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的疑惑:韩林儿是朱元璋杀的,但为什么说他得国最正?
迪丽瓦拉
2025-09-11 04:02:51
0

引言

(南京明孝陵中珍藏的太祖画像)

说起大明皇帝朱元璋,你能找到哪些词儿来形容?隐忍、腹黑、心机男、杀伐果断,还是朱氏后辈称颂的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其实朱元璋当初做乞丐时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当皇帝,但他是一个风投的好手,懂得借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大明正统276年国运。但朱元璋能名正言顺当上皇帝,其实与另一个人的没落脱不了干系,这个人就是小明王韩林儿。

一、小明王一枕黄粱梦,这个皇帝不好当

元末民不聊生,最早揭竿而起的带头大哥是韩林儿的老爹韩山童

那时还没有朱元璋,只有濠州於皇寺里的青年和尚朱重八。但随着韩山童煽动天下大势,朱重八的命运也将迎来彻底改变。

(元末饥荒遍野,民不聊生)

公元1351年的春天,比往常时候来的晚一些。

韩山童打着“宋徽宗八世孙”的名义和“反元复宋”的旗号拉着同伙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干出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带领饱受元朝奴役的民夫们造反,史称“红巾军起义”

但第一个跳出来的往往没有好下场。韩山童首领位置还没捂热,就被闻讯赶来镇压的元军给抓了典型,还好老婆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过了一劫。

老韩还是讲义气的,他一个人吸引了元军大部分的注意力,手下的两个兄弟刘福通、杜遵道趁机带着大部队突围逃离。后来红巾军不断攻城掠地、发展壮大,人数达十万之巨。

(红巾军起义)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刘、杜两人为了义军首领的位置也是明争暗斗,僵持不下。

最后只得各让一步,把韩林儿找来做了首领,毕竟韩林儿是老韩头的儿子,不管他“宋徽宗九世孙”的身份是否经得起推敲,只要有一个名头就好。

所以韩林儿这个首领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从一开始就根基不稳

(反元复宋登基称帝的小明王韩林儿)

就这样韩林儿被刘福通、杜遵道捧上了“皇帝”宝座,延用“大宋”国号,以“龙凤”纪年。一直觉得“龙凤”这个年号就是个讽刺,难道这个皇帝是个卧龙凤雏好欺负?

韩林儿和他爹一样,成了抗元的一面旗帜,所以也一直被元军重点“照顾”。

他最大的历史功绩也许是为南方的徐寿辉、江淮的郭子兴以及东吴的张士诚等各路义军吸引了蒙古人的仇恨和火力,让他们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韩林儿也有风光的时候,也曾纵马中原指挥三路大军把元朝搅得天翻地覆。

但他终究根基太浅,也缺乏政治智慧,一直都没有摆脱刘福通的控制。对他名义的手下郭子兴、朱元璋更没有一点的把控,只能通过一些虚头巴脑的封号来笼络人心。

大家都表面奉他为主,实际上谁都没有把他当一回事,最终连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没有。

小明王这个皇帝当的太委屈了,就像黄粱一梦,他搭好了戏台子,自己却成了历史的配角。后世也没有把他的朝廷列入正史之中,不在正统之列

(小明王)

但小明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没有小明王和元朝正面对抗,朱元璋一统天下的步伐不会有那么快。

张廷玉在《明史·列传第十》中对韩林儿给出了中肯的评价:“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夫岂偶然哉!” 意思很好理解,朱元璋之所以能从容缔造大明帝国,是借助了韩林儿这位先驱的力量。

二、主弱臣强,挟“天子”以令诸侯

朱元璋是一个很会苟着发育的人,无论是他的便宜岳父郭子兴,还是名义上的君主韩林儿,都不过是他成就皇图霸业路上的踏脚石。

(朱元璋和郭子兴的义女马氏成亲)

这个男人天生就是逆袭小说里的主人公,起于微末,却在微末中疯狂而茁壮的成长。

有些人起点很低,但终点令人望尘莫及。很明显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人,以一介布衣完成黄袍加身的逆袭。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朱元璋苟着发育时期的策略。

在你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之前,就要苟着,学会韬光养晦,而不是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成为别人的靶子,总有一天偷偷强大起来的你会惊瞎他们的狗眼。

(朱元璋)

当然朱元璋这样的雄才大略的人,岂会一直屈居人下?

先斩陈友谅,再破张士诚,顺道救出了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护主有功,屡破强敌,“百般推辞”之下“无奈”接受了百官推举成为了吴王。

(朱元璋大破陈友谅)

但主弱臣强,那个曾经横据中原、大破元军、叱咤风云十余年的小明王,早已被拔掉了牙齿,没有了立足之地,哪里能驾驭得了羽翼已丰雄心勃勃的朱元璋!反而被老朱拿捏得死死的。

朱元璋挟“天子”以令诸侯,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行事,已经没有什么势力的韩林儿不过是一具傀儡。

三、国,我所欲也;义,亦不可丢

如果韩林儿识趣一点,早应该看清朱元璋的野心和实力,主动禅让出帝位,也许能落得个富贵的晚年。

(韩林儿)

可惜他拎不清啊,还巴巴的指望朱元璋平江之战灭了张士诚之后,接他到应天府继续当皇帝。

朱元璋内心杀机暗生,韩林儿啊韩林儿,我老朱救过你数次,让你过了十几年帝王瘾,也从未管你要过一兵一卒一两军饷钱,也算对得起你韩家父子了。

可你还这般不识趣,就别怪我老朱心狠手辣了,再不杀你难道还留着过年么?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鞋拔子脸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是一个要脸面的人,至少明面上不能做那以下犯上弑君篡权之事,哪怕他和小明王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君臣关系。但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啊

他可不会像自己的老对头陈友谅那样没脑子,连杀两个顶头上司,急不可耐就在采石称帝,这般杀君自立,名不正而言不顺,结果人心思离,落人唾弃。

国,我所欲也;义,亦不可丢,至少不能明面上丢,以免落人口实。得国不可不正也!

