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羽失荆州不迅速撤往益州,为何故意在荆州绕圈子?麦城考古揭秘
迪丽瓦拉
2025-09-11 22:35:23
0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发起进攻,曹操则派遣夏侯渊和张郃前来迎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对抗。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次年,直到黄忠在定军山成功斩杀夏侯渊,曹魏军队因此遭受重大打击,士气急剧下降,局势对曹魏越来越不利。面对缺乏粮草和低落的士气,曹操不得不下令撤兵,最终放弃了对汉中的控制。

进入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成功占领汉中,并自称为汉中王,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同年,关羽自江陵出兵,北上攻打襄阳和樊城,展开了一场极为激烈且充满悲壮色彩的战斗。当年年底,襄樊一带的战斗仍在继续,突然,孙权出兵夺取了江陵。关羽得知这一消息后震惊不已,立即决定放弃襄樊的攻势,急忙带领军队返回。然而,他在临沮遭遇了孙吴军队的围困,并在战斗中被斩杀。临沮距离益州只有二十里,关羽几乎已触及目标,但却未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回顾关羽在得知江陵失守后的行进路线,不难发现其决策具有一定的谜团。事实上,他完全有可能选择通过临沮直达奉节,与蜀汉的大军汇合。然而,关羽却决定绕道而行,经过江陵,直到察觉形势不妙才决定撤回麦城。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关羽作出如此选择呢?

回顾建安二十年,刘备成功占领益州,并稳固了自己的根基。根据约定,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但遭到拒绝,导致孙权心生怒意,派吕蒙西进,迅速夺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紧急率兵前往援助荆州守将。然而,在曹魏的威胁依然悬在头顶之时,孙刘两家最终选择恢复冷静,开始了和谈。关羽和鲁肃分别担任谈判代表,双方各自佩带武器赴会,最终达成协议:以湘江为界,刘备控制荆州北部三郡,孙权则归还夺取的夷陵。

建安二十二年,曹魏与孙吴在濡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张辽以八百兵力成功击败了十万吴军,这一战震动了整个华夏,几乎将孙权亲自击败。随后的建安二十三年,北方的乌桓和鲜卑开始威胁中原边境,曹魏国内的耿纪和吉本也发动了叛乱,局势愈发严峻。同时,南方的宛城发生叛乱,直接威胁到襄樊的安全。

同年,刘备带领精锐将领和大军进攻汉中,马超、黄忠、张飞、赵云等猛将同曹魏的夏侯渊、张郃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一直持续到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曹魏军队失去了主将,士气大幅下滑。曹操亲自出征支援,但由于粮草被赵云和黄忠截获,曹操陷入困境,最终不得不撤退。刘备趁机占领了汉中,并命令刘封和孟达驻守上庸,自己则自称汉中王,继续巩固自己的权力。

此时,刘备基本完成了隆中对的战略部署,唯一剩下的就是襄樊的军事行动。关羽负责防守荆州,并被指派北伐。江陵由刘备的小舅子糜芳把守。在襄樊战役初期,关羽因庞德的箭伤稍作停顿,但在八月的连绵大雨中,他成功通过水淹敌军,俘获了于禁并斩杀庞德,击败了曹魏的三万大军,震慑了华夏。

此时,刘备集团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巅峰,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准备北上,计划翻越秦岭进入渭河谷地,攻占长安。关羽的胜利使得荆州的局势似乎一片光明,若能占领襄樊,关羽可能北上攻取宛城和洛阳,并与刘备的大军在中国的第二、第三阶梯线汇合。然而,就在此时,一场阴谋悄然展开。孙权感到威胁,决定出兵袭击关羽。

回顾孙刘联盟的背景,原本是赤壁之战后促成的,但随着刘备集团逐步占据益州、拒绝归还荆州,以及关羽对孙权提亲的拒绝,孙权的怒火彻底爆发。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秘密向曹操上书,商讨共同对付关羽的策略。曹操大喜,随即派徐晃增兵支援襄樊。曹操和孙权的合作实际上是各自利用,曹操通过故意透露孙权的意图,让关羽意识到威胁并主动撤兵。关羽得知消息后犹豫不决,未能立即南撤,而是继续试图占领襄阳和樊城,甚至请求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但两人未作回应。

