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谡被斩之时,只有一个人可以救他,可惜的是此人一直保持沉默
迪丽瓦拉
2025-09-11 19:35:07
0

马谡被斩首之时,唯有一人有能力救他,然而这一人却始终保持沉默!那这个关键人物到底是谁呢?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年轻时便显示出不凡的才智,先后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以及越嶲太守等职务。在诸葛亮南征之时,马谡提出了那句著名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极大地帮助了诸葛亮取得了南征的胜利,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马谡的人生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再度被重用。当川军攻占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后,诸葛亮决定让马谡镇守街亭,以阻止魏军切断粮道,而让魏延驻守阳平关,阻挡魏军攻占汉中。

诸葛亮当时的目标是直指长安,而只要街亭得以坚守,魏军无法顺利通过,那么蜀军就有机会攻占长安。为了确保马谡能够守住街亭,诸葛亮不仅派遣了三万精兵,还派了大将王平作为副将共同镇守。然而,诸葛亮深知街亭乃险要之地,一旦扎下营地,不仅能攻关中,还能退守陇右。即便是魏军二十万大军,也无法轻易通过街亭的防线。基于这一考虑,诸葛亮在马谡出征之前特别强调,必须在街亭的道路上扎营,以确保魏军无法迅速推进。

然而,马谡抵达街亭后,并未采纳王平和诸葛亮的建议,坚持要在街亭山上扎营。他的理由是居高临下能够更好地攻击敌人,并且减少自己军队的损失。但马谡没预料到,街亭山上的水源极为匮乏,数万大军的生计无法得到保障,只有粮食却没有水源,甚至连伙夫都无法做饭。此时,魏军的大将张郃发现了蜀军的这一短板,他指挥兵士守住山下的取水之路,导致蜀军无水可用。如果蜀军强行下山取水,必然陷入死路一条。

在蜀军陷入困境时,张郃带领魏军展开猛烈攻势,马谡的军队毫无招架之力。幸好,副将王平率领五千精兵前来支援,才迫使张郃暂时停止了追击,否则马谡势必会被生擒。马谡一败涂地,诸葛亮不得不下令撤退,迁移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百姓和财物。当马谡和王平回营复命后,诸葛亮意识到马谡犯下了极大的错误,便首先责问王平,询问为何不劝马谡在当道扎营。

王平答道,他已数次劝说马谡应扎营在当道,并且引用了丞相的命令,但马谡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选择在街亭山上安营。因此,王平才只能在山脚下策应。当诸葛亮得知真相后,他召见了马谡,严肃问道:“你为何不在当道扎营?你自幼读书深厚,为什么采取了如此错误的战略,导致大败?”面对诸葛亮的质问,马谡哑口无言,只能任凭军法裁定。

随后,诸葛亮下令当众斩杀马谡,以儆效尤。尽管许多人都为马谡求情,首先是赵云,他为马谡的旧功情面而求情,希望诸葛亮能暂时饶他一命,日后可让马谡为国立功。接着,魏延也补充道,马谡平时勤奋努力,蜀国目前人才匮乏,请丞相开恩,饶其死罪。许多将领纷纷替马谡求情,但最终,只有王平没有开口。

王平沉默了,他没有为马谡说话。这个能够救马谡一命的人到底是谁呢?答案很简单,王平和马谡的关系非同一般。若是王平开口求情,诸葛亮一定会放过马谡。这是因为,王平和马谡相比,具备了两项特殊的优势。

首先,川中的智谋之士极为稀缺,马谡虽然在实战中经验不足,但在谋略方面才华横溢。尽管他不适合直接指挥作战,但作为参军,马谡非常合适。虽然魏延也为马谡求情,但马谡和王平的关系更加紧密,王平的地位和话语权显然更高。

