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一直渴望能够称帝,但他的人生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实际上,他拥有三次可以登基的机会,然而每次都未能如愿。第一次以惨痛的失败告终,第二次险些成功,而第三次则因外界变故而最终未能实现。
▲多尔衮的画像
当努尔哈赤去世之时,多尔衮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机会。然而,由于他年仅14岁,且缺乏战斗的业绩,他在与实力雄厚、正值壮年的皇太极(当时34岁)的争权斗争中败下阵来。此外,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在此时被迫殉葬,这使得他心情愈加沉重。而他与阿济格及多铎共同掌控的两黄旗也被皇太极削弱,降为地位较低的两白旗,令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与悲惨。
▲八旗的图示
皇太极去世的那一刻,再一次为多尔衮提供了称帝的机会。经过岁月的洗礼,这时的多尔衮已经拥有了当年皇太极的军事实力,并且正值精神焕发的年纪。然而,这一次他面临着新一强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两人之间的较量可谓势均力敌,一方面是掌控两白旗的多尔衮,另一方面则是统领两黄旗的豪格。
▲豪格的画像
就在双方即将展开激烈斗争之际,多尔衮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他决定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为帝,这位后来的顺治帝将由他扶持并接管两黄旗,以此捍卫其显赫地位。同时,多尔衮结盟于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两人一起共任辅政王,为日后的权力布局打下了基础。
▲顺治帝的画像
第三次机会则是在多尔衮成为辅政王之后,他自己谋略而得。经过安抚济尔哈朗、除掉豪格的斗争后,多尔衮逐渐掌控了顺治帝,成功入主紫禁城,成为朝中最为辛劳且功勋卓越的人物。他的政治地位随之水涨船高,从辅政王成功跃升至摄政王的地位,特别是在这个权力的道路上,他曾一路走来,从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以至于皇父摄政王的称号接连获得,不断巩固自己的权力。
▲满清十二帝的图示
若按照这样的剧情发展,下一步多尔衮或许会寻找个合适的理由,最终登基称帝。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39岁的多尔衮在古北口外的喀喇城却突然过世。所有的荣辱与成败,最终只是一阵风云,转瞬即逝,难以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