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一场少数逆转多的著名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带领着足足百万雄兵,气势如虹,以往更是连战连捷,战无不胜。曹操不仅有庞大的军队,还有许多名声显赫的谋士,难道在这样众多的将领中,没有人能识破周瑜和诸葛亮的巧妙计谋吗?正是这场战斗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才得以确立。
原本最受曹操器重的谋士是郭嘉,但可惜郭嘉在战役前不久就因病去世,未能参与这场激烈的争斗。除此之外,曹操的其他著名谋士如荀彧、荀攸、程昱和贾诩,都在赤壁之战时面临一个共同的短板:他们都是来自北方,对南方的水战并不熟悉。贾诩来自凉州,程昱出自山东,而荀彧和荀攸更是来自河南,南方水域的战斗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陌生。
曹操在水军的建设上不幸遭遇了信任危机,初期派遣的两名将军是南方降将,但曹操对此并无信心。借助蒋干这个跳板,周瑜施展了小计,巧妙地解决了这两位水军指挥官。而曹操的其他谋士本就是水战上的门外汉,对水上作战的策略与手段了解得甚少。这使得他们在关键时刻无法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在曹操首次出征的失利后,他暂时将军队集结在乌林北岸进行水军训练,但他迫切需要的是相关的水战人才。然而,面对这样的困境,这几位谋士却毫无办法。在与之相对的东吴一方,东吴的水军实力在三国中可谓十分强大,这对曹操而言,优势明显而他却依旧全面冒进,实在是一种以己之短去挑战敌人之长的决策失误。
贾诩曾对曹操进行过几次认真的劝谏,尤其是在曹操准备南下之时。贾诩提醒曹操,袁术和袁绍之间的战斗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军力和财力,连年征战状态下再出兵并不明智,应该要先安抚百姓、整顿军队,做出一点调整。然而,在此时刚统一北方、豪情满怀的曹操,根本听不进这些劝告。他轻易拿下荆州,更加坚定了他迅速统一全国的决心。而那些直言相劝的人,往往在曹操多疑的性格下,遭遇了不测的命运。即便是换一个人来执行建议,曹操此时也显得极为难以信任。
除了贾诩,荀彧在这场战争中被调往后方,并没有伺机助曹操出谋划策。尽管荀彧拥有王佐之才,但他却无法迅速获取战场上的最新消息。至于荀攸,名义上是军师,但在此役中也只是在后方坐镇,结果被曹操处以刑罚。由此可见,在这场战役中,曹操五大谋士中,除贾诩和程昱外,剩下的诸多人才没有在他的身边,共同面对挑战。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细致入微且让人深思的细节:曹操在写《短歌行》时,有人插言提醒他:“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几句显然带有不吉的意义。曹操当即勃然大怒,利用手中的武器刺杀了这个进谏之人,虽然事后对自己的行为非常后悔,但他急于求胜的心态已然显露无遗,不愿意面对任何意外的出现。这样的急功近利思维,对于一个军事统帅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的失误,缺乏理智判断也成为曹操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
最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遭遇惨败。这不仅因为他的谋士们未能及时提出有利的建议,更关键的是,他一向以来爱惜人才的曹操,此时已似乎失去了对谏言的宽容与耐性。此战,不仅仅是智谋的较量,更是心态的较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