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曾国与鄂国的青铜往事
迪丽瓦拉
2025-09-11 20:02:24
0

多件国宝级珍品亮相成博

走进曾国与鄂国的青铜往事

“鄂侯四器”中的神面纹方罍。

盘龙兽面纹罍。

兽面纹方座簋。

铜鉴缶。

风格瑰丽奇特的“神面纹”,似乎在诉说着古老历史的密语;镌刻着铭文的青铜钟,记载了王朝与政权的风云变化……来到成都博物馆三楼临展厅,在令人目不暇接的青铜重器中,就能领略吉金如何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5月31日,成都博物馆“大备盛德——青铜时代的曾国与鄂国”特展迎来“曾国”篇文物上新,展览全面启幕。从鄂国兽面纹鼎的庄严神秘,到曾国华贵编钟的礼乐华章,展览展出鄂、曾两国125件(套)精品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占比66%,展览以青铜器为钥,解锁商周诸侯小国的文明密码。

“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在展览现场,来自成都博物馆执行策展人之一的王苒滢解释了展览名称的含义。“在夏商周时期,全球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而在中国,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德’的物质载体,所以中国的青铜文明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

从鄂国风华到曾国遗韵

解锁商周诸侯国的青铜文明密码

器以载道,以物补史。提起位于汉江之东、涢水之畔的鄂国和曾国,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关于鄂国和曾国,史料鲜有记载,但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它们的历史面貌终被揭开。在此次展览中,就以青铜器为载体,勾勒出鄂国与曾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作为一度活跃于湖北随州地区的诸侯国,曾、鄂受中原地区青铜礼器制度、铸造技术、器类特征的强烈影响,同时又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地域因素进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此次展览的叙事脉络,就分为了鄂国篇、曾国篇两大篇章,将两个诸侯国璀璨悠久的青铜往事徐徐道来。

“我们可以看到,早在殷商时期,鄂国就已经存在了。早期鄂国活动于山西地区,也就是黄河以北境内。在当时,鄂国的地位已非常高了,鄂侯是纣王‘三公’之一,与西伯侯(周文王姬昌)并列。”王苒滢在现场介绍了一件兽面纹方座簋(guǐ),其底部原有悬铃,但现已残断。而在商周时期,底部带铃的青铜器就是流行于黄河以北地区,这也可能是鄂国早期活动于北方的一个印证。到了周初,鄂国被封为异姓诸侯,向南迁徙至今随枣走廊(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和随州市)一带。

从现场展示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鄂国青铜器带有鲜明的周文化特征,又在器型与纹饰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其中,覆盖着一层神秘瑰丽蓝锈的“鄂侯四器”,让这组器物更显特别。“为什么这组器物上是蓝色锈蚀?其实,青铜器本就有着不同颜色的锈,常见的是绿锈,还有蓝锈、黄锈、红锈等颜色。这些锈蚀的产生,跟当地的土壤、水质等埋藏环境,以及合金成分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看到,这组器物的蓝锈是非常漂亮的。”王苒滢说。

再将目光转至曾国篇章,因为曾侯乙墓的考古发掘,让不少文博爱好者对曾国有了初步认识。据介绍,曾国历史从西周初年至战国中期,延绵七百余年。曾国与周王室为宗亲,其先祖南宫括(伯括)是周文王时期的重臣。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在克商过程中功勋卓著,因此成为曾国的始封之君。

“这件曾侯舆甬钟,钟身铭文共170字,非常完整地叙述了曾侯舆的祖先,曾国与周、楚的关系。”王苒滢谈到,曾侯舆甬钟现存八件,此为其一。而这件甬钟是目前除了曾侯乙墓编钟以外发现的形体最大的青铜甬钟。

从瑰奇神面到铜鉴缶

青铜器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

彰显等级的西周鄂仲方鼎、贴近日常生活的饮食器兽面纹方座簋,还有国宝级青铜珍品曾侯乍父乙大方鼎、各类铜方鼎、铜簋等青铜器组合有序……漫步在这些青铜重器之中,看到器物上繁复精美的兽面纹、几何纹、龙纹、蟠螭纹等纹饰,是否感觉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据悉,此次展览亮相的文物中,一级文物占比66%,可谓名品云集。

