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年,朱元璋已经在红巾军中担任着一个小头领。一次,他外出时走在濠州城的街头,意外看见了一个满脸脏污的小乞丐,正蜷缩在角落里乞讨。出于对孩子的深切怜悯,朱元璋与自己的妻子马氏商量后,决定将这个小乞丐救助起来。最终,朱元璋收养了他,并为他取名朱英,成为了他的义子。
这一年的朱英才刚满8岁,自从进入朱元璋的家中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受到朱元璋夫妇如同对待亲生孩子一般的关爱,这份深情让朱英感受到了温暖与安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尽管身边的环境严酷,朱英却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种种冷漠和残酷。
到1362年,年满18岁的朱英被朱元璋任命为帐前都尉,正式参与战争。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朱英在军事方面展现了出色的才能,常常以少胜多。五年后,他成功率军攻下崇安,俘获了敌方将领冯谷保,朱元璋对此欣喜不已,决定让朱英恢复本姓沐。由此,沐姓在接下来的大明历史中成为云南地域的代名词,流传久远。
138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总指挥,蓝玉和沐英担任副将,进军云南,以展现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傅友德果然没有辜负期待,在进攻大理时,明军遭遇了段氏的激烈抵抗。沐英身先士卒,率领士兵跨越险峻的河流,亲自冲在最前面,成功突破敌阵,俘获了段氏的首领,导致了敌军的溃败。
一年后,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去世,沐英听闻此噩耗,心中极为悲痛,竟因过度悲伤而吐血不止。1383年,朱元璋下令傅友德率领大军班师回朝,而蓝玉紧随其后,然而他却单独对沐英道:“你要镇守云南”。沐英满怀信心地答应了此命令,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一守便是长达三百年之久。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沐英及其家族在云南扎根发展,繁衍生息。在沐英的努力下,云南周边的叛乱迅速被镇压,这使得沐英在云南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他任职期间,兴建水利设施,吸引商人投资,扩大滇池,整修交通道路,并开发盐井,开设地方学堂达数十所,充分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投入和心血。
1392年,沐英因过度劳累去世,享年48岁。他的儿子和孙子们世代承担着守护云南的责任。沐天波是沐英的第11世孙,也是最后一位掌握沐氏家族事务的领导者。随着崇祯帝的自杀和清军的入关,他依然忠诚于朱由榔,竭尽全力参与反清复明的斗争,最终因失去云南而逃亡到缅甸,直到在那里去世。
朱元璋或许从未想过,自己当初出于一时的怜悯,随手救下的小乞丐,竟然能够让他的家族忠诚守护大明长达三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