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授衔仪式,这一重要时刻诞生了两对翁婿将军。其中一对是贺炳炎上将与姜齐贤少将,另一对则是周士第上将与彭富九少将。在这第二对翁婿将军中,彭富九是周士第的女婿,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彭富九的传奇人生。
彭富九生于1918年,来自江西省永新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困,年仅10岁的彭富九便开始参与当地的儿童团,力所能及地协助红军站岗放哨,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责任感与勇气。1932年,湘赣军区在永新县城设立了无线电培训班,彭富九积极参与并顺利完成了培训,之后被分配到红六军团,担任无线电报务员,开始了与战争与信息打交道的岁月。
彭富九的军事生涯从此进入了高潮。他参与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并于1935年踏上了艰难的长征路。当部队到达陕北后,彭富九进入了军委二局,专注于情报工作。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彭富九所负责的情报工作,为消灭桂系王牌部队“钢七军”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1949年6月,桂系的白崇禧部队在衡阳、宝庆一带驻扎。四野的领导人要求军委二局掌握白崇禧的下一步动向,为打击桂系主力做好准备。彭富九通过对缴获的敌方情报的分析,推测桂系主力可能会撤退到广西,这样一来,捕捉桂系部队的难度将加大。
就在此时,彭富九得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敌方在武汉的一个电台被我军成功破获。为了迷惑敌人,彭富九设计了一招巧妙的计策,他命令敌台的台长向桂系发送电报,内容大意是“四野士兵大多来自东北,来南方后水土不服,正在为士兵发冬衣,准备过冬。”这意味着四野军并不会继续南下,桂系部队可能会放松警惕。果然,白崇禧收到这封电报后轻信其言,减缓了撤退进程,最终,四野成功发动了衡宝战役,成功歼灭了桂系的“钢七军”。而彭富九以及军委二局的情报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彭富九在军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先后担任了总参谋部三部部长和军事科学院副政委等职务。1955年,在首次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7岁的彭富九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之一。当时,授衔仪式在怀仁堂举行,彭富九和他的同批少将们参加了这场盛大的仪式。那天,彭富九是第二个被念到名字的,总理亲自为他颁发了授衔证书和三枚勋章。
彭富九是所有开国少将中相对年轻的一位,与他同龄或者更年轻的少将仅有三十余人。授衔后,怀仁堂的院子里还举行了一场宴会,彭富九和妻子都参加了这场宴会。尤其是彭富九的妻子,非常开心,因为她的父亲——周士第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值得一提的是,全军中能有翁婿同时成为将军的,实在是寥寥无几,这样的情景实属罕见。
然而,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爆发后,彭富九也未能幸免于红卫兵的冲击。他的家被抄,红卫兵不仅抢走了他的肩章、勋章、照片,还将他的重要物品如授衔证书一并带走。虽然不久后这些珍贵物品被归还,但唯独总理亲自签发的授衔证书未能找回。令人遗憾的是,在“大串联”期间,一名红卫兵冒用了这份授衔证书,竟冒充是彭富九的孩子。当时没有监控设备,彭富九虽得知此事,但却始终找不到那名冒充者。
晚年的彭富九将军一直心系家乡,常常为家乡捐款捐物,资助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他也对中国军史的整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在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的晚年,彭富九依然过着简朴而平凡的生活,直到2011年因病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