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曹操之所以能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诸侯,主要是因为他具备出色的知人善用的能力。他对人才的敏锐洞察使得他不遗余力地招揽各方英才。比如,在早期的军事活动中,刘备被曹操视作风华绝代之英雄,曹操一直希望能够说服刘备投奔自己。此外,刘备的得力助手关羽也引起了曹操的重视,曹操对他十分关照,甚至将吕布的名马赤兔赠予他,显示了对关羽的器重和期待。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张绣麾下的贾诩。曹操在宛城之战中遭遇伏击,这一险境实际上是贾诩所策划的。然而,曹操并没有对贾诩心存怨恨,反而招揽他加入曹魏,成为其谋士团中的一员。这种深厚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使得曹操能够聚集众多人才。然而,尽管曹操在用人方面颇具眼光,他也有过判断失误的时刻。比如在汉中之战中,他遭遇了惨败,途中竟有一位将领被遗落在了敌阵之中。
这位被遗留的将领,看似毫不起眼,连基本的汉字都不多识,最终却成长为蜀汉的赫赫有名的将领。若没有他的出现,或许曹爽能够轻易攻破蜀汉的防线,司马懿也就无机可乘。这位将领就是王平,他在蜀汉后期成为骁勇善战的将领。王平起初只是曹操手下的一名代理校尉,在汉中之战中随曹操出征,后在曹操撤退时被敌军击败,最终投降了刘备。虽然他最初作为降将并未受到重视,但随着蜀汉北伐的展开,王平才获得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第一次北伐中,王平跟随马谡镇守街亭。由于马谡的自负,导致街亭未能守住,然而机智的王平带领部队成功解救了马谡,并遏制了张郃的猛攻。回到军营后,尽管马谡及其部下因失职而受到惩罚,王平却安然带着自己的兵马归来,这场战斗令诸葛亮对他刮目相看,王平因此被升任为参军,诸葛亮还将自己所培训的特种军队——无当飞军交给他统领。
无当飞军在当时可谓是一支特战部队,因此诸葛亮对王平的信任程度可见一斑。后来,诸葛亮去世之际,魏延在军中作乱,王平果断前往,迅速散开了魏延的势力,并成功击败魏延,为蜀汉军心的稳定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他又被派往汉中驻守。在面对由曹爽率领的十万大军时,王平毫不畏惧,灵活运用策略,最终成功击败了敌军,维护了蜀汉的南疆防线。
或许曹操和诸葛亮都未曾料想,一位毫不起眼的代理校尉,竟能够蜕变为举世闻名的名将。如果当初曹操能更重视王平的能力,或许他就不必背负投降的名声,选择与刘备合作。或许正是在曹魏无法施展其才能的背景下,王平才选择了投身于相对弱小的蜀汉,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