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即,李世民强迫父亲李渊册立他为太子,并在不久之后登上了帝位,改年号为“贞观”。这一系列政治变动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历史基础,标志着唐朝盛世的开始。
尽管李世民是一位出色的帝王,治理有方,受到后人称颂,但从私德的角度来看,历史对他并不完全宽容。事实上,李世民的一些行为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杨广(隋炀帝)十分相似。杨广弑父杀兄,而李世民也做出了类似的行为;杨广强迫自己的嫂子,而李世民在自己的登基之后,也将齐王李元吉的宠妃杨氏纳入了后宫。
公元626年,那一夜,李世民刚刚完成了盛大的登基典礼,随即宴请了群臣。然而,在宴会散场后,李世民并未返回寝宫,而是径直去了杨氏的寝宫。杨氏出身名门,是当时李元吉的妻子,二人的婚姻虽然是一场政治联姻,但杨氏不仅美丽,且门第显赫。尽管在李元吉的后宫中,杨氏并未得到特别的宠爱,但她的家族背景始终是她在宫中立足的根本。
随着“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世民为确保斩草除根,命人处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儿子们。而对于那些女眷,一部分被放回家中,像杨氏这样的则被收进了自己的后宫,安排在皇宫的一个角落里。从李世民的动机来看,他之所以将这些妃子纳入后宫,显然不仅仅是为了美貌。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深知政治利益的分量,杨氏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无疑是他在接纳她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然而,那晚李世民显然喝得酩酊大醉,甚至一时忘记了许多事情,直奔杨氏的寝宫欲对她加以侵犯。但杨氏是门第出身的女子,面对醉态难掩的李世民,她保持了极为冷静和清醒的思维。她清楚自己虽然因丈夫李元吉的死而成了叛逆之妻,但得到李世民的宠爱能够改变命运。然而,她也非常清楚自己并非李世民的王妃或正统妻子,因此当李世民靠近时,她立即站起身,提醒他说:“陛下自重,妾乃叛逆之妻,名不正言不顺。”
这番话让李世民迅速清醒了过来,意识到杨氏的提醒并非无理。当时的大唐社会风气较为开放,虽然寡妇再嫁不常见,但却并不如后来的宋代那般严苛。李世民为了确保自己的名正言顺,必须将太子李建成等人定为叛逆,而若他将一名“叛逆之妻”纳入后宫,不仅违背了当时的伦理,也显得自打嘴巴。因此,在杨氏的提醒下,李世民最终决定暂时放弃这一念头。
不过,李世民显然还是有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李元吉的庶女被送入李世民的后宫,由杨氏亲自抚养,并安排她长留后宫,这样既避免了外界的议论,又能稳住杨氏的地位。经过这番安排,杨氏最终成功地成为了李世民后宫的一员,尽管她的身份依旧特殊,但她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彻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