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忠诚不输诸葛亮的名将,被刺后不拔刀,忍痛写奏章,刘秀看后痛哭
迪丽瓦拉
2025-09-12 20:03:29
0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两句诗描绘的人物是同一个人——三国时期蜀国的军师诸葛亮。

诸葛亮辅佐刘备及其子刘禅的忠诚事迹流传千古,他的《出师表》悲壮动人,激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因而,诸葛亮几乎成为了“忠诚”这一品德的象征。

然而,除了诸葛亮,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忠诚的英雄,只不过他们的名字并没有像诸葛亮那样为人熟知。

今天,我要讲述的这位忠臣,他的忠诚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他是东汉时期的名将——来歙。

如果这个名字让你感到陌生,甚至想查字典,别担心,很多人也许会这样反应。但如果提到光武帝刘秀,大家就知道他是谁了。而来歙,正是刘秀的大表哥。

来歙出生在官宦世家,祖上世代在朝廷任职。年轻时,来歙的命运并不顺遂:由于是刘氏家族的亲戚,他曾被王莽囚禁。经过一番努力,门下的门客们联合营救,才使得他得以脱身。

王莽倒台后,刘玄称帝,来歙得以出仕,担任了小职。随着刘玄的无视与不采纳意见,来歙多次进谏却无果,于是他假称生病,辞去职务离开。

公元25年,刘玄政权瓦解,来歙前往洛阳投靠刘秀。刘秀接纳了这位忠臣,并任命他为太中大夫。

当时,刘秀的对手有两股势力,一是自立为王的公孙述,另一股则是控制陇西的隗嚣。刘秀正忙于平定关东割据势力,难以顾及西方。

看到来歙投奔自己,刘秀非常高兴,主动向他表达忧虑,来歙提出了“联陇制蜀”的策略。他曾在长安与隗嚣接触,表示愿意出使陇西,劝降隗嚣,然后一起解决公孙述。

因此,隗嚣对刘秀的功劳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征服陇西方面。

来歙此后确实如他所愿,在公元27年(建武三年)和公元29年(建武五年)两度出使陇地劝降隗嚣。

隗嚣为人狡猾,答应臣服,却仍与公孙述暗中勾结,拖延时间。刘秀深知隗嚣的拖延,决定从此全力进攻。

公元32年(建武八年),刘秀派遣来歙率军伐陇,来歙带领2000精兵迅速占领了略阳。

隗嚣大吃一惊,急忙集结数万兵力围攻略阳,准备通过筑堤蓄水的方式攻城。来歙与将士们顽强抵抗,最终,刘秀亲率大军赶到,隗嚣的军队溃散,略阳得以解围。

公元34年,来歙的军队几乎扫清了陇地。接着,他平定了羌人的屡次侵扰,并用军粮救济百姓,成功地使陇右地区恢复了平静。

然而,这也是来歙生涯的巅峰,因为他即将死于一场阴谋。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正是刘秀的最后一个强敌——蜀国的公孙述。

公孙述原本依靠陇西与天水屏蔽了外敌,但隗嚣的倒台使得他失去了屏障,陷入了困境。

公元35年,刘秀率军两路进攻蜀地:

西路由来歙从天水出发,进入武都郡;

东路由岑彭、吴汉从津乡出发,攻击长江防线。

公孙述惊恐万分,决心出奇制胜。他心生一计,派出刺客刺杀刘秀军中的重要将领。

最先成为目标的,是来歙。

来歙率军攻占武都郡的河池和下辩两地后,召集军议并向部下激励士气。他认为东路军已经获得了显著进展,自己这边也应加速推进。

然而,在军事会议结束后,来歙与副将盖延独自留在帐中。

不久,一名刺客潜入了营地,趁夜色将锋利的匕首刺入了来歙的腹部。

来歙忍痛大叫,盖延赶来后看到他重伤的样子,顿时愣住了,随即痛哭流涕。

然而,来歙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软弱,反而严厉训斥盖延:“你怎么如此不堪!如今我已受伤,不能再为国效力,你必须挺身而出,继续领导军队!”

