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在他成长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了不起的小伙伴。这些在青少年时期一起度过欢乐时光的朋友,最终在建立明朝的征程中,为他打下了江山,甚至将朱家的半壁江山都拱手让给了他。
然而,这些开国功臣以及童年的知己们,却很少有好下场。在国泰民安之后,朱元璋往往会给他们找借口而加以杀害,其中徐达的命运尤为惨痛。
徐达出身于农家,小时候与朱元璋情同手足,为人刚直不阿,从不愿屈从于他人,是明朝开国的首屈一指的武将。他盘踞于太庙之中,名列功臣榜之首,传说他用兵如神,谋略高超。在生前,朱元璋也对他十分器重,甚至在他去世后仍给予高级封号,封为王。
在明朝大帝国初创之际,朱元璋和他的皇后对徐达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尤为厚待,两人之间的感情犹如家人般亲密。随着功成名就,徐达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传说,年老的徐达因病无法进食鹅肉,而朱元璋则因担忧自己死后会给后代带来威胁,特意派人送来了一只美味的烧鹅。
当徐达看到朱元璋送来的烧鹅时,不禁感动得泪如雨下,往昔和朱元璋一起放牛的往事历历在目。然而,为了保护徐达的后人,他只能忍痛将这整只烧鹅吃完,最终选择自尽以免给后代带来困扰。
野史中记载,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态度极为苛刻,几乎将所有功臣悉数铲除,留下了名声狼藉的标签,被视为残酷无情,六亲不认。即便是自己的亲儿子,除了长子朱标之外,朱棣和其他皇子的处境也不受重视。对朱元璋而言,唯一可以视为家人的,只有他的原配夫人马皇后和长子朱标,其他儿子则沦为可有可无的人。
这也就使得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一直不愿意立具有显著功劳的朱棣为太子,反而选择了年轻的朱允炆作为皇太孙,这个决策再一次彰显了他内心的冷酷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