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的城门都是木头做的,为何攻城时不用火烧?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迪丽瓦拉
2025-09-10 16:34:20
0

在古代,一座城池往往会围绕着一座坚固的城墙,而在这城墙之内,必定有一座城门。城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如果敌人想要攻入城池,首先面对的便是这座城门。然而,许多看过古装剧或读过历史的朋友都会注意到,在进攻时,敌军往往并不会直接攻击城门,而是通过弓箭或者云梯来攻破城墙的防御,这种现象看似奇怪,值得深思。

古代的城门多是用木材制作的,当时的技术条件并不足以支持用铁等材料建造城门。这意味着木质城门是十分脆弱的,理论上,用火轻松就能将其烧毁。那么,为什么进攻的一方不直接火烧城门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历史学者们曾解释过其中的原因:其实,“不敢”才是根本原因。

火烧城门并不现实

相比于火烧城门,进攻方更常使用的方式是通过弓箭或云梯。虽然这些方法也十分困难,但它们却是实际的选择。事实上,早在明代,确实有过火烧城门的尝试。公元1461年,曹吉祥的继子曹钦在叛乱中带兵攻打皇城的东安门,使用了火烧城门的方法。然而,火烧城门虽然能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往往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彻底焚毁城门。在这段时间里,守城的士兵们不断向火堆中添柴,火势变得愈加猛烈,结果进攻方不仅无法突破城门,反而被困在火海中,最终失败。

虽然这只是一个历史上的失败案例,但它足以说明火烧城门的局限性。而且,在古代城池的防御体系中,城墙和城门并不是唯一的防线。最常见的防御设施之一就是护城河,正是护城河的存在,使得用火烧城门的方式变得不再有效。宋朝时期,襄阳地区的护城河宽度就超过了180米,敌人若试图通过火攻来摧毁城门,守城的士兵可以轻松从护城河取水扑灭火源,这样的防护措施让火烧城门变得徒劳无功。

而古代的工匠们也在设计城门时,早已考虑到这一点。为了应对火攻,他们在城门上设计了可供防御的通道,利用城墙上的守军从城门中注入水源,确保火焰无法造成致命的破坏。此外,城门后面常常有坚固的门栓,它的作用是让敌方在攻击时付出极大努力,导致他们难以突破城门,进而减少正面攻门的概率。

此外,古代的城门并非仅仅使用普通的木材。根据史料记载,许多城门是由枣木或铁桦木等坚硬的木材制作而成,这些木材经过特殊处理后,具有了更强的耐火性和抗击打能力。并且,古人还会在城门表面加固铁皮和铆钉,进一步提升城门的防御力。因此,单纯的火烧城门不仅效果有限,而且耗时耗力,反而增加了攻城的难度。

“不敢烧城门”的原因

对于为何不敢火烧城门,历史学者们普遍认为,攻破城门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危险。古人在修建城池时,考虑到了城门被攻破后的防范措施。他们往往会故意将城门设计成一定的弱点,诱使敌人入城。那些认为攻破城门就能占领城池的敌军,实际上往往陷入更大的陷阱之中。类似“空城计”或“瓮中捉鳖”之类的战术,就是依赖于城门的设计。

例如,在清朝天京保卫战中,曾国藩的湘军攻打太平天国的天京城时,因担心城内的瓮城结构而选择了挖地道进行攻占。天京城,今天的南京,明朝初期朱元璋修建的南京城墙共有13道,而城墙后面便是层层叠叠的瓮城,这种结构的危险性极大。为了确保湘军的安全,曾国藩最终选择了绕过瓮城的危险,采用了挖地道的方式来攻城。

更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保存至今的聚宝门,它被誉为“天下第一瓮城”。聚宝门的后方有三重瓮城,每一座瓮城都配有独立的闸门,并且采用了包铁铆钉的加固手法。此外,这些瓮城还设计了千斤闸,隐藏了数十个藏兵洞。敌人一旦进入,就难以逃脱,最终只能乖乖投降。因此,许多士兵和将领都不敢轻易进攻城门,因为他们无法预料到城内潜藏的巨大危险。

古人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真是令后人叹为观止。虽然他们并没有现代的科技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但他们依靠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建筑和防御设计。城门的设计正是古代智慧的结晶,历经数百年,许多古城门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和旅游景点,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武器的出现,瓮城这种防御结构逐渐失去了实际意义,但它依然是古代战争的印记,是时代变迁的象征,带给人们无尽的震撼与感慨。总的来说,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钦佩,而这些历史遗迹,也应当成为我们学习和反思的宝贵资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权力愿景:古代文明各国利用图像... 2025 年 5 月 15 日 法国的伟大浮雕,描绘了奥古斯都及其家族的寓言。/ 蒙古布列塔尼图...
原创 吴... 标题:吴三桂投降清朝的真相与背后的复杂情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
原创 风... 唐玄宗李隆基被视为一位颇具风流韵事的皇帝,统治期间后宫佳丽近四万,可以说是历史上妃子数量最多的帝王之...
原创 历...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代朝代的更替往往伴随着激烈的血腥冲突和无数的牺牲。许多政权的更替,或是由于外敌的...
为何诸葛亮不废掉刘禅自立,从而... 为何诸葛亮不废掉刘禅自立,从而获得更好的军事条件? 中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红色故事绘 | “四史”人物志...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张宏杰:为什么读史使人愚昧? 一 读者请我在书上签名的时候,有些人经常要求我写上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我则往往在后面再加一句,“也...
原创 周... 赤壁之战:真相与误解 赤壁之战已经成为三国历史中最为人熟知的战役之一,常常出现在各种电视剧中。然而,...
原创 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有的王朝兵强马壮,文武双全;有的虽短命,却出过几位硬气人物。 但唯独有这...
家族传承的瑰宝:湖北省造光绪元... 在福建厦门市,吴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蕴含深厚历史意蕴的瑰宝——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这枚钱币不仅是...
原创 刘...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让人难以一一列举。在这段历史中,不仅充满了激荡人心的故事,还有许...
苏联解体后,它的15个加盟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一个超级大国就此解体。15个新独立国家踏上了迥异的...
原创 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雄并起、鼎立争雄的动荡年代。在东汉末年,汉朝逐渐衰弱,国家的统一形势变得岌...
历史与现实:纵说南斯拉夫 1、种族理念:“颜色越浅越高贵” 我一直心怀狭隘偏见,总担心由于血缘关系,“文明”的美国和它的欧洲亲...
探究武松的酒量:古代英雄与现代... 探究武松的酒量:古代英雄与现代标准的对比 要说中国古典文学里的硬汉,武松绝对算头一号。景阳冈打虎那段...
原创 1... 1953年6月中旬,夏季反击战进入了白热化的第二阶段。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的180师,...
原创 他...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了数十年的漂泊与艰难,深切体会到官僚政治的阴暗面。正因如此,...
原创 被...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在宫中举行了一场宴会,宴请了当时著名的诗人高启以及新任苏...
原创 戚... 自古以来,帝王多有宠妃,而这些宠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确实可以说皇帝性情浮躁。通常来说,获得皇...
原创 血... 血色牛庄:湘军末路与晚清帝国的最后挽歌 1895年3月4日,辽东半岛的寒风裹挟着硝烟在牛庄街巷间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