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超级猛人皇太极,死后依旧压制多尔衮,使得清朝避免了分裂危机
迪丽瓦拉
2025-09-11 22:32:38
0

这时,皇太极多年来将中央集权体制稳固地建立在八旗制度之上,他的努力成功地为清朝构建了强大的皇权基础。尽管他未在生前明确指定继承人,但他已经在八旗体系中营造了一个相对独大的局面,因此,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皇太极一脉的优势相对明显。

在权力的真空期,八旗内部分化成了三大主要势力。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代,八旗的旗主,也就是掌旗贝勒(皇太极即位后,开始建立王爵体系,八旗旗主也都被封为王,贝勒成为了亲王和郡王之下的第三等爵位)是权力舞台上的核心人物,次一级的则是不掌旗的贝勒,虽然是宗室成员,也有一定的发言权。至于旗下的官员,他们往往只能是旁观者,没有发言的权力。如果某个旗主突然去世,这个旗帜就会陷入权力真空,旗下的官员往往无力决定旗帜未来的走向。

豪格,作为正蓝旗的领袖,若他继位,正蓝旗势必会超越两黄旗,因此,两黄旗自然不会真正支持豪格,这也是豪格未能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

后来,多尔衮的皇位竞争失败,主要也是因为两黄旗的反对,尤其是在他拒绝了阿济格和多铎的劝谏之后,两人直接说道:“你不即位,难道怕两黄旗的大臣吗?”尽管其中有激将的成分,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两黄旗的强大,连掌旗的亲王都心存忌惮。

除了两黄旗,正蓝旗虽算得上是忠诚于皇室的势力,但在当时,正蓝旗的作用几乎是起到了“打酱油”的角色。正蓝旗由豪格掌控,豪格性格复杂,既有“英毅和多智略”的军事天赋,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封为肃亲王,也是皇太极在位期间唯一一位被重用并封王的皇子。皇太极重用豪格,除了他卓越的军事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众多儿子中,豪格实属为数不多的可用之才。

然而,豪格的军事才能无法掩盖他在家族中的困境。掌管户部的豪格,竟然对掌兵部的堂兄岳讬所表现出的“不满”行为有所反感。岳讬不满豪格的权力逐渐扩大,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表示强烈不满,加之他是皇太极的心腹,能够发出几句牢骚也可以理解。然而,豪格身为皇太极的亲生儿子,对父亲也不满,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显然是愚蠢的,皇太极因此对他十分失望,最终将两人降为贝勒,并且剥夺了他们的权力。

至于豪格的正蓝旗,他的管理明显缺乏控制力。尽管正蓝旗忠于皇室,但在皇位争夺战中,正蓝旗并没有像两黄旗的大臣那样积极地展现武力,去震慑其他王公贝勒,也没有看到任何元老站出来极力游说两黄旗支持豪格。豪格最终被多尔衮所害,正蓝旗甚至没有人站出来为他死磕。

因此,正蓝旗忠诚于皇室的说法也许有些牵强。豪格身在正蓝旗,表面上看似忠诚,但实际上正蓝旗的尴尬地位并不能与两黄旗一同支持顺治帝。豪格死后,正蓝旗的立场依旧是支持他,这才算是忠诚。

第二类反对皇太极一脉继位的势力,主要是努尔哈赤的三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他们分别掌管着正白旗和镶白旗,并且支持多尔衮继位。

努尔哈赤死后,三兄弟接管了两黄旗,而皇太极继承大汗之位后,依照惯例将自己所掌的两白旗与两黄旗互换旗色,并对三兄弟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削弱。最终,三兄弟掌管的两黄旗变成了两白旗。

在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因为阿济格擅自主持弟弟多铎的婚礼而将他降职,改由多尔衮接管镶白旗。阿济格性格粗鲁,毫无谋略,最终和多尔衮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兄弟关系也变得紧张。如果阿济格能够依靠更强大的支持力量,或许就能赢得这场权力斗争。但在当时,多尔衮的优势逐渐显现。

