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鸿门宴:李鸿章请8个将军赴宴,筷子没动人头已落,究竟为何
迪丽瓦拉
2025-09-11 05:33:14
0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鸿门宴的故事流传甚广,讲述了刘邦和项羽在一个暗流涌动、杀机四伏的宴会上,展开智力和勇气的较量,最终刘邦成功逃脱的情节。自古以来,类似鸿门宴的悲壮历史时有发生,而其中所包含的传奇故事,成为后人研究的宝贵资料。

事实上,清朝末年就有一场“鸿门宴”:八位大将受李鸿章邀请,准备赴宴。谁曾想到,这顿原本的庆功宴竟然变成了他们的致命宴会。在筷子未动之际,他们就已经丧命。这个令人震惊的结局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一、晚清的挣扎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主政下的大清帝国岌岌可危。面对外部列强的侵略,割地赔款的屈辱要求不断,而内部则是民众疾苦,压迫的程度令人发指。贫苦的百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终于,洪秀全等人带领一大批农民和矿工,揭竿而起,吹响了反抗的号角。

由于起义军拥有民心的支持,他们的队伍从广西金田村一路攻占,直逼清朝的政治中心。此举让清朝高层如临深渊,忧虑重重。1861年,慈禧派曾国藩指挥湘军,誓要剿灭太平天国的势力。太平天国方面,陈玉成和李秀成分别带领英勇的队伍与湘军对抗。两军在安庆激战,伤亡惨重。

在洪秀全的安排下,陈玉成带领的队伍与湘军缠斗,拖延朝廷的兵力,而李秀成则南下,意图占领具有丰富资源的“鱼米之乡”,如苏州和杭州。成功占领这些城市后,太平天国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南方根据地。苏杭一带的经济地位让太平天国的士气高涨,认为这一步意味着离推翻清朝并占领全国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当时,苏州城的守卫是太平天国的八位将领,分别是汪安钧、郜永宽、周文嘉、伍贵文、张大洲、汪有为、范起发和汪怀武。太平天国还在苏州周围屯兵三万。这一切让慈禧深感威胁,她认为太平军的举动是在挑战朝廷的威严。于是,曾国藩立即集结湘军前往苏杭,但因刚刚经历过与太平军的激战,湘军士气低落,不具备立即出征的能力。曾国藩深知一场硬战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因此劝阻慈禧不要轻易动兵,最终慈禧同意了他的建议。

二、李鸿章挺身而出

李鸿章自青年时期便参与了洋务运动,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武器来抵御外国侵略。他推崇魏源在《海国图志》中的观点,“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在后期主持修建江南制造总局等重要洋务设施,成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然而,身处曾国藩的阴影下,李鸿章一度未能独立发声。面对慈禧的困境,李鸿章主动请求出征,誓言夺回苏杭失地。

慈禧欣赏李鸿章的决心,任命他暂时代理江苏巡抚一职。李鸿章迅速筹划兵力,回到家乡安徽合肥招募士兵,并在英国小头目戈登的帮助下训练新兵,购买西式武器和兵船。1862年,李鸿章率领淮军南下,凭借先进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淮军战斗力远超太平军,屡战屡胜,从天津一路攻占至上海。尽管行程艰险,血流成河,李鸿章依旧推动清朝收复失地。但到了苏州,形势变得复杂,八大将领的实力不可小觑,加上李秀成亲自带兵前来支援,战斗愈加激烈。

三、八大将献出苏州城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李鸿章深知,如果硬攻苏州,将面临极大的人员损失。然而,他从戈登那里得到了一些启发:不如采取利诱策略,尝试“招安”太平军的将领。毕竟,许多太平军将领曾是普通百姓,投降朝廷后可能能获得官职和荣华富贵。

李鸿章决定派遣曾是太平军将领的程学启进入苏州,向八大将领进行谈判。他向他们保证,一旦投降朝廷,必能获得重用,享有高官厚禄。这一承诺显然令八大将领心动,除了谭绍光外,其他七人纷纷答应投降。

为了防止谭绍光背叛,李鸿章指使八大将领将其杀害,并将其头颅送去给李鸿章以表投诚。最终,八大将领成功将苏州城的控制权交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如他们所愿,邀请他们前来军营论功行赏。宴会举行时,八大将领毫不设防,未带任何随从。然而,就在他们放松警惕之时,一队士兵冲了进来,短短几枪过后,八大将领就倒在了血泊中。

结语:

李鸿章凭借湘军的力量重创太平军,稳固了晚清的统治。然而,短短两年后,太平天国这一19世纪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迅速崩溃。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暴露出许多不足,但它为当时的百姓指引了反抗封建压迫与外族侵略的道路。团结的力量在那时尤为重要。

八大将领由于无法抵挡权力与财富的诱惑,最终背叛了他们的理想,投向了敌军,结果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对于李鸿章采取的先招安后背叛的做法,或许我们应当作出深刻的反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下... 1950年夏季,南京市的政府机关一片繁忙。市委书记唐亮的办公室内,一名下属满脸焦虑地向他请示:“唐书...
原创 东... 1948年辽沈战役落幕后,主力部队在短暂的休整过后,迅速向内地展开了新的战斗。在这次行军中,总部决定...
原创 清... 前几年,影视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清宫剧,但即便是《甄嬛传》也无法避免情感纠葛的主题。女主角从初入宫廷的...
原创 他... 他曾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黄埔军校代校长,但屡次与蒋发生冲突,最终被贬职。他培养了大量国共两党的军事人才...
原创 曹... 荀彧,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谋士,最初是因为曹操致力于匡扶汉室而投身于曹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
原创 他... 在开国上将中,杨得志、杨勇和杨成武被誉为“三杨开泰”。这三位杰出的人物在军中具有相似的资历和职务,无...
原创 乐... 乔聚 5月6日下午,以高光宇县长为团长的乐亭县访日团抵达东京,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商谈与...
原创 三...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凭借他们毫不畏惧的勇气、卓...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让行之有效的官...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让行之有效的官场套路失去了作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篇章,而唐太宗李世民作为...
原创 【... 在清朝康熙年间,国家的力量达到巅峰,文治与武功相辅相成,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铸造的货币...
原创 “... 刑罚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制度,通常由统治者利用来约束和惩处奴隶或那些犯下重罪的人。在我国古代,存在着十大...
原创 长... 万里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工程。自从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他便下令修筑长...
原创 他... 在二战期间,许多著名的外国间谍都有双重身份,他们一方面为盟军效力,另一方面也为法西斯国家提供情报,这...
原创 丁... 有一位开国少将,被后人尊称为我军史上的勇将、战将、猛将、悍将,集四种荣誉于一身的开国将军并不多,丁盛...
原创 曹... 曹操,这位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历来被评价为治世能臣与乱世奸雄的两面性典型。在那个尔虞我诈、烽火四起...
原创 “... 开国少将汪乃贵年轻时有个有趣的绰号,叫做“傻连长”,这个名字源于徐向前对他的一个玩笑。当时,在193...
12处考古新发现勾勒新疆历史文... 随着今年莫尔寺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下简称“新发现”),自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
原创 “... 提到华佗,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神医”二字。这确实不无道理,华佗的医术堪称高超,他的专业领域从儿科、...
原创 他... 26路军最初隶属于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战败并退居幕后,随之他的部队也被蒋...
原创 九...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三省对于日本的帮助可谓至关重要。事变前,尽管日本国内有一些民众对即将来临的侵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