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曾国与鄂国的青铜往事
迪丽瓦拉
2025-09-11 20:02:24
0

多件国宝级珍品亮相成博

走进曾国与鄂国的青铜往事

“鄂侯四器”中的神面纹方罍。

盘龙兽面纹罍。

兽面纹方座簋。

铜鉴缶。

风格瑰丽奇特的“神面纹”,似乎在诉说着古老历史的密语;镌刻着铭文的青铜钟,记载了王朝与政权的风云变化……来到成都博物馆三楼临展厅,在令人目不暇接的青铜重器中,就能领略吉金如何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5月31日,成都博物馆“大备盛德——青铜时代的曾国与鄂国”特展迎来“曾国”篇文物上新,展览全面启幕。从鄂国兽面纹鼎的庄严神秘,到曾国华贵编钟的礼乐华章,展览展出鄂、曾两国125件(套)精品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占比66%,展览以青铜器为钥,解锁商周诸侯小国的文明密码。

“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在展览现场,来自成都博物馆执行策展人之一的王苒滢解释了展览名称的含义。“在夏商周时期,全球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而在中国,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德’的物质载体,所以中国的青铜文明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

从鄂国风华到曾国遗韵

解锁商周诸侯国的青铜文明密码

器以载道,以物补史。提起位于汉江之东、涢水之畔的鄂国和曾国,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关于鄂国和曾国,史料鲜有记载,但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它们的历史面貌终被揭开。在此次展览中,就以青铜器为载体,勾勒出鄂国与曾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作为一度活跃于湖北随州地区的诸侯国,曾、鄂受中原地区青铜礼器制度、铸造技术、器类特征的强烈影响,同时又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地域因素进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此次展览的叙事脉络,就分为了鄂国篇、曾国篇两大篇章,将两个诸侯国璀璨悠久的青铜往事徐徐道来。

“我们可以看到,早在殷商时期,鄂国就已经存在了。早期鄂国活动于山西地区,也就是黄河以北境内。在当时,鄂国的地位已非常高了,鄂侯是纣王‘三公’之一,与西伯侯(周文王姬昌)并列。”王苒滢在现场介绍了一件兽面纹方座簋(guǐ),其底部原有悬铃,但现已残断。而在商周时期,底部带铃的青铜器就是流行于黄河以北地区,这也可能是鄂国早期活动于北方的一个印证。到了周初,鄂国被封为异姓诸侯,向南迁徙至今随枣走廊(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和随州市)一带。

从现场展示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鄂国青铜器带有鲜明的周文化特征,又在器型与纹饰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其中,覆盖着一层神秘瑰丽蓝锈的“鄂侯四器”,让这组器物更显特别。“为什么这组器物上是蓝色锈蚀?其实,青铜器本就有着不同颜色的锈,常见的是绿锈,还有蓝锈、黄锈、红锈等颜色。这些锈蚀的产生,跟当地的土壤、水质等埋藏环境,以及合金成分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看到,这组器物的蓝锈是非常漂亮的。”王苒滢说。

再将目光转至曾国篇章,因为曾侯乙墓的考古发掘,让不少文博爱好者对曾国有了初步认识。据介绍,曾国历史从西周初年至战国中期,延绵七百余年。曾国与周王室为宗亲,其先祖南宫括(伯括)是周文王时期的重臣。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在克商过程中功勋卓著,因此成为曾国的始封之君。

“这件曾侯舆甬钟,钟身铭文共170字,非常完整地叙述了曾侯舆的祖先,曾国与周、楚的关系。”王苒滢谈到,曾侯舆甬钟现存八件,此为其一。而这件甬钟是目前除了曾侯乙墓编钟以外发现的形体最大的青铜甬钟。

从瑰奇神面到铜鉴缶

青铜器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

彰显等级的西周鄂仲方鼎、贴近日常生活的饮食器兽面纹方座簋,还有国宝级青铜珍品曾侯乍父乙大方鼎、各类铜方鼎、铜簋等青铜器组合有序……漫步在这些青铜重器之中,看到器物上繁复精美的兽面纹、几何纹、龙纹、蟠螭纹等纹饰,是否感觉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据悉,此次展览亮相的文物中,一级文物占比66%,可谓名品云集。