朱元璋甚至都不需要表明杀意,他手下的谋士哪个不明白他的心意?这个时候哪怕朱元璋自己不愿意,他的部下也会帮他扫清障碍,把他推上皇帝的宝座。

(朱元璋和他手下的谋士)

这可是从龙之功,是开国元勋,足以光宗耀祖,荫翳后人。

所以哪怕朱元璋不说,底下已经有很多人在蠢蠢欲动,谋划着怎么做掉韩林儿,让这天下光明正大的姓朱了。

公元1366年冬,朱元璋在平江摆开阵势与张士诚决战之际,恭恭敬敬派手下水师统领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来应天,待他打败张贼后天下大半就收入囊中了。

韩林儿傻乎乎屁颠屁颠就跟着朱元璋的人走了。在瓜步渡江时,不出意外意外就发生了,渡船由于某种原因不慎触礁进水,水师统领廖大人可能水性不佳以致救援不及,小明王不幸沉尸江底。

(韩林儿溺水)

此乃天灾,朱元璋闻之悲切不已,并因此归罪廖永忠,让他只得封侯而不封为公,呵呵,这惩罚未免太狠了些!

结语

后世对于小明王韩林儿之死,众说纷纭、诸多猜测,其实大可不必。无论小明王真的是死于意外,还是朱元璋暗中授意,抑或廖大人妄自揣测上意私自为之,都不重要了。

小明王和他的小朝廷,不过是大明帝国崛起征途上的一块大一点的路基,完成了各自的使命后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韩林儿)

自古成王败寇,一个新王朝的崛起,必然伴随着血与火的洗礼,有慷慨悲歌,壮怀激烈;也有蝇营狗苟,上不得台面。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小明王能得正史评价为帝王的“先驱者”,已是颇为不易了。

作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至少表面文章做得相当可以。

韩林儿死后第二年,朱元璋才将这一年定为吴元年。韩林儿死后第三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这才不再遮掩,顺应“天命”,在应天登基为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光明正大,得国最正

(朱元璋登基)

至此流浪者朱重八华丽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成为了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参考资料:

杨军.朱元璋何须除去"小明王"[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 2011(1):1.
薄雅心.浅谈小明王溺水事件[J].东西南北, 201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政在征服齐、楚、韩、魏、赵、燕六国后,感到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原创 “... 在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350年,秦国的“商鞅变法”通常被视作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然而,如果深入探讨中...
原创 东... 1943年,东京的“军部大本营”前,每天一大早,总有一个矮小的男人去大本营后面的垃圾堆转悠。他手里拿...
原创 为... 棺椁里的千年密码:中国人如何用木头书写生死哲学 在秦岭北麓的一处汉代古墓群,考古队小心翼翼地揭开覆...
原创 他... 钟伟是四野著名的指挥官之一,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从师长职位直升为纵队司令和军长。与许多军长的经历类似...
原创 石...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封建礼教在社会中占据了极其强大的地位,甚至压迫到了百姓的每一寸空间。然而,清朝的刑...
原创 一... 1960年清明节,沈阳某小学的孩子们整齐地排队,伴随着老师的引领,前往沈阳北陵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进行...
原创 东... 1948年冬,山海关外寒风凛冽,漫天雪花飘舞。百万东北野战军犹如铁流般穿行,锋利的刺刀反射出寒冷的光...
曹操:一个高明的老板,不会整天... 饱览多元资讯信息,以人为镜、聚焦成功、感知未知财富人生! 世人都说曹操是奸雄,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
原创 为... 为何徐晃能够凭借仓促集结的部队,轻松击败正处于巅峰状态的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正处于其军事生涯...
原创 为... 蒲城县,现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始建于西周末期的周宣王时代,堪称文化底蕴深厚...
原创 至... 全球195个主权国家,182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还有哪13个国家没有和中国建交,为何? 一、亚洲...
原创 他... 《肖申克的救赎》是许多人都熟知的一部经典影片,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冤屈入狱,却始终没有放弃出狱的希望。...
原创 曹... 引言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最终是三家归晋。而司马懿作为西晋的奠基者之一,也是我们熟悉的曹魏中的人物,...
原创 皇... 在古代中国,存在着为纪念重要事件和人物而竖立石碑的文化传统。这种做法往往是基于主动和自愿的原则。然而...
原创 揭... 前言 自从《上阳赋》热播以来,许多观众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女主角阿妩身上。她不仅出身琅琊王氏,拥有倾国...
原创 三... 任何三国迷对这个场面都再熟悉不过了: 赵云一声大喝,挺枪跃马,闯入敌阵;他左冲右突,如同猛虎入羊群...
原创 《... 在许多经典影视作品中,涌现出了不少令人捧腹大笑的经典场景。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华容道上败退...
原创 三... 宋江的故事常常让人纠结,他为梁山泊的英雄们带来了希望,也注定了这片江湖的命运。尽管不少人对他心存不满...
原创 三... 你是否知道你的家乡在古时是什么名字呢?例如北京曾被称作蓟城或燕京,南京在古代曾称为建康或金陵,西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