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美丽中国)
迪丽瓦拉
2025-09-10 21:03:05
0

早期文明考古发现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王 浩 游 仪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03日第 15 版)

核心阅读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是良渚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良渚遗址水利工程是工程体系最为复杂、分布范围最广泛,类型最丰富、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集成工程技术最多的水利工程。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是良渚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良渚遗址这座“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融入中华民族治水的智慧。

国际大坝委员会第二十八届大会暨第九十三届年会近日召开。在“古代水坝工程与人类文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在世界遗产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就良渚遗址水利工程进一步深化了4项共识:一是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包含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规模最大、工程数量最多的堤坝工程群;二是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工程体系最为复杂、分布范围最广泛的水利工程;三是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类型最丰富、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水利工程;四是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集成工程技术最多的水利工程。

建造年代最早为距今5100年,包括外围水利系统和古城水系两部分

在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考古发掘中,专家通过放射性碳定年法测定,证实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建造年代最早为距今5100年。

“良渚遗址水利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外围水利系统和古城水系两部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副所长李云鹏说。

先看外围水利系统。这一系统由上下游堤坝群组成,上游坝分为东西两组,下游坝组通过栲栳山和南山与塘山长堤相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介绍,这些堤坝共11条,土方量约288万立方米,与周边山体围合成3座水库,总库容约4600万立方米。至今,外围水利系统保存较为完整,部分仍在发挥作用。

再看古城水系。古城水系由内外城河、“井”字形主干河道及网状支河组成。通过8座水城门,古城内外河道可连接,并与外部更大水域相通。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充分考虑山区与平原、流域上下游、古城内外的关系,形成了一套高低层次显著、工程体系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

5000多年前的水网,如何被一步步揭开面纱?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与良渚的其他重要遗址点交错发现,经历了30多年的漫长历程。”王宁远说。

1987年,考古学家偶然发现了约5公里长的塘山长堤遗址,一度怀疑是良渚古城城墙;1996年在该遗址附近发现良渚墓葬和玉器作坊,后来确认其为良渚时期人工营建的防洪堤;2009年,因建设施工发现上游东西坝组;2011年发现下游坝组,揭示了外围水利系统基本概貌……

“我们组建了一支包括考古、遥感地信、测绘、环境、水利等专业人士的多学科研究团队,收集各类历史遥感影像,建立数据库。”王宁远介绍,通过专项调查,在原11条堤坝之外,又发现20余条新的堤坝,以及与水利系统相关的4条南北向土垄,进一步揭示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完整结构。

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运输等综合功能

为何要建这一水网?

区域水系格局早已发生变化。中国水科院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水利史、水利环境学、岩土工程等交叉研究,复原良渚文化时期的区域水文环境特征。

“根据自然与社会环境复原综合分析,良渚文化主要面临洪水、区域渍涝问题和灌溉、供水和水运需求,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对这些问题和需求提供了综合保障。”李云鹏说,在防洪方面,良渚古城外围所建的上游坝群,可拦截山溪洪水;下游坝群拦截上游坝群分泄下来的和山麓汇流产生的洪水,保护农田和城池;古城城墙和城壕,也能起到保护城池安全的作用。

王宁远从聚落演变的角度阐释了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功能。他介绍,良渚文化早期,聚落为多中心散点式。良渚文化中期,遗址群中心平原建造超大规模的莫角山等仪式空间,“这一空间位于下游平地,为了防范上游山区在雨季可能产生的洪水,需要在外围建设水利工程。此外,这些水利工程也能为古城建设所需的木材石料提供水上运输条件。”

“在良渚文化晚期,随着城墙和外郭的建设,良渚古城架构完备,形成了以水为道、水系分隔功能区、重要建筑位于中心、夹河筑城等规划特点。”王宁远介绍。

体系复杂、功能全面,结构设计独具匠心

良渚先民在实践中形成的“拦灌统筹、蓄泄兼备、高低错落、内外互通、人水相适、天人合一”的理念,彰显了人类远古时期高超的水治理能力。

用芒、荻包裹泥土,制成长圆的泥包,再把这些泥包纵横交错地堆砌起来,置入坝体内部,这就是良渚遗址水利工程极具特色的建造工艺——草裹泥。“草裹泥能增加抗拉强度,使坝体不易变形。”王宁远说。

“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范围广,体系复杂、功能全面,结构设计独具匠心。良渚遗址水利工程体现了人类文明早期在自然规律认识和水工技术应用方面的探索和多样化尝试。”李云鹏介绍。

“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早期水管理提供了重要样本,也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王宁远说。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王厚军表示,加强对良渚文化的研究,对促进世界水文化发展互鉴共享很有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
“草鞋皇叔”刘备:一生都在狼狈... 三国虽是一个乱世,却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在三足鼎立的国家掌权人中,刘备的起点是最低的。 最早的时...
古韵悠长 航拍京杭运河畔邵伯古... 11月25日,江苏扬州,航拍京杭运河畔邵伯古镇。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邵伯古镇南濒长江、西邻邵伯...
原创 清... 清朝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完善和具有代表性的制度之一,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体制,它对官员的等级...
原创 历... 三家分晋中的三家指的就是韩、赵、魏三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三家是如何将强大的晋国瓜分的。 在西周时...
原创 从... 蒋介石,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与衰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中国政局动荡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