第三类,倾向支持皇室的一派势力,虽然实力最弱,但在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阿敏由于想自立门户,最终被幽禁致死。皇太极因此将镶蓝旗交给支持自己的济尔哈朗管理,济尔哈朗在政治上非常谨慎、忠诚,在皇太极去世后,他本能地支持豪格继位,并期望豪格能够对抗多尔衮。然而,豪格最终被多尔衮所害,济尔哈朗最终也失去了权力。

如果当时岳讬和萨哈廉兄弟能够幸存,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强力支持两黄旗,这样或许能够直接促使顺治帝顺利继位。多尔衮也可能未能成为摄政王,历史的进程也会因此改变。

面对这些势力的复杂关系,多尔衮并没有选择与其他人拼死斗争,而是选择了一条较为安全的道路:拥立年幼的顺治帝,并成为摄政王。这样一来,他不仅能避免阿济格和多铎的背后暗算,还能借助顺治帝年幼的优势掌握实权,最终完成了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利益的目标。

如果多尔衮像阿济格那样莽撞,采取武力解决问题,清朝内部无疑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混战,结果无法预测。而明朝可能也会因清朝的混战错过了灭亡的最佳时机,错失入关的大好机会。最终,大清能否完成蛇吞象之举,也就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问题。

总之,清朝的崛起与运气息息相关,努尔哈赤的草创,皇太极的力挽狂澜,再到多尔衮的机智决策,都为大清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在1130年,宋金两军在陕西富平展开了一场决定性且激烈的战斗。宋军集结了18万兵力,尽管宣称兵力达到...
原创 一... 今天我们将探讨俄罗斯在当前俄乌冲突和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中的角色。究竟为何俄罗斯总是与邻国发生冲突?是否...
原创 张... 在《魏书》的撰写过程中,陈寿曾提到曹魏五位杰出将领,他写道:“……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一句话也...
原创 如...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有时会深刻影响整个历史的发展方向。例如,秦始皇的突然去世,霍去病的意外离...
原创 原... 作为北宋开国皇帝的赵匡胤在历史上引发了许多争议。一方面,他奠定了两宋三百多年的伟大基业,另一方面,他...
原创 三... 许褚,曹操麾下的顶级猛将,被誉为“曹营第一勇将”,不仅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也是他的贴身护卫。许褚经历了...
原创 白... 前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每一场战斗,不仅留下了英雄的传奇与可歌可...
原创 蜀... 蜀汉被低估的骁将——陈式 在蜀汉阵营中,有这样一位将领,在《三国演义》里,他被刻画得极为不堪,形象...
“时代强音——中国左翼文化运动...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王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联、社联等左翼文化团体成立95周年之际,“时...
三国演义:如果马谡当道下寨,能... 三国演义中,街亭之战作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转折点,历来是三国历史研究的焦点。 公元228年,诸葛亮精...
原创 唐... 提到这位宰相,确实引起了当时的轰动,他不是魏相,也并非房相,而是马周。起初,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师,...
原创 安...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时间跨度从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这场由唐朝将领安...
原创 李...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以“贞观之治”闻名,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在他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也有一...
原创 三... 改写文章 整个三国历史中,有一个人物只出场了三次,却杀了两位著名的五虎上将。他就是东吴的一名小将—...
原创 屈... 提到端午节,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粽子和龙舟,但往往会忽略这个节日背后真正的“英雄”——屈原。这位...
原创 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将相的传说光彩夺目,然而鲜有人关注那些在权力缝隙中默默生长的家族。刘...
大禹治水——神话传说还是真人真... 大禹治水 一个传颂千年的历史典故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人其事 一直以来备...
原创 古... 古代高考是皇帝阅卷? 你知道古代“高考”的打分制度到底有多离谱吗? 在宋朝时期有一场最奇葩的高考,...
原创 清... 在清朝,称为“亲王”的是宗室中的第一等爵位,即“和硕亲王”。在清朝的宗室中,能够享有这一头衔的亲王并...
我学者首次确证史前母系氏族存在 科技日报济南6月5日电 (记者张盖伦)虽然我们对“母系社会”的说法耳熟能详,但考古学上一直缺乏支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