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的众多人才之中,有一位名叫廖立,他来自荆州。虽然刘备与诸葛亮对他寄予厚望,但廖立的表现却令人失望,甚至让诸葛亮忍无可忍,最终上书刘禅将他贬为庶民,并且将他的全家流放到边远山区种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
一、刘备和诸葛亮真心看重他
赤壁之战后,公元209年,刘备被推举为荆州牧,开始广纳人才。在这其中,廖立凭借自己的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刘备所器重的一员。他先是被任命为“州从事”,作为荆州一把手的得力助手。不久之后,刘备又让他担任长沙太守,给予了他更大的权力。廖立当时还不到30岁,这足以证明刘备对他的高度重视以及急于培养他的决心。
随后,刘备入川占据益州,将荆州托付给了诸葛亮和关羽,而廖立本希望能跟随刘备前往益州。然而,刘备并没有安排他离开,而是让他继续守卫长沙。公元215年,孙权的大将吕蒙偷袭荆南,廖立失守了长沙。令人惊讶的是,他没有向当时的荆州一把手关羽请罪,而是径直跑到益州,请求刘备给他重新安排职务。刘备并没有惩罚廖立,反而如他所愿,任命他为巴郡太守。从长沙太守到巴郡太守,廖立并没有吃亏。这件事反映出刘备对廖立的包容,尽管他失职,刘备仍希望给予他更多的机会。
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成为汉中王,又将廖立提拔为侍中,负责辅佐他出谋划策。侍中是极为重要的职务,刘备让廖立成为了自己身边的人,足见他对廖立的深厚信任。诸葛亮也非常看重廖立,在他看来,廖立与庞统一样,是极具才华的后备人才。诸葛亮甚至将廖立与庞统并列,认为他有望为蜀国的未来贡献力量。可惜,廖立的表现并没有达到两位重臣的期望。
二、两大糟糕表现,遭人唾弃
廖立的表现令人失望,公元215年,东吴的吕蒙发动进攻,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廖立作为长沙的太守,本应为城池守卫,但他却不战而逃,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吕蒙轻松攻占了长沙的六个县,只有四个县在抵抗,显示出长沙并不缺乏抵抗力量,但廖立的逃跑让敌人成功突破了防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外,廖立的第二大问题是言辞不谨。他在与诸葛亮属官李邵和蒋琬交谈时,大发牢骚,肆意批评领导和同僚。他批评刘备夺取汉中时的失误,指责关羽带兵无方,还批评诸葛亮过于谨慎。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对当朝三位重臣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些话被李邵和蒋琬传给了诸葛亮,导致诸葛亮愤怒异常,并上书刘禅,将廖立削职为民,流放到偏远的四川茂县。虽然廖立的批评有时并非全无道理,但在那种关键时刻,公开表达不满无疑是对大局的不负责任,严重扰乱了军心。
三、廖立表里不一的根源在哪里?
廖立之所以表现如此糟糕,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他自视过高,过分自负。《三国志》记载,廖立认为自己才智出众,应当仅次于诸葛亮,甚至认为自己有资格与诸葛亮并肩。这种自负使得他在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时无法冷静处理,反而产生了不满和抱怨,最终导致了与领导和同僚的不和。
其次,刘备过度溺爱廖立,未能给他应有的“挫折教育”。在廖立失守长沙后,刘备本应严肃处理此事,通过惩罚来警示他改过自新,但刘备选择了宽容,这种做法无意中助长了廖立的自傲心理。没有遭遇应有的惩罚和反思,廖立的缺点得不到有效改正,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总的来说,廖立虽然才智出众,但由于自负和缺乏反思,他未能成为刘备和诸葛亮所期望的栋梁之才,最终也未能在历史上留下应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