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清朝的两百多年历史中,有一位王室宗亲,他的命运注定与皇位无缘。尽管他的父亲、兄弟、儿子,甚至孙子都继承了皇位,他却成为了唯一没有登上皇位的那位。这种格外突出的身份使他在人们眼中格外显眼,也为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个人就是大清历史上第一位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一、显赫的出身
提到奕譞,或许很多人对他本人的了解并不多,大家熟悉的更多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物。例如,他的父亲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而他自己作为道光帝的第七子,虽出生于庄顺皇贵妃之腹,但因其非嫡长子,且资质平平,从小并未受到皇帝特别宠爱。即便生母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奕譞仍然不被看作有特别潜力之人。因此,在道光帝眼中,他并未获得重用。直到1850年,道光帝去世,继位的咸丰帝才封奕譞为醇郡王。时隔八年,咸丰帝为所有王爷分配府邸,而奕譞则因咸丰帝的亲近,得以继续留在宫中,可见在咸丰心中,他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二、逆袭受宠
不过,在咸丰帝的统治下,奕譞始终未能获得实权,依然只是一个郡王,地位并未得到显著提升。直到1861年,咸丰帝去世,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奕譞凭借自己的立功表现,帮助政变顺利实施,最终确保了慈禧的成功。这使得慈禧太后对他极为宠爱,并在同治帝继位后,提升了奕譞的职位,封他为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等要职,还将神机营这一重要兵权交给他管理。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奕譞在清朝政坛的特殊地位,虽然从郡王晋升为亲王,但此时的奕譞已经逐渐获得了实权。到了1872年(同治十一年),他正式被册封为醇亲王。
然而,奕譞万万没想到,在他成为亲王之后,意外的事发生了。道光帝的早逝让慈禧不得不从妹妹(即奕譞的嫡福晋)处将只有4岁的外甥载湉过继为继承人,进而登基为光绪帝。这一过继的安排让奕譞在有生之年,意外成为了清朝的“亲爹”,而光绪帝即位后,奕譞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成为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奕譞从未预料到自己竟然能以这种方式,在历史上获得如此独特的地位。
奕譞不仅个人命运得以逆袭,更在清朝的政坛占据一席之地。靠着慈禧太后的支持,他逐渐在权力上超过了自己的六哥恭亲王奕。由于奕譞忠诚、低调且无野心,慈禧对他极为信任,把他视为得力助手,这也使得他在清朝后期的政治舞台上逐渐脱颖而出。
三、猝然去世
然而,奕譞的命运终究是短暂的。1891年,年仅52岁的奕譞突然去世,令世人唏嘘不已。更加戏剧性的是,六年后,内务府一名急于升迁的大臣英年向慈禧汇报,称奕譞的墓旁长着一颗高大茂盛的白果树,按理这种祥瑞象征着帝王陵寝的特征,且“白”加“王”便象征着皇位。出于对权力的敏感,慈禧太后听闻此事后,立即命令将树砍掉,意图阻止这一“异象”的继续存在。奕譞虽然早逝,却意外地在死后体验了一把帝王般的待遇。
十七年后,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由于光绪帝没有子嗣,最终继位的是奕譞的孙子溥仪。这样看来,英年当初的预言似乎并非空穴来风,醇亲王家族果然有产生皇帝的潜力。
总体而言,奕譞虽然父亲、哥哥、儿子、孙子都登上了皇位,但自己却与皇位无缘,这种特殊的命运让他在人生的历史舞台上显得格外独特。尽管如此,他的性格稳重、不争权力,作为一位铁帽子王,他的这一角色或许是最适合他的安排。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