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皮定均的顶头上司,名气不如皮定均,也没有皮定均发展得好
迪丽瓦拉
2025-09-11 06:03:56
0

1947年,皮定均被调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在这段时间里,他始终担任的是副职,未曾晋升为纵队的正职司令员。那么,皮定均的上司究竟是谁呢?他所在的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的司令员,又是谁呢?

这个人便是王必成。为什么皮定均要担任王必成的副手呢?作为华东野战军众多纵队的司令员之一,王必成与皮定均之间存在一些深厚的渊源。

首先,二人都来自大别山的山区,皮定均出生在安徽金寨,而王必成则来自湖北麻城。金寨和麻城地理相邻,都属于典型的大别山区,素有“将军的摇篮”之称。这里出将入相,英雄辈出。

此外,王必成和皮定均曾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虽然他们并非同一个部队的人,但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们几乎是“一家人”,他们都具备勇敢无畏、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共同特质,而这一切都与他们是徐向前的部下密不可分。

最后,王必成比皮定均大两岁,生于1912年,而皮定均则比他年轻。皮定均作为副手来给这个年长的“老大哥”辅佐,自然并未吃亏,反而两人合作得很和谐。

因此,他们两人的搭档毫无疑问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上,从1947年初到1949年,第六纵队改编为第24军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并肩作战,皮定均也一直在王必成身边担任副职。待王必成调离后,皮定均接替他担任了军长。他们这一搭档持续了两年多,期间共同经历了许多关键的战役,如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等,华东战场上,他们的第六纵队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成就,是皮定均与王必成共同努力的结果。

按理来说,王必成曾长时间担任皮定均的上司,因此他的前途应该比皮定均更为光明。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王必成的声誉和发展不如皮定均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1955年军衔的授予。当时,王必成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但他对此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应该像叶飞一样被授予上将,甚至曾专门找了谭震林向军委反映此事,结果谭震林还因此受到罗荣桓的批评。王必成最终被授予中将,是很合适的。

而皮定均的军衔原本定为少将,这也是非常合理的安排。毕竟,皮定均的革命资历和职务地位决定了这个军衔。当时,华东野战军中有一位纵队司令员也只是少将,作为副司令员的皮定均能够获得少将军衔,算是没有吃亏。然而,当拟定的军衔名单公之于众时,毛主席亲自写下了六个字:“皮有功,少晋中”。这六个字,直接改变了皮定均的军衔,也使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毛主席的恩赐让皮定均升了一级,成为了开国中将。毛主席的这句话,迅速传遍了各地,成为了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佳话。

皮定均因此声名鹊起,而王必成虽然也有“王老虎”这一响亮的绰号,并且是粟裕麾下的三大虎将之一,但相较于皮定均,他的名气并未广为人知。1952年,王必成被任命为浙江军区司令员,而皮定均则担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二人当时的位置相对接近。到了1956年,皮定均晋升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率先成为大军区副职,而王必成则要等到1960年才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已略微领先。

更为显著的变化出现在1969年,皮定均在刘伯承的推荐下成为了兰州军区司令员,正式进入大军区司令员的岗位。而此时的王必成,依旧担任着昆明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虽然也是大军区副职,但始终未能升至顶端。直到1971年,王必成才升任昆明军区司令员,但他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时间,比皮定均晚了两年。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了调动,皮定均重新回到了福州军区继续担任司令员,而王必成则因为刚刚升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没有发生调动。从1971年到1980年,王必成一直担任大军区司令员长达9年之久,而皮定均则在1976年不幸去世。如果皮定均未曾殉职,他很可能会继续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多年。

皮定均的升迁之路,能够超越王必成,主要还是得益于毛主席的亲自提携,那句“皮有功,少晋中”无疑为皮定均的事业打开了新的局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因素,那便是王必成得罪了许世友,导致自己被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赶了出去,这也无形中影响了他的晋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尉迟恭是唐朝初期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尽管他在历史上可能没有其他名将那样的辉煌表现,但他在帮助秦王李世...
美丽的秦汉四校 (图片由AI生成) ■西咸新区秦汉第四学校 八(1)班杨晨鑫 秦汉第四学校,如一颗璀璨闪耀的新星,...
原创 张...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之间的深厚情谊,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那一刻起,三人结拜为...
原创 《... 谋士,指的是为君主或权臣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的人,通常以智慧为核心,帮助统治者实现霸业。历史上,许...
明代公务员的班味怎么比我还重 每天早上闭着眼睛 按掉第八次“稍后提醒”闹钟, 睡眼惺忪地被人群推上早高峰地铁, 在陌生人腋窝的前后...
巨龙巡游珠玑巷 25日,承载着千万广府人乡愁记忆的第五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在广府祖地韶关南雄珠玑巷隆重开幕,约800...
“明清鼎革一百年”系列:东亚动... 在传统史料中,壬辰战争常被一笔带过,但若把目光真正投向四百多年前的战场,便会发现它绝非寥寥数语能够概...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外侮都从内讧招,一波才了一波摇 李璟寻改封李景遂为齐王兼诸道兵马元帅,燕王李景达为副。李...
原创 为... 萧司令员,135师违抗军令,孤军冒进,钻入敌人包围圈了!参谋长解方拿着电报急匆匆走进了第四野战军第1...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发布了退位诏书,这标志着清朝这一延续近三百年的封...
原创 道... 清代的道这一职务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尤其是一些御史撰写的相关文章。但每当谈到这个话题时,总会引...
文化新观察|不止是打卡!从展览... 北京故宫午门展厅中,一对曾陈设于帝王宫廷中的“掐丝珐琅太平有象”,正静静接受观众们的目光洗礼。虽在一...
潜山城管以“让三尺”促治理“进... “让他三尺又何妨”,清代桐城六尺巷的千古美谈,蕴含着“秉公、明理、尚和、守纪”的深厚底蕴。如今,潜山...
原创 彭... 1930年5月14日,红五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成功将修水县城围困得水泄不通。那时,部队刚刚取得平江县...
原创 天...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其中大多数都是继承父亲的皇位,他们的施政方式大多雷同,许多皇帝也表现得平庸或昏...
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在多哥举... 本报约翰内斯堡11月25日电 (记者杨讴)洛美消息: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24日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原创 清...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
原创 秦... 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如王翦、王贲父子,蒙恬与蒙毅兄弟,赵奢、廉颇、...
湮没在史海的中华民族壮举悲歌 ... 传统史书将世代繁衍于庆阳、平凉一带的共工氏、白马鲧与流向西南一带的驩兜氏、三苗族,称为“四恶”或“四...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面临灭亡的危机。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最终篡位建立魏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