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羽失荆州不迅速撤往益州,为何故意在荆州绕圈子?麦城考古揭秘
迪丽瓦拉
2025-09-11 22:35:23
0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发起进攻,曹操则派遣夏侯渊和张郃前来迎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对抗。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次年,直到黄忠在定军山成功斩杀夏侯渊,曹魏军队因此遭受重大打击,士气急剧下降,局势对曹魏越来越不利。面对缺乏粮草和低落的士气,曹操不得不下令撤兵,最终放弃了对汉中的控制。

进入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成功占领汉中,并自称为汉中王,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同年,关羽自江陵出兵,北上攻打襄阳和樊城,展开了一场极为激烈且充满悲壮色彩的战斗。当年年底,襄樊一带的战斗仍在继续,突然,孙权出兵夺取了江陵。关羽得知这一消息后震惊不已,立即决定放弃襄樊的攻势,急忙带领军队返回。然而,他在临沮遭遇了孙吴军队的围困,并在战斗中被斩杀。临沮距离益州只有二十里,关羽几乎已触及目标,但却未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回顾关羽在得知江陵失守后的行进路线,不难发现其决策具有一定的谜团。事实上,他完全有可能选择通过临沮直达奉节,与蜀汉的大军汇合。然而,关羽却决定绕道而行,经过江陵,直到察觉形势不妙才决定撤回麦城。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关羽作出如此选择呢?

回顾建安二十年,刘备成功占领益州,并稳固了自己的根基。根据约定,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但遭到拒绝,导致孙权心生怒意,派吕蒙西进,迅速夺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紧急率兵前往援助荆州守将。然而,在曹魏的威胁依然悬在头顶之时,孙刘两家最终选择恢复冷静,开始了和谈。关羽和鲁肃分别担任谈判代表,双方各自佩带武器赴会,最终达成协议:以湘江为界,刘备控制荆州北部三郡,孙权则归还夺取的夷陵。

建安二十二年,曹魏与孙吴在濡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张辽以八百兵力成功击败了十万吴军,这一战震动了整个华夏,几乎将孙权亲自击败。随后的建安二十三年,北方的乌桓和鲜卑开始威胁中原边境,曹魏国内的耿纪和吉本也发动了叛乱,局势愈发严峻。同时,南方的宛城发生叛乱,直接威胁到襄樊的安全。

同年,刘备带领精锐将领和大军进攻汉中,马超、黄忠、张飞、赵云等猛将同曹魏的夏侯渊、张郃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一直持续到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曹魏军队失去了主将,士气大幅下滑。曹操亲自出征支援,但由于粮草被赵云和黄忠截获,曹操陷入困境,最终不得不撤退。刘备趁机占领了汉中,并命令刘封和孟达驻守上庸,自己则自称汉中王,继续巩固自己的权力。

此时,刘备基本完成了隆中对的战略部署,唯一剩下的就是襄樊的军事行动。关羽负责防守荆州,并被指派北伐。江陵由刘备的小舅子糜芳把守。在襄樊战役初期,关羽因庞德的箭伤稍作停顿,但在八月的连绵大雨中,他成功通过水淹敌军,俘获了于禁并斩杀庞德,击败了曹魏的三万大军,震慑了华夏。

此时,刘备集团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巅峰,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准备北上,计划翻越秦岭进入渭河谷地,攻占长安。关羽的胜利使得荆州的局势似乎一片光明,若能占领襄樊,关羽可能北上攻取宛城和洛阳,并与刘备的大军在中国的第二、第三阶梯线汇合。然而,就在此时,一场阴谋悄然展开。孙权感到威胁,决定出兵袭击关羽。

回顾孙刘联盟的背景,原本是赤壁之战后促成的,但随着刘备集团逐步占据益州、拒绝归还荆州,以及关羽对孙权提亲的拒绝,孙权的怒火彻底爆发。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秘密向曹操上书,商讨共同对付关羽的策略。曹操大喜,随即派徐晃增兵支援襄樊。曹操和孙权的合作实际上是各自利用,曹操通过故意透露孙权的意图,让关羽意识到威胁并主动撤兵。关羽得知消息后犹豫不决,未能立即南撤,而是继续试图占领襄阳和樊城,甚至请求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但两人未作回应。

到了十一月,孙权的军队成功控制了江陵,关羽的防线崩溃。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压力下,关羽最终决定退兵。尽管临沮到益州的通道依旧畅通,但关羽并未选择这一捷径,而是重新向江陵进发。在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关羽最终南撤,并被孙吴军队围困于麦城。

麦城原本是一个险要的防守之地,关羽本可以在此等待援军。然而,陆逊占领夷陵后切断了关羽的后路,且城内缺乏粮草,士气低落。关羽的处境愈发艰难。最后,关羽试图通过假装投降来争取时间,但被孙吴大臣吴范识破。吕蒙派遣潘璋切断了关羽与益州的联系,最终关羽被擒并在麦城被斩杀。至此,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军事力量遭受重创,孙吴的地盘也进一步扩展。

建安二十五年,吕蒙因病去世,陆逊接掌孙吴的军权。翌年,刘备虽然称帝并准备复仇,但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败,刘备集团的军事实力大幅削弱。两年后,刘备死于白帝城,蜀汉进入了诸葛亮主政的时代。

通过对襄樊至江陵战役的分析,可以看出,关羽在江陵失守后并未立即返回益州,其背后有着他的深思熟虑。他曾认为自己依然拥有足够的兵力与孙吴抗衡,并希望通过夷陵通道得到增援。然而,最终未能如愿,他在麦城的决定成为了他一生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斯... 二战结束后,朱可夫的迅速失势在苏联政坛,许多人认为,与他在胜利阅兵上取代斯大林检阅三军的事件密切相关...
原创 夺...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手中接过皇位,建立宋朝。这一政权...
为研究晋国历史提供实物资料 山... 今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西窑东周贵族墓发掘资料,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晋国、东山...
原创 慈... 在紫禁城深宫的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的生活常被外界视为充满权谋与神秘。但在她五十岁那年,一段鲜为人知的...
原创 长... 高士廉(576年—647年),名俭,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出身渤海高氏。高士廉是唐朝时...
原创 一... 吴锦堂,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很多人所熟知,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两度登上了日本富豪榜的顶端...
原创 美...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发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担忧,尤其是美国,似乎在采取一切手段来打压中国。然而,很多人可...
原创 朱... 朱允炆没听懂朱元璋的警告,否则死的会是朱棣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从草根起家的天...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但也有许多人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能遇到明主,导致他们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读到这...
原创 南... 《宋史》里写突火枪 “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数儿我以前真没当回事儿。不就是根粗竹子塞火药嘛,能响两声吓...
原创 西... 上期的文章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揭示了洛阳方面伪造历史资料的拙劣手段。在无法反驳这些证据的情况下,洛阳...
原创 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中,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聪明才智、卓越...
原创 孙... 战国时期,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好奇,屈原是否有后代,并且这...
原创 慈... 清朝后期,慈禧太后凭借着非凡的权力,牢牢掌控了大清的政局。她的保守政策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加速清...
原创 此... 在我军第三野战军中,粟司令是负责军事指挥的最高领导人。尽管当时他只是副司令员,并暂时代理司令员职务,...
原创 徐... 权力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毒药,一旦尝到它的滋味,人们就会变得欲罢不能,总是渴望获得更多。就像那些已经成...
原创 武... 一提到武则天,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女皇这个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式称为女皇的帝王。 我...
原创 萧...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
原创 百...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人们通过铜镜可以照见衣服和...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