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错一次就万劫不复,绕晕老蒋百万大军
迪丽瓦拉
2025-09-13 22:05:09
0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方便地接收到更多类似的文章,并且可以随时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心飞扬

编辑|t

1935年的冬天,夹金山被厚重的积雪覆盖,风雪中,一队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红军战士艰难前行,背后是不断逼近的敌军。毛泽东站在雪山顶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刺骨的寒风,然后回头看着战友们,坚定地说:“一定要过去。”谁能想到,为了这片土地,红军将经历七次战略调整,从川黔边到川陕甘,每一次的行进都像是在生死的边缘徘徊。最终,历史证明,这一决定不仅拯救了红军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未来。

回到1934年冬季,红军在经历了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损失惨重。三分之二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南方湿热的土地上,从原本的8万余人锐减至3万多人。更为严重的,是士气的重创。红军不仅失去了大量有生力量,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蒋介石早已计算好红军将向湘西进军,企图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设下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准备彻底消灭红军。

面对前方严密的封锁和后方不断追击的敌军,红军的每一步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正是在这样的紧张关头,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调整:放弃继续向湘西进发,而是向敌人防线薄弱的贵州突围。虽然一开始这一建议未得到广泛支持,但当红军行至通道县时,毛泽东的主张终于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中革军委迅速作出决定,指示红军转向贵州,这一决定成功帮助红军摆脱了即将被包围的险境。

在黎平的短暂休整中,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讨论未来的战略方向。每一次战略选择都关乎生死,会议上,毛泽东与博古、李德等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博古坚持原计划北上,而毛泽东根据敌我形势提出,建立川黔边根据地是更为现实的选择。最终,毛泽东的建议获得了采纳,红军为此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如果说红军长征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四渡赤水河必然名列前茅。1935年初,敌军从四面八方围堵而来,毛泽东决定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来摆脱敌军的追击,四次过赤水河,来回穿梭,令敌人摸不清红军的行进路线,反而迫使敌军分兵四处追击。

在赤水河畔,战士们借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架设浮桥渡河。雨夜中,河水汹涌澎湃,竹筏在波涛中颠簸,战士们手持火把,一步步艰难踏上对岸。此时,敌军的追兵仍在几十公里外焦急寻找。正是这一场声东击西的巧妙行动,使得红军成功避开了敌军的重重包围。

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娄山关的战斗不仅是一次战略上的胜利,更是红军士气的大振。红军凭借灵活的山地战术突破敌军防线,成功俘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战士们欢欣鼓舞,甚至有些人激动得泪流满面。正是这样的胜利点燃了红军继续前行的斗志。

四渡赤水之后,红军继续向北推进。然而,随着红四方面军的会合,红军内部的分歧再度加剧。张国焘主张南下保留实力,而毛泽东坚持北上至陕甘地区,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这一分歧最终导致了俄界会议的召开,经过激烈讨论后,毛泽东决定带领主力北上,而张国焘则坚持南下。

俄界会议后的行程异常艰难,红军战士们在茫茫草地上跋涉,饥饿与寒冷令他们步履沉重。许多人因体力不支倒下,再也未能站起来。那些幸运的幸存者,靠着仅有的几口水和炒面坚持着前行,尽管如此,他们的信念依然坚定未曾动摇。

1935年9月,红军抵达榜罗镇。此时,红军的身体极度疲惫,正面临着生死攸关的选择。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会议,最终决定放弃与苏联接近的计划,将长征的终点定在了陕北。这一战略调整,不仅确保了红军的存续,更为未来的抗日战争铺平了道路。

经过数月行军,红军已疲惫不堪,敌军的紧追不舍和自然环境的种种障碍让队伍越发沉重。在历经腊子口的激战后,红军终于到达甘肃的哈达铺。这里,饥饿、寒冷和不确定的未来让许多人感到迷茫。此时,毛泽东命令侦察队进入镇子,带回报纸获取最新情报。

