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清朝要把爵位待遇设置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二者又有何不同?
迪丽瓦拉
2025-09-11 02:33:40
0

清朝的爵位制度大致继承了明朝的做法,但也有显著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清朝的皇室封爵被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两类,最典型的爵位分别为“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类爵位的区别。

事实上,“入八分”和“不入八分”都是清朝皇室的封爵,这与清朝的外姓功臣及蒙古贵族封爵制度有所不同。清朝皇室的封爵制度一共有十二个等级,具体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此外,还有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这两个附属爵位,总共为十四个等级。

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下的封爵,都属于“不入八分”的级别。而区分“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根本,还是要从清朝的皇室封爵制度说起。

清朝的封爵制度在基础上继承了明朝的做法,但在传承规则上却有所不同。为了避免皇室宗亲的权力过于强大,从而威胁到皇权,清朝还要考虑节省封爵所带来的财政开支。因此,清朝实行了世袭递降的传承方式。举例来说,如果一位亲王去世,继承的儿子只会得到郡王的爵位,再往下则会依照贝勒、贝子等级递降。

当然,有十二个亲王和郡王的家族不受这种世袭递降的规则约束,他们因为功绩被授予了世袭罔替的待遇,这些家族的后代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始终保持亲王或郡王的身份,民间因此称之为“铁帽子王”。

在清朝,如果父亲是和硕亲王,继承人可能会继承到奉恩镇国公;多罗郡王家族的继承人可能继承到奉恩辅国公;而多罗贝勒家族则可能继承到不入八分镇国公,固山贝子家族则继承到不入八分辅国公。奉恩镇国公家族通常会继承到镇国将军,而不入八分封爵的家族则继承到奉国将军或奉恩将军。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和固山贝子这些封爵属于高级封爵,而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等则属于中级封爵,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则属于低级封爵。

由此可见,“入八分”封爵一般是中高等爵位,而“不入八分”封爵则是中低等爵位。这一分法主要是为了配合世袭递降的封爵规则。

事实上,入八分封爵和不入八分封爵的差别,不仅仅在收入上有所不同,更体现在八项特殊待遇上。虽然奉恩镇国公与不入八分镇国公的收入相似,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待遇却大相径庭。

这八种特殊待遇包括朱轮、紫缰、宝石顶、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和门钉。在清朝,身份等级森严,不同等级的人在衣食住行上享有不同的待遇。这些特殊待遇就是“八分待遇”,也因此成为区分封爵等级的重要标志。

朱轮指的是出行时使用的红色车轮,象征着尊贵身份。在清朝,明黄色车轮是专为皇帝所用,而红色和紫色则是第二尊贵的颜色,普通人无法使用红色车轮。紫缰则是指紫色的马缰绳,紫色是另一种高贵的颜色,只有拥有“入八分”封爵的皇室成员才能使用。

宝石顶是指官帽上的顶饰,佩戴红宝石顶饰的高级官员或“入八分”封爵者,代表着更加尊贵的地位。双眼花翎则是官帽后插的羽毛,象征着官员的身份与地位。清朝的官员佩戴羽毛,王公贵族或重要官员佩戴孔雀羽毛。而花翎的等级从单眼到三眼不等,三眼花翎最为尊贵。对于外姓大臣来说,佩戴花翎的资格非常难得,只有真正有功的朝廷重臣才能佩戴。

此外,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和门钉也是出行和居住待遇上的区别。这些细节待遇体现了清朝封爵制度中对皇族成员的尊崇与差异。

除了这些特殊待遇之外,入八分封爵的皇室成员还可以在国家的大型典礼上,和皇帝站在一起,站位接近皇帝。而不入八分封爵的成员只能站在自己所属的队列,距离皇帝较远,甚至无法直接出现在皇帝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不入八分”封爵宗亲通常在朝廷中没有重要职位,他们的权力几乎与闲散宗室无异,只有收入待遇较好一些。相比之下,入八分封爵的宗亲通常会在朝廷担任职务,且必须常驻京城,不能随意外出。

清朝的皇室封爵来源主要有四条:功封、袭封、恩封和考封。功封是指以战功获得的封爵;袭封是指父亲去世后,子嗣根据世袭递降规则继承爵位;恩封则是皇帝基于个人关系所赐予的封爵;而考封则是通过考试获得的爵位,类似于皇族科举。

通过考封,皇族成员可以依据父亲的爵位继承或提升自己的封爵。但考封制度相当严格,成绩优异者能继承高等爵位,而成绩较差的则只能继承较低等级的爵位,甚至失去封爵,成为闲散宗室。

最后,清朝的封爵制度有效地遏制了皇室成员数量的过多增长,避免了财政的巨大负担。与明朝的皇族数量庞大、封爵开支过大不同,清朝的封爵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财政的稳定。

清朝通过设立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封爵制度,不仅合理分配了权力,还节省了大量财政支出,确保了皇族成员的权力不会威胁到中央集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满清八旗政权统治了约三亿汉人,持续了整整276年。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庞大的汉族人口为何...
原创 1... 昆明军区曾下辖云南省军区和贵州省军区,这两个军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原创 他... 1947年,皮定均被调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在这段时间里,他始终担任的是副职,未曾晋升为纵队...
原创 从... “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三八线,守住三八线。”这句话是毛主席在朝鲜战争前夕首次提到抗美援朝时所说,表达...
原创 如... 这个假设并没有多大意义!蜀汉自身的资源和地理位置天生不足,即使不与魏国作战,若全力开发南方,开拓越南...
原创 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494位皇帝轮番登场。 他们或功勋卓著,或劣迹斑斑,但唯有一位君主,被历...
玄武湖往事:南朝的北方水军养殖... 在漫长的王朝争霸史中,曾有数位帝王选择在华北平原上开挖大水池,充当训练水师的养殖基地。无论汉武帝的昆...
原创 诸... 大家都知道姜维的临终计策,给三国的统一带来了数十年的推迟,震惊了无数人。然而,作为姜维的师傅,诸葛亮...
1714 年至当今的加泰罗尼亚... 巴塞罗那的港口在 18 世纪 / 维基共享资源 在 18 世纪初,绝对君主制国家开始审查财政体系,以...
原创 项... 虞姬是一位令人惊艳的女子,她不仅才华横溢,能歌善舞,更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心爱之妾。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凭...
原创 他... 晋察冀军区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区域,为抵御外敌入侵和解放广大的劳动人民做出了巨大...
原创 中... 改写后的文章: 如果现在要评选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人物,周恩来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人。周恩来生于1...
原创 丁...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先点击“关注”按钮吧,这不仅让您方便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带来不同的参与感,...
原创 为... 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使得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诞生,而他也成为了第一个使用“皇帝”这一称号的君主。...
原创 你... 趣谈“说曹操,曹操到”:成语背后的三国风云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正聊起某个人,...
原创 清...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 “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男子都梳着长辫,其梳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让我终身难忘。...
原创 清...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鸿门宴的故事流传甚广,讲述了刘...
原创 他... 1929年,对于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就在这一年5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因身体原...
原创 明... 亲爱的网友们:感谢大家点击进入我的文章,我将始终如一地与大家诚恳地分享一些知识与个人见解。如果接下来...
原创 “... 引言 “历史仅依赖于事实来做阐释,绝不倚重任何的猜测。”——这是大仲马在其小说《三个火枪手》中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