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为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葡萄牙为何没被强邻西班牙吞并?
迪丽瓦拉
2025-09-13 11:31:38
0

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端,葡萄牙如同一颗小而坚韧的明珠,紧邻着庞大的西班牙。面积仅为邻国的六分之一,人口体量悬殊,几个世纪来西班牙不乏统一半岛的雄心。然而,葡萄牙始终未被真正吞并。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

先发优势:早熟的王国

葡萄牙的独立基因,早在西班牙形成统一国家之前就已深深镌刻。公元1143年,葡萄牙王国在阿方索·恩里克斯领导下正式脱离莱昂王国宣告独立,这比邻国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最终联姻形成现代西班牙的雏形(1469年)早了三百多年!当西班牙还在进行收复失地运动的漫长整合时,葡萄牙已建立起稳定的王朝统治,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独立运作的国家机器。这种“先来者”的稳固根基,是葡萄牙抗拒被吸纳的第一块坚实盾牌。

国运之战:阿尔茹巴罗塔的荣光

1383年,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一世去世且无男性子嗣,其女婿、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一世依据血缘关系强势宣称葡萄牙王位。葡萄牙面临被卡斯蒂利亚以继承方式合并的危机。危难之际,葡萄牙贵族拥戴斐迪南的异母兄弟若昂(阿维斯骑士团首领)为王,即若昂一世。卡斯蒂利亚大军压境,1385年双方在阿尔茹巴罗塔展开决战。

这场战役成为决定葡萄牙生死存亡的转折点。葡萄牙军队人数虽处劣势,但凭借精心选择的有利地形、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来自英格兰长弓兵的强力支援(得益于1373年签订的《英葡同盟条约》),以少胜多,重创卡斯蒂利亚军队。阿尔茹巴罗塔大捷不仅粉碎了卡斯蒂利亚的吞并企图,更极大地振奋了葡萄牙的民族精神,确立了阿维斯王朝的合法统治,使葡萄牙独立地位在未来近两百年内固若磐石。

短暂的联合:伊比利亚联盟的真相

1580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远征北非不幸战死沙场且无嗣,王位继承出现危机。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凭借其母亲(葡萄牙公主)的血缘关系,在军事压力和政治运作下,成功入主里斯本,成为葡萄牙国王腓力一世(在西班牙称腓力二世),开启了持续60年的“伊比利亚联盟”(1580-1640)。

但这绝非简单的“吞并”。腓力及其继任者向葡萄牙议会(科尔特斯)郑重承诺:葡萄牙将保留其独立王国的地位,维持原有的法律、货币、行政体系、语言和海外殖民帝国管理权。里斯本依然作为王国首都存在,葡萄牙贵族在西班牙宫廷中享有重要地位。西班牙的统治更像是在两国之上加了一个共主王冠,而非彻底消化葡萄牙。这种相对宽松的联合统治模式,为日后葡萄牙的复国埋下了伏笔。

复国与坚守:布拉干萨的崛起

西班牙在联盟后期政策逐渐改变。腓力二世之后的西班牙国王(尤其是腓力四世时期),为应对沉重的战争负担(如三十年战争),开始增加葡萄牙的赋税,试图削弱其自治权,并征调葡萄牙人为其征战,损害了葡萄牙本土贵族、商人和民众的利益。同时,西班牙深陷欧陆争霸泥潭,国力损耗严重,对葡萄牙的控制力下降。

1640年,利用西班牙深陷加泰罗尼亚叛乱焦头烂额之际,葡萄牙贵族在里斯本发动起义,拥戴布拉干萨公爵若昂为王(若昂四世),成功复国。随后的近三十年里,葡萄牙为捍卫独立与西班牙进行了艰苦的复国战争(1640-1668)。最终,西班牙在内外交困之下,于1668年签订《里斯本条约》,正式承认葡萄牙独立。葡萄牙再次依靠民族意志和有利的外部环境(西班牙的衰弱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牵制)守住了国门。

海洋基因:另辟蹊径的生存之道

葡萄牙在强邻阴影下保持独立,与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密不可分。这个国家很早就将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大西洋。从15世纪初恩里克王子开启航海时代,到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抵达印度、卡布拉尔发现巴西,葡萄牙建立了一个遍布全球的海上商业帝国。