到了十一月,孙权的军队成功控制了江陵,关羽的防线崩溃。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压力下,关羽最终决定退兵。尽管临沮到益州的通道依旧畅通,但关羽并未选择这一捷径,而是重新向江陵进发。在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关羽最终南撤,并被孙吴军队围困于麦城。

麦城原本是一个险要的防守之地,关羽本可以在此等待援军。然而,陆逊占领夷陵后切断了关羽的后路,且城内缺乏粮草,士气低落。关羽的处境愈发艰难。最后,关羽试图通过假装投降来争取时间,但被孙吴大臣吴范识破。吕蒙派遣潘璋切断了关羽与益州的联系,最终关羽被擒并在麦城被斩杀。至此,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军事力量遭受重创,孙吴的地盘也进一步扩展。

建安二十五年,吕蒙因病去世,陆逊接掌孙吴的军权。翌年,刘备虽然称帝并准备复仇,但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败,刘备集团的军事实力大幅削弱。两年后,刘备死于白帝城,蜀汉进入了诸葛亮主政的时代。

通过对襄樊至江陵战役的分析,可以看出,关羽在江陵失守后并未立即返回益州,其背后有着他的深思熟虑。他曾认为自己依然拥有足够的兵力与孙吴抗衡,并希望通过夷陵通道得到增援。然而,最终未能如愿,他在麦城的决定成为了他一生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大清的毁灭原因是什么? 关于大清帝国的灭亡,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任何一个朝代的倒台都是历史的...
原创 1... 在1130年,宋金两军在陕西富平展开了一场决定性且激烈的战斗。宋军集结了18万兵力,尽管宣称兵力达到...
原创 一... 今天我们将探讨俄罗斯在当前俄乌冲突和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中的角色。究竟为何俄罗斯总是与邻国发生冲突?是否...
原创 张... 在《魏书》的撰写过程中,陈寿曾提到曹魏五位杰出将领,他写道:“……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一句话也...
原创 如...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有时会深刻影响整个历史的发展方向。例如,秦始皇的突然去世,霍去病的意外离...
原创 痛... 痛打太监却被雍正赏识的清代武威县第一位进士:孙诏 凉州贤孝博览馆 赵大泰 孙诏(生卒年约为167...
原创 原... 作为北宋开国皇帝的赵匡胤在历史上引发了许多争议。一方面,他奠定了两宋三百多年的伟大基业,另一方面,他...
原创 三... 许褚,曹操麾下的顶级猛将,被誉为“曹营第一勇将”,不仅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也是他的贴身护卫。许褚经历了...
原创 白... 前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每一场战斗,不仅留下了英雄的传奇与可歌可...
原创 蜀... 蜀汉被低估的骁将——陈式 在蜀汉阵营中,有这样一位将领,在《三国演义》里,他被刻画得极为不堪,形象...
“时代强音——中国左翼文化运动...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王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联、社联等左翼文化团体成立95周年之际,“时...
三国演义:如果马谡当道下寨,能... 三国演义中,街亭之战作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转折点,历来是三国历史研究的焦点。 公元228年,诸葛亮精...
原创 唐... 提到这位宰相,确实引起了当时的轰动,他不是魏相,也并非房相,而是马周。起初,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师,...
原创 安...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时间跨度从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这场由唐朝将领安...
原创 李...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以“贞观之治”闻名,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在他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也有一...
原创 三... 改写文章 整个三国历史中,有一个人物只出场了三次,却杀了两位著名的五虎上将。他就是东吴的一名小将—...
原创 屈... 提到端午节,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粽子和龙舟,但往往会忽略这个节日背后真正的“英雄”——屈原。这位...
原创 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将相的传说光彩夺目,然而鲜有人关注那些在权力缝隙中默默生长的家族。刘...
大禹治水——神话传说还是真人真... 大禹治水 一个传颂千年的历史典故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人其事 一直以来备...
原创 古... 古代高考是皇帝阅卷? 你知道古代“高考”的打分制度到底有多离谱吗? 在宋朝时期有一场最奇葩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