接着,来歙忍痛给刘秀写了一封生死奏章,内容大致是:

“我在深夜遭刺,已中要害,未能尽忠,深感愧疚。望陛下审时度势,重用段襄等能臣。此外,我家族的兄弟或许会有过错,请陛下警惕。”

这时,来歙已几乎无力再写。最终,他强忍着剧痛,拔出匕首,一口气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来歙无疑属于前者。在他临终之际,依然将国家大义放在心头,英雄气概可见一斑。

待刘秀收到来歙的“生死奏章”时,已是许多天后的事。看到这份满纸忠诚的奏章,刘秀不禁泪流满面,回忆起这位始终忠心耿耿的大表哥。

而接下来的日子,刘秀的心腹岑彭也被刺客杀害。刺杀发生的地方名叫“彭亡”,似乎命运注定这两位英勇将领竟在最关键的时刻被暗算。

公孙述这一连串的阴谋,虽让他暂时得逞,但也让刘秀的愤怒愈发激烈。

最后,刘秀追赠来歙为中郎将,赐封征羌侯,谥号“节侯”,亲自穿上孝服前去吊唁。尽管来歙的名字在历史上可能不如诸葛亮响亮,但他的忠诚与勇气,依然是所有英雄的楷模。

这位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忠诚与勇敢,正是“忠臣”的真正写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大家都知道太史慈是江东的第一武将,甘宁屈居第二。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排名,毕竟在小说中,罗贯中塑造...
独家重磅!拍卖会捡漏丰臣秀吉手... 在日本战国历史的研究中,“本能寺之变”无疑是包裹着最多谜团的历史悬案。织田信长为何身死?明智光秀为何...
原创 秦... 在朝鲜平壤市区牡丹峰脚下,一座名为“汉乐浪郡侯官墓”的古迹静静矗立。这座公元1-2世纪的汉代砖室墓,...
原创 嘉... 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与慈禧太后不同,尽管她曾有过让自己儿子继位的想法,但她并不敢违背嘉庆帝的...
原创 梁... 水泊梁山的故事广为人知,许多人都被其中108位好汉的义气所感动。对这些英雄来说,武艺高强虽然重要,但...
原创 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时期。而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司马懿作为一个...
原创 蒋... 老蒋退守台湾时,不仅带走了大量财富和国宝,还特别带走了几位国民党高官的妻子。对于这些太太的名字,蒋介...
原创 纣... 首战即决战,关键一战决定命运。 历史上的武王伐纣并不像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发生过多次战斗,实际上只有一...
原创 在... 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因此在李渊...
原创 为... 在《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人物。书中他与诸葛亮不断斗智斗勇,最终因...
原创 朱... 朱元璋所生活的时期,正是元朝末期。那时,政治腐败、贪官横行,百姓的生活极其贫困,社会动荡不安。朱元璋...
原创 吴... 在三位将领中,韩信最强,其次是白起,最后是吴起。那么,为什么说吴起最弱呢? 吴起生活在战国时期,而战...
原创 黄... 在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中,涌现了大量后来在敌我双方阵营中都极具影响力的名将。其中有一些学员在军事生涯...
原创 蜀... 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刘备这位曾靠卖草鞋起家的英雄。刘备在建立了蜀汉小朝廷后,将国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禅。...
故宫里的大缸,有啥用处? 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介绍,这些缸其实大有用处:它们...
原创 妲... 说起来妲己这号人物,大伙脑子里第一反应准是《封神演义》里那长着狐狸尾巴的妖妃吧?挖比干心、造炮烙刑,...
原创 王... 公元295年,晋惠帝在位时,洛阳的武库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面对这场灾难,实际掌控政权的张华首先...
原创 咸... 提到咸丰皇帝,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女人,她们分别是慈禧和慈安,这两位皇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文博有意思丨故宫里的大缸,有啥...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
原创 谁... 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然而一些国家仍喜欢插手其中,借此寻求存在感。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