其次,王平代表的是益州派系。当时,蜀国内部虽然表面和谐,但实际上各派系间暗藏竞争。如果王平为马谡求情,诸葛亮必定会权衡内部派系的关系,考虑到王平在益州派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作为一名优秀战将的资历,诸葛亮很可能会因此卖王平一个面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王平没有替马谡求情,反而在大家求情时,公开表示:“马谡绝不可轻饶,川中大军依赖军法凝聚军心,如果放松军法,必然引发更大的祸端。”正是这一言,彻底决定了马谡的命运。最终,马谡在众人注视下被斩首,而诸葛亮的这一决断也成了历史上的“挥泪斩马谡”的经典案例。这个故事警示世人:军法如山,任何违背军法的行为都不能姑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至今,这一事件仍然为人津津乐道,也为诸葛亮的严明法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如果当时王平替马谡求情,马谡或许能避免一死,但他的未来很可能仍与指挥战争无缘,只能担任参军的职务,为蜀军出谋划策。在这样的历史瞬间,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军法的威严与权力斗争的微妙平衡,如何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命运。

那么,诸位怎么看待这段历史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张飞和马超,两位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不仅各自有着令人敬畏的武力,还曾在战场上多次交锋。总体来看,两人...
原创 关...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发起进攻,曹操则派遣夏侯渊和张郃前来迎战,双方展开...
原创 那... 虎落平阳难立锥 刘备,48岁,走过了大半生,最终却仍未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他在曹操的追击下四处逃...
原创 许... 许褚在汉中之战中被张飞刺伤,这场战斗结束后,巴蜀地区进入了一个暂时的修整期。此时,关羽也在荆州开始发...
原创 同... 历史上的华雄,原为董卓帐下的都督之一。他在阳人之战中参与抵挡孙坚的进攻,大将胡轸指挥吕布、华雄等人合...
原创 被... 刘邦的评价“安汉兴刘”出现在史书中,这句话表达了刘邦对周勃的高度赞赏。当时,刘邦身患重病,面临即将去...
原创 司... 东汉末年,曹操在担任丞相职务后,征召了司马懿进入自己的麾下。这一举动不仅因司马懿本人的卓越才能,也与...
原创 原...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作为由满族贵族统治的朝廷,清朝始终希望能够实现民族的融合,减少内部...
原创 “... 引言 对于那些看过清朝相关电视剧的人来说,“带刀侍卫”这个词一定耳熟能详。带刀侍卫通常是皇帝的近身护...
原创 超... 这时,皇太极多年来将中央集权体制稳固地建立在八旗制度之上,他的努力成功地为清朝构建了强大的皇权基础。...
原创 朱...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功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回了皇位。即位后,他专心致志地进行治理,推...
原创 朱... 徐达是明朝建立初期的优秀功臣之一,曾先后担任太傅、中书右丞相以及参军国事等多个重要职位,还兼任太子少...
原创 寺... 大家应该对电视剧《三国演义》非常熟悉吧。这部剧在当今社会的知名度依然很高,其精彩的故事情节更是深受观...
原创 徐... 徐鹏举是明代中后期一位重要的勋臣,魏国公徐俌的孙子,也是中山王徐达的六世孙。正德十三年,他按照家族的...
原创 东... 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尽管有许多将领曾一度统兵过万,但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却并不多见。乱世之中,究...
原创 如... 一、汉祚是否将移? 袁宏在探讨“汉祚是否将移”这一问题时,表现出深刻的思考。他在《后汉纪》中特别提到...
原创 朱... 在现代关于明朝的讨论中,经常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或读者认为明朝是一个全球性的帝国,甚至...
原创 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历史中的一段经典记忆。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曾与自己并肩作战,...
原创 可... 在汉朝建立后,刘邦开始清洗那些异姓诸侯王,其中梁王彭越便成为了目标。彭越因被指控谋反而被捕,最后判处...
原创 三... 在讨论三国时期的武将排名时,吕布无疑是第一无二的。然而,对于其他武将的排名却存在诸多争议。特别是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