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曹魏的权臣,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曹操(曹阿瞒)。但实际上,更加出色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却是司马懿。尽管初期,他并没有受到曹魏高层的重视,然而他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最终成功将曹魏的权力掌控在了他的司马家族手中。司马懿对于曹操是何等的畏惧呢?在曹操去世后的三十年内,他都不敢有所作为,其原因只有一个!
司马懿对于曹操的惧怕程度极高,在某种意义上,曹操可以被视为司马懿的导师。在征召司马懿之前,曹操曾经试图请其老师胡昭出山辅佐,但遭到了拒绝,这使得曹操感慨“人各有志”,显露出对胡昭的尊重。而胡昭正是对司马懿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人,对他的成长和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曹操个性乖张,常常表现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态度。只要司马懿展现出丝毫反叛的迹象,曹操绝对不会手软,必定会将司马懿降罪至极,甚至连其九族都难逃一死,根本不给予他一丝机会。根据《魏略》的记载,曹操一直认为司马懿有反叛的潜力,因此对他保持了高度的警惕,甚至还曾提醒曹丕,务必提防司马懿的动向。
在曹操去世之际,时年的司马懿仅仅是曹操的丞相主簿,手中没有兵权,面对曹操更是不敢大声说话。他甚至为了婉拒曹操的邀请,选择了装病,以此来避免直接的拒绝,这无疑说明了司马懿对曹操的恐惧与忌惮。因此,从曹操去世(公元220年)到高平陵事件(公元249年)的整整30年间,司马懿始终老实守规,不敢轻举妄动。
即便在曹操离世后,司马懿对他的恐惧感依然如影随形,他依旧保持着隐忍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曾说过的话压制着他,让他难以行动。从各个方面来看,司马懿在许多方面都不及曹操,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然而,在经历了漫长的积累与策划之后,司马懿终于在高平陵的政变中一举掌控了曹家的权力,并将曹氏的政权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