由一件尊、一件方罍(léi)和一对大小不

同的卣(yǒu)四件青铜器组成的“鄂侯四器”,是此次展览中绝对的明星文物,人们能在其上看到瑰伟奇谲、似人似兽的神面纹。在鄂国青铜艺术品中,尤以这一组四件“神面纹”重器最具代表性,其纹饰复杂精妙,令人惊叹,瑰丽而奇特的风格在商周青铜器中独树一帜。“‘鄂侯四器’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出土的唯一神面纹器物。鄂国作为一个小国,它是如何做出如此精美的神面纹青铜器的?这也和当时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相关。”王苒滢介绍。

扼守随枣走廊的曾国,是青铜文明的

璀璨明珠。“曾国青铜器分铸、焊接技术成熟,错金银、镶嵌等装饰技艺精湛。”展览的执行策展人周杰说,展览末尾的一件文物,就是中国青铜器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铜鉴缶,“其出土于湖北随州文峰塔18号墓,也就是曾侯丙墓。”

周杰介绍,铜鉴缶有冰酒、温酒双重

作用,其分为两层,由圆鉴、圆缶组合而成,器物中空可以用来放冰,能达到现代冰箱的作用。“这件器物的美妙之处,在于铸造工艺。我们可以看到鉴盖中间一层,是镂空蟠螭纹装饰,非常繁复。器身满布错金三角勾连云纹,错金中间又镶嵌了绿松石。”周杰感慨道,哪怕时光流逝2000余年,这件器物依旧熠熠生辉,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

当人们隔着玻璃凝视展览中的青铜重器时,能以器观史,透过器物的光影,触摸千年前文化交融与精神传承的温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将士们的英勇与战功无疑是国家的荣耀,但战争带来的伤害和创伤,往往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秦琼...
原创 为... 曹操为什么不自称皇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分裂成三国,魏、蜀、吴三方势力各自崛起,争夺中原之地。那...
原创 帝... 公元547年,东魏与南梁的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的二十万大军在彭城展开了激烈的对决。此时,东魏的...
原创 沮... 三国时期的谋士是当时历史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智勇双全的政治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底色...
原创 王... 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拥有昭君出塞这一传世佳话,但背后却隐藏着她凄凉的一生,这段历史至今仍令人感...
原创 刘... 刘备最著名的儿子是刘禅,民间传说中的扶不起的阿斗。赵云这样无敌的武将,在曹军阵营中冒死七进七出救过他...
原创 毛... 毛主席曾在《论持久战》中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认为,日本之所以敢于侵...
原创 大... 关于朱元璋为何选择大明作为国号,历史上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与不同的观点。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其中三...
原创 如...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框架下,曹操如果成功刺杀董卓,对他自己来说可能意味着巨大的灾难,甚至可能在当...
原创 蒙...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重庆钓鱼城去世,这一事件被认为挽救了整个伊斯兰世界,而钓鱼城也因此被誉为上...
原创 隋... 隋炀帝杨广把江山折腾得千疮百孔那会儿,天下就跟开了锅似的。从将军到和尚,谁都想在这乱世里捞个皇帝当当...
张良向刘邦提出归乡,出城后与韩...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汉朝刚刚建立,张良却选择辞去权力,隐退山林,令人...
原创 当... 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让无数观众为杰克和露丝的悲恋泪如雨下。电影中的歌曲...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盛大的朝代,然而它的辉煌最终没能延续,最终走向了衰败。许多历史学者探讨过明朝衰亡...
原创 假...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玄武门之变像一出充满悬念的戏剧,至今令人唏嘘不已。试想,如果那...
中古时期的财产刑|新京报中文学... “中古时期法制变迁的曲折过程显示,古代中国的法制文明不仅有连续性与统一性这一主流,还有断裂性与变异性...
原创 斯... 二战结束后,朱可夫的迅速失势在苏联政坛,许多人认为,与他在胜利阅兵上取代斯大林检阅三军的事件密切相关...
原创 夺...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手中接过皇位,建立宋朝。这一政权...
为研究晋国历史提供实物资料 山... 今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西窑东周贵族墓发掘资料,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晋国、东山...
原创 慈... 在紫禁城深宫的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的生活常被外界视为充满权谋与神秘。但在她五十岁那年,一段鲜为人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