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打赢了“汉中之战”,为什么被评价“得地不得民”
迪丽瓦拉
2025-09-13 01:02:59
0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的规模、影响力以及涉及的关键人物,毫不逊色于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可以说,这不仅是刘备与曹操在正面战场上的一次硬碰硬的较量,而且最终刘备战胜了曾经心中的“宿敌”曹操,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尽管汉中之战结果是刘备的大胜,然而仍有声音称刘备“得地不得民”,甚至有评价称他“赢了面子,输了里子”。这种观点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否公正客观呢?

刘备集团的战前决策

刘备集团决定发动汉中之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其重要性与刘备入川占据益州几乎相当。占领巴蜀后,刘备不仅需要确保巴蜀的稳定,还需着眼于向关中发起北伐。汉中,作为一个地理上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对于刘备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许多重要的谋士纷纷建议刘备争夺汉中,如法正、黄权等人。而早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就已经在《隆中对》中明确提出,占据包括汉中在内的益州是刘备战略目标中的一项关键条件。

如此重大的决策,不仅仅基于谋士们的智谋,刘备还向当时一些擅长占卜的人士寻求预言。或许今天看来,这一做法显得难以理解,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统治者都试图通过巫术和占卜来预知战争的结果。实际上,刘备在后来的夷陵之战中也曾求问占卜奇人李意其,最终得到的预言是“兵败身死”。

根据《三国志·蜀书·周群传》中的记载,刘备在发动汉中之战前,曾得到至少两位预言者的警告——周群与张裕。周群承袭了其父周舒的谶纬学问,精通天象变化。据《续汉书》所载,周群曾精准地预言过东汉灭亡、刘表去世等重大事件。张裕,虽是刘璋的旧部,与刘备曾因小事发生争执,但他精通占卜与相术,并且屡次以照镜子进行“相面”,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将会被刑杀,而最终他也因预测刘备夺益州后会死而被刘备所杀。

在汉中之战前,张裕预言刘备的军队必定会败北,劝说刘备不要发动争夺汉中的战斗;周群则预测,刘备能够占得汉中的土地,却无法得到人口,并且一旦派遣偏军作战,必定会失败。尽管如此,刘备最终并未采纳他们的建议,果断决定发动战争,并派遣张飞、马超和吴兰等人占领下辩。然而,正如预言所言,张飞与马超被击败,吴兰阵亡。事实上,《周群传》对汉中之战的评价便是“得地而不得民”,这也成为了“得地不得民”这一说法的最早来源。

刘备为何会遭遇“得地不得民”的评价?

刘备为何会被评价为“得地不得民”?背后的原因相当简单:曹操曾在汉中及周边地区大量迁移人口。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社会,人口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极其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军队的规模以及社会的整体发展。在战乱纷争的三国时期,军阀们争夺的不仅是土地和物资,还有人口。因此,军阀间的迁民行动往往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

曹操开始迁徙汉中人口的行动,可以追溯到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这一年,曹操打败了张鲁,成功控制了汉中。曹操任命的雍州刺史张既建议他将汉中的人口迁往关中地区。这一举措,旨在增强关中地区的生产力和战斗潜力,避免因与刘备的冲突导致人口损失。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从汉中迁徙了数万户人口。

除了强制性迁民外,曹操还采取了诱导措施,鼓励当地百姓自愿迁往洛阳、邺城等中心地区。根据《杜袭传》的记载,曹操的驸马都尉杜袭在汉中积极安抚民众,最终有约八万人自愿迁移。按古代标准,这意味着大约一万六千户左右。曹操不仅从汉中迁徙了大量人口,还将巴蜀地区的部分人口带回汉中。在张鲁被消灭后,夏侯渊、张郃等继续入侵巴蜀,将巴东、巴西等地的民众迁往汉中。这一连串的行动严重削弱了刘备集团对汉中的控制力。

汉中之地的战略意义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虽然曹操迁徙了大量人口,汉中的人口确实有所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汉中失去了其战略价值。即使曹操进行了大规模的迁民,汉中依然保持着它极高的地理价值。汉中位于秦岭与大巴山脉之间,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天然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它不仅能作为巴蜀地区的屏障,还能够成为刘备北伐关中的重要跳板。

此外,即便汉中的人口不多,它依然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在刘备决定发动汉中之战时,他明确要求从益州增派军队,这一决策也凸显了汉中对刘备政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与当时的淮南地区做对比。由于战争的破坏,淮南地区的人口减少,但曹操与孙权却依旧在这一地区展开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显然这一区域也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因此,尽管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所获得的土地并不等于人口的全胜,汉中本身的战略地位依然决定了这场战斗对刘备集团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汉中之战依然被视为刘备的一场胜利,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忽视。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得地不得民”的评价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但若从整体战略角度来看,刘备在汉中之战中的胜利依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不仅是一次军事胜利,更为刘备的未来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故宫里的大缸,有啥用处? 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介绍,这些缸其实大有用处:它们...
原创 妲... 说起来妲己这号人物,大伙脑子里第一反应准是《封神演义》里那长着狐狸尾巴的妖妃吧?挖比干心、造炮烙刑,...
原创 王... 公元295年,晋惠帝在位时,洛阳的武库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面对这场灾难,实际掌控政权的张华首先...
原创 咸... 提到咸丰皇帝,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女人,她们分别是慈禧和慈安,这两位皇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文博有意思丨故宫里的大缸,有啥...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
原创 谁... 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然而一些国家仍喜欢插手其中,借此寻求存在感。最近,...
原创 原... 虽然蜀国在初期人才济济,但到了后来,几乎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刘备在发动...
原创 他...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猛将,能够被称为猛将的也许并不多,像项羽和吕布这些人物,就让人十分佩服。然而,今...
原创 历... 太子是皇位继承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太子权势过大,又会引起皇帝的忌惮和不满,所以有不少太子没...
原创 明... 俗话说,自古高手多藏于民间。他们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其实身怀绝技。比如华佗,大家都知道他是神医,能够...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许多人物和故事常常被尘封在古老的文献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曾有三位初代将军建立了幕府政权:源赖朝、足利尊氏和德川家康。然而,与源赖朝和德川家康那种果...
馆藏文物——陶穿带印 陶穿带印,汉代,印面长2.5厘米,宽2.3厘米,高0.8厘米,重6克。灰陶质地,整体呈方形,底部阴刻...
为何日本的新军事路径值得全球审... 有人担忧高市早苗首相领导下的日本正在逐渐背离战后和平主义身份,并走向曾摧毁该地区的军国主义,这种担忧...
原创 赵... 赵云和马超,都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武将。如果两人真刀真枪的对决,究竟谁能取胜呢? 有的说,赵云的枪法...
原创 秦... 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代皇帝的陵墓被发现并得到了保护与发掘。这些陵墓的出土,不仅让...
原创 船... 1884年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初二,马尾船政造船厂下水了第五艘铁胁木壳炮舰——横海号。这艘舰是1...
原创 她... 提到垂帘听政这四个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朝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但事实上,垂帘听政并非她的发明。...
原创 大... 解放前,戴笠是蒋介石最亲近的亲信之一,也是国民党军统局里最传奇的人物之一。戴笠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县城...
原创 台... 1937年,日军先后占领了济南和南京,并从两个方向夹击进攻徐州。中国革命军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以徐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