由一件尊、一件方罍(léi)和一对大小不

同的卣(yǒu)四件青铜器组成的“鄂侯四器”,是此次展览中绝对的明星文物,人们能在其上看到瑰伟奇谲、似人似兽的神面纹。在鄂国青铜艺术品中,尤以这一组四件“神面纹”重器最具代表性,其纹饰复杂精妙,令人惊叹,瑰丽而奇特的风格在商周青铜器中独树一帜。“‘鄂侯四器’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出土的唯一神面纹器物。鄂国作为一个小国,它是如何做出如此精美的神面纹青铜器的?这也和当时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相关。”王苒滢介绍。

扼守随枣走廊的曾国,是青铜文明的

璀璨明珠。“曾国青铜器分铸、焊接技术成熟,错金银、镶嵌等装饰技艺精湛。”展览的执行策展人周杰说,展览末尾的一件文物,就是中国青铜器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铜鉴缶,“其出土于湖北随州文峰塔18号墓,也就是曾侯丙墓。”

周杰介绍,铜鉴缶有冰酒、温酒双重

作用,其分为两层,由圆鉴、圆缶组合而成,器物中空可以用来放冰,能达到现代冰箱的作用。“这件器物的美妙之处,在于铸造工艺。我们可以看到鉴盖中间一层,是镂空蟠螭纹装饰,非常繁复。器身满布错金三角勾连云纹,错金中间又镶嵌了绿松石。”周杰感慨道,哪怕时光流逝2000余年,这件器物依旧熠熠生辉,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

当人们隔着玻璃凝视展览中的青铜重器时,能以器观史,透过器物的光影,触摸千年前文化交融与精神传承的温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元璋的崛起故事从一个放牛娃、农民、小和尚,到最后成为一国之君,花费了至少十五年的时间。这条道路充满...
原创 太... 1856年2月,湘军向武昌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企图一举攻下这一战略要地。面对这场严峻的挑战,太平军的...
原创 她... 在清朝历史上,皇太后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嫡母皇太后。这种皇太后是最有权威的掌权者,因为在成为皇太后...
原创 蒙... 大家好,欢迎来到“史书上说了啥”,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蒙古西征的历史。蒙古西征是指自蒙古建立国度以...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之家争夺帝位、兄弟阋墙的惨剧屡见不鲜。即便是在大唐盛世,也无法避免这场血腥的悲剧...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皇权之争常常引发血腥的政治斗争,萧墙祸起的惨案屡见不鲜,即便是出身显赫的天潢贵胄,也无...
原创 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讨论的核心议题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差异。历史上并没有记录赵云与文...
原创 唐... 在757年二月,正值唐朝与安史叛军在北方激烈对抗之时,南方却爆发了另一场波及朝廷的大动荡。唐肃宗借助...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六大猛将被普遍认为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他们都因强悍的武力而被称为‘武力...
原创 他... 提到“三国平头哥”这个称号时,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张飞的身影——那位在长坂坡一声怒吼吓退曹军百万...
原创 谁... 元末明初,朱元璋,这位从贫寒的放牛娃一路奋斗,经过漫长的征战,最终创立了大明王朝。这段历史已经成为许...
原创 汉... 蔡琰,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的才女之一,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以博学...
原创 大... 洪武三十年,朝廷与民间传来一则震动四方的消息:开国功臣郭英因私自养家奴150人,且其中五人因私刑致死...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中,庞统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被乱箭射杀,刘备不得不紧急召集诸葛亮等人北上入川,...
原创 晚... 类别:历史,内容:在欣赏了众多晚清时期的黑白照片后,大家是否见过经过彩色修复的老照片呢?今天,我想和...
原创 刘... 张飞和马超,两位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不仅各自有着令人敬畏的武力,还曾在战场上多次交锋。总体来看,两人...
原创 关...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发起进攻,曹操则派遣夏侯渊和张郃前来迎战,双方展开...
原创 那... 虎落平阳难立锥 刘备,48岁,走过了大半生,最终却仍未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他在曹操的追击下四处逃...
原创 许... 许褚在汉中之战中被张飞刺伤,这场战斗结束后,巴蜀地区进入了一个暂时的修整期。此时,关羽也在荆州开始发...
原创 同... 历史上的华雄,原为董卓帐下的都督之一。他在阳人之战中参与抵挡孙坚的进攻,大将胡轸指挥吕布、华雄等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