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刘邦称为可以“安汉兴刘”的周勃,为何差点被汉文帝刘恒处死?
迪丽瓦拉
2025-09-11 22:33:59
0

刘邦的评价“安汉兴刘”出现在史书中,这句话表达了刘邦对周勃的高度赞赏。当时,刘邦身患重病,面临即将去世的局面,吕雉便向他询问:“如果你去世后,萧丞相也随之不在了,那么谁能够继任丞相之位呢?”刘邦回应道:“萧何之后,曹参可以担当丞相。” 吕雉听后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曹参与萧何一直存在矛盾,这一事实早已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因此,刘邦如此答复让吕雉有些意外。吕雉接着问道:“曹参年纪也不小了,他之后谁能够继续管理朝政?” 刘邦答道:“王陵能行,但王陵性格过于刚直,陈平可以辅佐他。二人分别担任左右丞相,虽然陈平心思深沉,但有时会显得优柔寡断,因此可以让周勃担任太尉。未来能安汉兴刘的,必定是周勃!”

刘邦的这番话,让吕雉感到失望,甚至连自己的亲信审食其,也未被刘邦列为托孤之臣,甚至连被誉为“谋圣”的张良,也未被提及。这令吕雉感到非常意外。不过,既然刘邦已经口述如此,众人只能听从。刘邦去世后,孝惠帝刘盈继位,萧何继续担任丞相,而曹参则暂时去齐国担任齐王刘肥的国相。刘邦的这一安排实际上是通过让重要的大臣担任诸侯国的国相,以加强对这些地方王权的掌控。由于诸侯王没有军权,兵符掌握在国相手中,这也是齐王刘襄后来需要通过计谋从齐国国相召平手里夺回兵符的原因之一,表面看,齐王刘襄在外征战,但实际上他是受制于人的。

不久,孝惠帝刘盈去世,萧何发现吕雉面色凝重,甚至眼中没有一滴泪,心情异常低落,毕竟吕雉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张良的儿子拉着萧何,悄声对他说:“丞相,太后可能担心你们动手,所以准备先发制人,除掉你们。” 萧何惊愕地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张良的儿子回答道:“您只要支持太后即可!” 萧何立刻响应:“对对对,你说的对!”于是,萧何带头支持吕雉立少帝,垂帘听政。吕雉终于松了口气,泪如雨下,开始痛哭不止。

随着萧何的去世,曹参成为了丞相。然而,曹参整日沉迷于饮酒,处理朝政时只会一句话:“按萧丞相定下的规矩办。” 这使得许多人都对他嗤之以鼻,甚至连孝惠帝刘盈也找上门,问道:“为什么你总是按萧何的规矩来处理一切呢?” 曹参笑着反问:“陛下,您觉得自己高明,还是高祖皇帝更高明?” 刘盈赶紧回答:“当然是高祖皇帝高明。” 曹参接着说:“那么,您认为是萧何更高明,还是我曹参更高明?” 刘盈略微犹豫后说:“还是萧何更高明。” 曹参得意地说:“对呀,既然萧何比我高明,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按他定下的规矩办事呢?” 刘盈连忙点头,因此,后人称之为“萧规曹随”。

曹参去世后,王陵与陈平分任左右丞相,周勃被任命为太尉。吕雉对陈平心中是放心的,因为陈平和周勃曾受命去斩杀樊哙,但由于刘邦重病,陈平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樊哙带回京城交给刘邦处理。这样,在刘邦去世后,吕雉掌权,樊哙作为吕雉的得力助手活了下来。而陈平和周勃则幸免于难。尽管如此,陈平并非忠诚于吕雉,他善于察言观色,并非真心支持吕雉的政权。随着王陵被排挤,吕雉扶持了自己的亲信审食其担任丞相,且审食其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陈平。周勃作为安汉兴刘的关键人物,被安排为名存实亡的太尉,彻底失去了实权,完全被吕雉架空。

对于周勃而言,内心充满了愤怒和不甘,而陈平也不可能安于现状。可惜,他们两人面对吕雉时毫无还手之力,毕竟吕雉是刘盈的母亲,也是刘邦的正妻。若是公开反抗吕雉,他们将被视为叛逆。因此,陈平和周勃选择了隐忍,同时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果然,吕雉病危之际,陈平和周勃开始悄然行动。吕雉显然知道这些功臣的心思,她对吕禄和吕产交代道:“吕氏家族现在主政,群臣不满,我快不行了,一定要小心他们发难,记住,不要轻易离开宫内,也不要轻易放弃兵权,否则我们吕氏将面临灭顶之灾,千万不要忘记!” 吕禄和吕产泪眼汪汪地答应,但他们很快被陈平等人巧妙地操控,最终吕禄将兵权交给了周勃。

