契丹、高丽、女真、蒙古、吐蕃等民族历史-民族史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