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德军在莫斯科成片冻死,为什么不烧树木取暖?苏联人做法很绝
迪丽瓦拉
2025-09-13 00:03:28
0

在1941年的莫斯科战役前,纳粹德国的“闪电战”几乎让全世界闻风丧胆。无论战场多么艰难,德国军队总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大片土地,势如破竹,战无不胜。然而,在进攻莫斯科时,德国这支曾所向披靡的军队却迎来了他们的“滑铁卢”。后来很多人认为,莫斯科的胜利并非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而是因为极寒的天气使德军失去了战斗力,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最终败退的主要原因是“冻死”了。

其实,除了这场极端的寒冬外,苏联人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也让德军无从下手,使他们进退维谷,束手无策。那么,究竟是什么措施让德国的进攻变得如此艰难呢?

回溯到1939年,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如猛虎出笼,势不可挡。与此同时,苏联与德国悄悄签署了《互不侵犯协议》,这一协议确保两国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战争。苏联虽然拥有不小的实力,但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因此希特勒对这份协议表示满意,心情大好,承诺暂时不会对苏联出手。

然而,希特勒显然低估了局势,他并不打算遵守协议,转眼间便制定了“巴巴罗萨计划”,宣布将在四个月内攻占莫斯科。当时,希特勒非常自信,认为四个月足够了,因此德国国内并没有为战争做好全面准备,民众仍然按部就班地工作,也未节省资源为军队提供口粮。

然而,希特勒显然没有意识到,天气可能成为他计划的最大障碍。毕竟,历史上拿破仑的俄罗斯远征就是因为极寒天气而失败。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抱有很大的自信,认为自己不会遇到类似的厄运,纳粹德国的军队足够强大,四个月就能解决战斗,不会拖延到寒冬。

就在希特勒准备发动进攻时,传来来自意大利的紧急求援信:希腊顽强抵抗,希特勒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希腊,帮助意大利解决了这个麻烦。原计划在5月之前对苏联发动进攻的希特勒此时不得不将计划延后。

随着时间推移,若再过几个月就是冬天,而冬天对于纳粹德国军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毕竟苏联的纬度要高得多,寒冷程度超乎想象。与此同时,德军士气低迷,后勤问题日益严峻。希特勒的进攻计划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尤其在冬季临近时,德军的胜算开始显得渺茫。

此时,希特勒突然收到情报,报告称苏联西部边境集结了大量的士兵和武器,仿佛是给他送上了进攻的最佳时机。希特勒认为这是苏联自投罗网,便决定立即行动。他指挥550万德军,190个师、193艘军舰和上千架坦克、飞机一起,浩浩荡荡地向苏联边境进发。

战斗一开始,德军便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优势,迅速占领了苏联多个重要战场。基辅战役,波罗的海沿岸的机场上空火光冲天,德军坦克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无需开火便能轻松占领苏联的大片土地。然而,从9月到11月,德军在苏联的推进看似如同凯旋之旅,火炮轰鸣,平民和房屋在炮火中倒塌,德军的脚步越发逼近莫斯科。

就在希特勒满意地遥控着战局时,情况却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的德军前线指挥官开始报告称,进攻受阻,士气低落,苏联军队如同复生,顽强反击。原来,严寒的天气已开始严重拖慢德军的步伐。

从冬季开始,寒气袭人,德军的补给逐渐见底,无法及时补给,士兵们身上的衣物完全不适应零下的气温。德军的补给路线因苏联的道路条件而几乎无法通行,许多补给车在途中无法送达前线。没有足够的物资,士兵们开始将希望寄托在掠夺苏联的资源上,但苏联的应对让他们无计可施。

在严寒的冬季,苏联的温度骤降至零下40度,这种极寒让德军几乎无法忍受。即使他们曾准备过一定的御寒物资,也远远不够。在面对这样极端的气候条件时,德军士兵开始四处寻找取暖的办法。炮火轰炸过后,德军闯入平民区寻找厚重的衣物或者可用的燃料。但大多数房屋都被清空,一丝温暖的东西也没有留下,所有可用的物资都已被撤走或销毁。