周勃继而开始操控局势,他派遣刘章、刘襄、刘兴居三兄弟分别担任冲锋陷阵的先锋,齐王刘襄则在外聚集力量,刘章和刘兴居则居于内应。经过激烈的冲突,刘章成功铲除了吕禄和吕产,而周勃则大喊:“少年英雄!朱虚侯太厉害了!吕禄和吕产被清除后,吕氏家族就没有任何威胁了!” 然而,这一切并非如周勃所愿。刘章三兄弟的行动超出了陈平和周勃的预期,他们不仅击败了吕氏势力,还展现出强大的能力。随着刘襄的崛起,原本以为他可以轻松控制的局面,反而变得极其复杂。

最终,周勃与陈平决定将希望寄托在刘恒身上,因为他沉稳、宽厚,是他们眼中的最佳选择。刘恒谨慎应对,派遣张武去探探情况。听到消息后,刘恒依旧不敢轻举妄动,派遣舅舅薄昭继续调查,直到确认一切无误后,才决定进京继位。刘恒的谨慎让陈平和周勃松了口气,因为他们深知,若吕氏被铲除,真正的权力将掌握在他们这些“功臣”手中。

随着汉文帝刘恒的登基,朝廷局势渐渐稳定。虽然陈平逐渐退隐,周勃也在朝堂上风光一时,但最终,他因“谋反”被关入大狱,幸得薄太后出面保全,才未丧命。尽管历史往往是由胜者书写,但这一段权力斗争的历史,终究揭示了人性中无法逃避的权力与背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大清的毁灭原因是什么? 关于大清帝国的灭亡,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任何一个朝代的倒台都是历史的...
原创 1... 在1130年,宋金两军在陕西富平展开了一场决定性且激烈的战斗。宋军集结了18万兵力,尽管宣称兵力达到...
原创 一... 今天我们将探讨俄罗斯在当前俄乌冲突和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中的角色。究竟为何俄罗斯总是与邻国发生冲突?是否...
原创 张... 在《魏书》的撰写过程中,陈寿曾提到曹魏五位杰出将领,他写道:“……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一句话也...
原创 如...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有时会深刻影响整个历史的发展方向。例如,秦始皇的突然去世,霍去病的意外离...
原创 痛... 痛打太监却被雍正赏识的清代武威县第一位进士:孙诏 凉州贤孝博览馆 赵大泰 孙诏(生卒年约为167...
原创 原... 作为北宋开国皇帝的赵匡胤在历史上引发了许多争议。一方面,他奠定了两宋三百多年的伟大基业,另一方面,他...
原创 三... 许褚,曹操麾下的顶级猛将,被誉为“曹营第一勇将”,不仅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也是他的贴身护卫。许褚经历了...
原创 白... 前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每一场战斗,不仅留下了英雄的传奇与可歌可...
原创 蜀... 蜀汉被低估的骁将——陈式 在蜀汉阵营中,有这样一位将领,在《三国演义》里,他被刻画得极为不堪,形象...
“时代强音——中国左翼文化运动...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王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联、社联等左翼文化团体成立95周年之际,“时...
三国演义:如果马谡当道下寨,能... 三国演义中,街亭之战作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转折点,历来是三国历史研究的焦点。 公元228年,诸葛亮精...
原创 唐... 提到这位宰相,确实引起了当时的轰动,他不是魏相,也并非房相,而是马周。起初,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师,...
原创 安...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时间跨度从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这场由唐朝将领安...
原创 李...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以“贞观之治”闻名,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在他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也有一...
原创 三... 改写文章 整个三国历史中,有一个人物只出场了三次,却杀了两位著名的五虎上将。他就是东吴的一名小将—...
原创 屈... 提到端午节,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粽子和龙舟,但往往会忽略这个节日背后真正的“英雄”——屈原。这位...
原创 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将相的传说光彩夺目,然而鲜有人关注那些在权力缝隙中默默生长的家族。刘...
大禹治水——神话传说还是真人真... 大禹治水 一个传颂千年的历史典故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人其事 一直以来备...
原创 古... 古代高考是皇帝阅卷? 你知道古代“高考”的打分制度到底有多离谱吗? 在宋朝时期有一场最奇葩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