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紫禁城与凡尔赛宫这两座人类文明的瑰宝殿堂,共同谱写了一曲跨越东西的艺术交响。"中法文化交流特展"以200余件珍贵文物为媒介,生动再现了17-18世纪两大文明交往的辉煌篇章。
其中,一件乾隆时期的画珐琅菊花纹执壶成为展览焦点——其壶底罕见地同时镌刻着"乾隆年制"的中文款识与西方工匠署名,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学界对清宫珐琅的认知,更被艺术史学家誉为"最早的跨国联名款"。
康熙与路易十四两位中外帝王,不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成为了“最亲爱的好朋友”,其后,雍正、乾隆和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更是将这“缘分”继续了下去。
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中法两国的金属胎画珐琅器两千余件,但很少人知道它们的存在。然而,就在这些藏品中作者于2023年发现了一件乾隆年制款识画珐琅菊花纹壶上竟有西洋工匠的签名。法国工匠签名的发现在清宫画珐琅的收藏及研究当中尚属首次,此种现象在故宫博物院上百万件藏品当中亦可谓罕见。
本书以菊花纹壶的详细研究为重点,着重分析其中的来龙去脉,逐步揭开铜胎画珐琅器的神秘面纱,为读者呈现画珐琅工艺在清代康雍乾时期的辉煌成就。不仅了解清宫旧藏画珐琅器的精美,更能知晓它们曾在历史和政治上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同时更说明了中法两国友好邦交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毕业,硕士学位。现为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从事漆器、珐琅等文物保管、展览和研究等工作。主持策划“凝华焕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等多个文物展览,在《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如《明代漆器五爪龙纹去爪现象初探》《西洋制作乾隆款画珐琅器物考》《西洋制作乾隆款画珐琅器物考补证》等,2023年出版专著《遇见紫禁城:漆器之美》。
第一章远胜西洋
001 康熙皇帝
020 太阳王路易十四
030 传教士
050 中国工匠
060 有关政治
080 艺术特色与精品赏析
第二章必造可观
001 雍正皇帝
020 档案中的记载
030 艺术特色与精品赏析
第三章丰碑永存
001 乾隆皇帝
020 端凝殿
030 宁寿宫
050 意外的签名
060 广珐琅
080 实用性
090 艺术特色与精品赏析
001 参考文献
*以上内容摘自《荣耀时代——皇家珐琅的尘封往事》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下一篇:搭建起敦煌千年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