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陆的一隅扩向全球,建立幅员辽阔的殖民帝国,这早在19世纪未年起就已成为德国对外政策的重心。1899年12月11日标洛的国会演说对此作了明确的表露:“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国外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的扩张狂们欲壑难填,勾画着一幅幅殖民蓝图独霸欧洲是大德意志帝国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柏林当局看来,德国主宰欧洲的日子已经到来,欧洲霸主非我莫属。因此他们设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荷兰、丹麦,以及瑞土、比利时和法国东部都应并入大德意志帝国的版图,特别是加莱海峡沿岸地区更应囊括在內。哈曼在《新路线》一书中指岀:“法国的三色旗在敦刻尔克、里尔、阿尔特赖特以及在南锡、吕內维尔、图尔和凡尔登尚未落到德意志鷹的脚下之前,德意志帝国是不会感到满足的。”他们还妄图以组织关税同盟为名,把中欧的奥地利、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等作为自己的附庸,他们认为:“正如1834年的关税同盟创建了德意志帝国的基础一样,这个同盟也将创建一个大德意志帝国的基础。”
向东推进,跻身于东方角逐舞台,控制奥斯曼版图,不仅是对付俄国之必须,而且对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上可为德国提供粮食和原料。政治上,这是德国伸手俄英殖民地势力范围的基地。
因此标洛主张:“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同(土耳其)苏丹结成联盟关于非洲大陆,德国首先计划建立一个自大西洋直抵印度洋的中非殖民地,包括德属西南非洲、葡属安哥拉、比属刚果的一部分、德属东非、葡属莫桑比克(直到赞比西河)。这个势力范围一旦得手,将不仅为德国提供大量的农作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投资场所,而且可拦腰切断英国纵贯非洲的开罗一开普敦殖民体系,并以此为阵地南北伸展,进行非洲大陆的再瓜分。德国还通过对南非布尔人共和国的支持,不断给英国制造麻烦,迫其就范。
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德国更是急于拥有一席之地,特别是给自己在太平洋上建立一个海军基地。为此,它把目标盯在萨摩亚群岛上。此处从1889年起实行美、英、德共管,现在德企图攫为己有或独占一部分。1898年7月德趁美西战争之机,正式向美国提岀:结束三国对萨摩亚的共管,将之移交德国单独占有,同时打算取得西班牙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加罗林群岛。美国断然拒绝。次年,德国利用英布战争之机,在群岛内挑起內讧,抬岀傀儡政府,然后恫吓英国,以断绝两国外交关系相威胁。结果英国被迫让步,1899年签订协定,德国取得了萨摩亚群岛中的两个岛屿。
为实现“大德意志帝国”的计划,早在1905年德国参谋本部就制订了个完整的作战计划,因主持制订该计划的是当时的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1833-1913),史称“施里芬计划”。它的战略设想是: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应集中优势兵力,用速战速决的方法,先在西线分左右两路给法军以“坎尼式”的围歼。
由79个师组成的右翼,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进入法国北部;由8个师组成的左翼留在法德边界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这样,德军就以梅斯为枢轴,像一扇巨大的旋转门,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南北包围巴黎,“6周內把法国解决掉”。然后移兵东线,击溃俄国,3个月凯旋而归,以摆脱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局面。从1908年起,接替施里芬的小毛奇便按此方案着手部署兵力。只待战机一到,德军便可挥戈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