从镇上得到的报纸中,毛泽东看到了一个关于陕北的社论,文章提到:“陕北的共匪猖獗,二十三个县几乎全被赤化。”文中还提到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已经拥有正规部队五万,控制了多座县城。毛泽东听后深思片刻,随后笑了:“这是敌人送来的情报,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一信息为红军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深秋的寒风中,红军战士们忍着冻伤,艰难行进,跨越覆盖白雪的山脊。毛泽东站在远处回望,雪地上隐约可见敌军的追兵。他目光坚定,对战友们说:“陕北的黄土,是我们生存的希望。”这句话不仅凝聚了红军的决心,也标志着他们不断调整战略,寻找希望的过程。

1935年10月,红军终于抵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站在黄土高原的山丘上,眼中流露出欣慰的光芒。他转身对身边的战友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这一刻,不仅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也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篇章。每一次战略的调整,每一条抉择的道路,都是用生命和智慧写就的壮丽史诗。而正是这些史诗般的时刻,奠定了这片黄土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参考资料: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遵义,201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一个国家的崛起,理论上并不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然而,要真正实现崛起,必须具备多种条件,其中尤为重要...
原创 此... 这本笔记本外表看似普通,毫不起眼,泛黄的页面和朴素的封面给人一种久远的历史感。然而,当它被打开,里面...
原创 2... 人类历史的演进,实际上是一部从无知到理性、从封闭到开放的逐步发展史。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原创 建... 1928年4月,龙江书院,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成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朱德得知消息后赶来,毛泽东也不顾...
邓淏月:四川古籍普查工作有感 2023年5月16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城市还在沉睡,我们普查小分队已驱车驶向邛崃。车轮碾过寂静的街...
原创 老... 1938年5月,日军攻占徐州,迅速展开进攻,目标直指中原腹地,开封和郑州岌岌可危。日军计划通过占领郑...
原创 国... 1984年,北京隆重举办了黄埔军校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开国上将陈再道亲自出席了此次盛会。令众人颇...
原创 抗... 漆黑的长江之夜,寒风刺骨,江水如同冰冷的刀锋。在这片茫茫的黑暗中,一群年轻的海军布雷队员正在默默地完...
原创 李... 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妙的联结,往往让人意想不到。在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着我们未曾察觉的深厚联...
原创 关... 对日本历史略有了解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统一日本的伟人丰臣秀吉虽然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他并不是...
原创 关... 如果说在三国时期,蜀汉集团中谁的死最让人感到“冤枉”,那无疑非刘封莫属了。 这位从少年时期就被过继...
阿里离职员工的万字长文,说透大... 雷老师:组织的自我革命,是极难的!即使是马云老师,也改变不了!否则,历史也就没有朝代更迭了,还是引用...
原创 韩... 1355年,安徽亳州,红巾军把韩林儿推上了“大宋”皇帝的宝座。 他背着“宋徽宗九世孙”的名头,扛起了...
战国七雄中,各国都有什么精锐军... 战国,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的时代。在这片华夏大地上,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纷争不断。为了在...
原创 前...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全球局势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变革。曾经的超级大国不复存在,原本铁板一块的...
关羽的土山被围,算投降吗?为什... 在三国时期,讲究的就是一个忠义,前些日子我给大家讲了三国义士臧洪的故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这个人,我简...
原创 蒋... 本文内容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的参考文献和截图,请注意查阅。 蒋介石败逃台湾...
原创 日... 人类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关于日本人祖先的故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版本便是关于徐福的传...
滁州“小众宝藏人物”,被《三国... — 这是滁州市图书馆陪伴你的第3130天 — 滁 州 小 众 宝 藏 人 物 被《三国演义》耽...
原创 被... 翻开近代中国抗争史,太平天国运动如惊雷般炸响在历史长卷之上,洪秀全、天京、圣库制度等符号早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