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灵涂炭,各个诸侯如狼似虎,互相征伐,互相吞并。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的时代,发动一场战争必须满足四大基本条件:资金、粮食、士兵和马匹。然而,面对人口锐减和百姓艰辛的生活状况,诸侯们究竟如何维持庞大的军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曹操虽然出身于显赫的世家,但要维持数十万军队的生计并非易事。曹操深知,在历代帝王和诸侯的墓葬中,常常会有许多珍贵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或许能帮他破解军费困境。于是,他设立了专门的摸金校尉,负责挖掘古代帝王的陵墓,借助这些埋藏的财宝,曹操成功地维持了军队三年之久。
作为一方诸侯的刘备,虽然他没有曹操那样显赫的家世背景,但他同样渴望招揽士兵。在他招募部队的过程中,虽然得到了诸多富商的资助,然而,这些资金依然无法支撑他的军队运转。根据三国史料的记载,在刘备进攻益州之前,他的财力极其匮乏,甚至为了补贴士兵的生活,他曾承诺,只要成功夺取益州城的财富,所有的金银财宝都会用来犒赏士兵,激励他们奋勇向前。
然而,这种抢夺财富的做法渐渐地让人觉得像是盗匪的行为,因此刘备改变了策略。他采取了重新发行新货币的措施,以取代市场上的旧货币,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直百”钱。通过这种方式,短期内刘备确实见到了某些成效,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社会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