虽然苏联境内有茂密的森林,德军也尝试生火取暖,但每当他们点燃篝火,苏联的炮火便立刻反击,准确地锁定他们的位置,迫使他们不能生火。而在极寒天气下,能够燃烧的干树枝稀少,湿润的树木更是难以点燃。没有足够的衣物和御寒设施,德军士兵只能在冰冷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严重的粮食短缺和不断增加的冻死人数,让士气急剧下降。

与此同时,莫斯科城内却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军队和武器列阵红场,气氛庄严而雄壮。斯大林力排众议,决定在敌人距离如此近的情况下举行阅兵,目的是鼓舞士气,提振民众的信心。结果,阅兵仪式带来了巨大的效果,苏联士兵的眼神更加坚定,许多民众纷纷加入了保卫战,其中不乏大量女性。

借着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苏联军队展开了大规模反攻。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军因寒冷和物资匮乏而变得愈加虚弱,苏联的猛攻几乎击溃了德军的防线。不到一个月,苏军就成功将德军逼退了100到350公里。莫斯科成功守住了,这一战也彻底改变了战局。

随着莫斯科战役的失败,纳粹德国的进攻势头被遏制,苏联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同时,英美也看到了反击的机会,并在1944年在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正式开战。从历史的角度看,许多人认为纳粹德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天灾的干扰,但即使没有遇到极寒天气,希特勒的梦也注定无法实现。毕竟,英国和美国这两大强国并不会容忍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成为超级大国,他们一定会采取措施,阻止其进一步扩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提到“大唐中兴第一名臣”,人们往往会想到郭子仪。然而,如果单论战功,李光弼的成就实际上远远超过了郭子...
原创 诸...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诸葛亮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为蜀汉的中流砥...
辽宁省档案馆公布1200余件满... 沈阳6月9日电 (记者 韩宏)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辽宁省档案馆公布1200余件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
原创 假...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楚汉之争可谓是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对抗。在这场战斗中,刘...
原创 福... 朱佑樘是明朝的第九任皇帝,年号“弘治”,在位期间,他的统治被称为“弘治中兴”,被视为明朝历史中的一段...
原创 家... 在广东省汕尾市的一户温馨家庭里,林先生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宝物 ——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每元当制钱十文...
原创 北... 自古以来,登上新朝代的皇帝宝座,对于任何一位开国之君来说都是充满挑战的。许多人往往要经过漫长的奋斗和...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或多或少了解过这本小说。书中的刘关张三人的兄弟情深令人...
原创 清... 当清军的铁蹄自山海关滚滚南下,北方大地仿佛一口铜锅涙羊肉,虽有涟漪却终归平静。可一过淮河,画风突变—...
原创 刘... 在中国古代,刀剑一直是士兵们最常使用的武器。由于刀剑的造型简洁,易于上手,且成本低、便于佩戴、便于锻...
原创 原... 大家都知道,宋氏三姐妹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她们在政坛上各自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甚至有着“...
何方家国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 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从萌芽、出现到完全确立及全面推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从政区地理角度而言,...
原创 战... 在明太祖朱元璋临终时,他虽然明知孙子朱允炆的能力远不及儿子燕王朱棣,但他仍然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为了...
原创 汉... 在东汉末年那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汉献帝刘协的命运就像狂风中的孤舟,漂泊不定,充满了无尽的坎坷...
原创 此... 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刘备常被描绘为忠诚仁爱的英雄,曹操则被刻画成心狠手辣的枭雄,而诸葛亮更是智慧的象征...
原创 他... 宫廷内,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可谓惨烈,这种情形在许多电视剧中已经被频繁展现。然而,当面对那无上权力的诱...
原创 几... 1948年,黑山阻击战打得异常激烈,硝烟弥漫,炮火连天。战壕中,有一个护士本间雅子,已经连续三天没有...
原创 日... 阅读本文章之前,请点击“关注”按钮,以便将来方便您持续获取类似内容,也便于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
原创 成... 居庸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其地势险要,成为了金国防线的重中之重。为了抵御蒙古人入侵,金国朝廷在此修...
“台湾义勇队档案”入选第六批《... 福州6月9日电 (叶秋云)6月9日,中国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中国第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