这些散布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地与贸易据点,为葡萄牙带来了惊人的财富和独立于西班牙的经济命脉。财富滋养了强大的贵族集团和商人阶层,他们是维护王国独立的重要力量。同时,维持庞大的海外帝国需要强大的海军和外交网络,这进一步塑造了葡萄牙作为海洋国家而非纯粹伊比利亚陆地国家的独特身份,使其利益和关注点与西班牙产生了显著差异。

葡萄牙的生存智慧更体现在其外交策略上。与英格兰签订的《温莎条约》(1386年)结成了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间同盟。英格兰(后来的英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制衡力量,多次在关键时刻给予葡萄牙政治、军事支持,尤其是在对抗西班牙和法国的威胁时,这条“外交生命线”作用巨大。

葡萄牙屹立于伊比利亚半岛西端数百年而不倒,是多重历史合力塑造的奇迹:先天的建国优势、关键战役的胜利、独特的政治联合形态、坚韧的民族复国运动、海洋帝国的财富支撑、以及精妙的大国平衡外交。它的历史证明,小国未必是强邻的必然猎物——深植于民族血脉的独立意志、善于借势的生存智慧,以及对自身独特发展道路的坚持,足以在强邻之侧捍卫一方天地。

当里斯本的海风拂过贝伦塔,这座见证无数远航与归来的古老建筑仿佛在诉说:葡萄牙的命运,终究由自己扬帆把握,从未被陆地上的强邻真正吞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梁...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是反对朝廷的故事,但后来梁山的好汉为何会接受朝廷的招安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
“我的根在上海,台湾的根在大陆...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次日在上海历...
原创 高... 11月下旬,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块车牌,在中文互联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自媒体拍到她的座驾车牌号为...
原创 建... 李立三这人,早年搞工人运动,1922年跟刘少奇一块儿领导安源路矿罢工,闹得挺大,那时候他就成工人里的...
香港举办史上最大规模的古埃及文... 20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重磅特别展览“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揭幕,这是香港历来规模最...
原创 罗...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不久,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编制调整,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各个纵队也改为...
原创 原... 虽然人们常常说众生平等,但事实上,有些人在出生时便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他们就是所谓的神童。我们时常...
唐浩明:多阅读历史,从先贤的处... 2025年11月23日上午,著名学者、作家、岳麓书社资深编辑唐浩明先生新作《旧日烟火:静远楼读史》新...
原创 东... 1947年4月:东北我军一纵司令员更换事件 1947年4月,东北战场发生了一件令军界震动的事件——我...
京津冀三地共赏河北梆子《密云十... 《密云十姐妹》剧照。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讯(记者 高倩)“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我们在这里...
文博公开课|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博工作,多次就文博考古工作发表...
原创 志...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面临外来侵略,经历了无数风雨与动荡,直至1949年,才终于迎来了属于人民的新...
原创 刘...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女性之一,她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并且在刘邦成为汉朝的创立者之后,成...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阿茵很可能是... 根据史书记载,在唐玄宗李隆基刚刚执政初期,他与太平公主争权。太平公主为了独揽大权,利用李隆基喜欢女色...
原创 他... 1947年10月,石家庄战役即将展开前,晋察冀野战军司令朱德为部队进行了动员讲话。这次讲话极大地鼓舞...
原创 王... 真是让人惊讶,泰国的王后苏提达,刚从国外回国,还没休息片刻,竟然就去海上开帆船了。她的节奏一点都不拖...
原创 关... 张飞和关羽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他们都是武艺出众,情谊深厚,与刘备一同结为桃园三结义。关羽以忠...
原创 鳌... 前言 在清朝的盛世时期,鳌拜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复杂的权谋、忠诚与背叛。当他面临生命...
原创 宰... 我国上古时期实行禅让制,即部落首领在无法继续执政时,会将自己的位置让给更加贤能的人。例如,尧帝被后人...
狂妄言行背后是错误历史观作祟(... 历史的教训岂敢忘却!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我们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破坏世界和平稳定 日本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