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陆的北部,广袤的撒哈拉大沙漠无边无际,炙热的气候和极其稀少的降水让它成为了生命的禁区。只有在一些河流沿岸,生命才略显生机。特别是在撒哈拉沙漠的东部,尼罗河从南至北穿越多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包括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埃及地处尼罗河的下游,正因为尼罗河的丰富水源,才造就了这片古老文明的发源地。
然而,围绕尼罗河水源的争端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的建设,埃及与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分配争议愈演愈烈。自2022年起,复兴大坝已完成蓄水发电,埃及面临着水资源的不确定性,这将如何影响埃及的命运呢?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埃及的水资源困境及尼罗河水资源的冲突。
埃及的显著地貌特征便是无边的沙漠。从地图上看,埃及大部分地区被黄色所覆盖,象征着荒芜的沙漠,唯有从南至北的那条细长绿线显得格外突出,这正是由尼罗河冲积作用形成的尼罗河谷绿洲。这片绿洲是埃及的生命线,尼罗河谷的滋养赋予了埃及无尽的生机,也造就了这个伟大的文明。
蜿蜒曲折的尼罗河谷,犹如埃及悠久历史的见证,代代相传,见证着一个个文明的兴衰。
埃及的总面积大约为100万平方公里,地处非洲北部,而西奈半岛则位于西亚,使得埃及成为少数跨越两大洲的国家。埃及的南部与苏丹接壤,西边是利比亚,北邻地中海,东面是红海,并与沙特阿拉伯隔海相望。西奈半岛则紧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连接着中东和非洲大陆。
然而,由于撒哈拉大沙漠的热带沙漠气候,埃及的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绝大多数地区维持着荒凉的沙漠景观,难以支持农业和人口的增长。正是尼罗河的不断冲积作用,使得河岸一带形成了肥沃的河谷地带,这片绿洲的宽度约为16公里,从纳赛尔水库下游一直延伸至尼罗河三角洲,总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公里,占据埃及国土的3%。
几千年来,尼罗河流域成为了埃及农业的摇篮。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人们种植水稻、谷类作物,丰收的稻花香飘四溢,尼罗河也因此被称为埃及的“生命之河”。
位于埃及卢克索附近的尼罗河谷绿洲,水源与土地的紧密联系,构成了这片土地的辉煌与繁荣。
在这片河谷区域,水源充沛,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埃及的农业重心。即使到今天,几乎所有埃及的大中城市和90%以上的居民都集中在这片狭窄的土地上。晚上,尼罗河谷沿线的城市灯光闪烁,光辉映照着中东北非的广阔天地,宛如一条璀璨的光带。
每年从11月到来年5月,埃及人在河谷中种植大麦、小麦、苜蓿、豆类和洋葱等作物,而在夏秋季节,玉米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也会一同繁荣生长。尼罗河谷的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埃及的农业生产,也孕育了数千年来埃及文化的延续。
在古代,埃及文明的兴盛离不开尼罗河的滋养。埃及的许多文化遗址和大城市几乎都分布在尼罗河谷沿线,这一地区成为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塑造了其独特的历史面貌。
从古代到现代,埃及的地理特点依然鲜明。尼罗河谷纵深延展,但东西却狭窄,因此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气候差异明显。位于纳赛尔水库到开罗的上游区域,气候属于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而从开罗往下到亚历山大港及塞德港附近的三角洲地区则呈现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可以达到200毫米。
地中海沿岸的气候条件相对温和,亚历山大港的海水清澈碧透,海面上漂浮着地中海特有的蓝色,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美感。然而,尽管这里的气候较为宜人,气温依然高,尤其是夏季,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这使得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埃及都极其依赖尼罗河的水源灌溉,而这也形成了埃及人对尼罗河的深厚信仰。
在古埃及的神话中,尼罗河有两位代表性河神,分别是上埃及的Hap-Meht和下埃及的Hap-Reset。上游的Hap-Meht象征着纸莎草,而下游的Hap-Reset则代表着莲花。纸莎草常见于尼罗河上游,而莲花则在尼罗河三角洲更为常见。两种植物分别象征着埃及人民对尼罗河的深情与敬仰。
尼罗河上游的青尼罗河、白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共同组成了这条伟大的河流。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尼罗河的水流量在洪水期和枯水期之间存在巨大波动。每年11月开始,尼罗河进入枯水期,水位迅速下降,一直到翌年5月。而在5月到10月之间,则进入洪水期,9月的洪水量常常达到顶峰。这种水量的不均衡性给农业灌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种季节性水量波动,古埃及人从很早开始就修建了水利和灌溉设施。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人们只能利用尼罗河的洪水来进行灌溉。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水利设施逐渐完善。19世纪中期,埃及开始建设更系统的灌溉工程,并修建了拦河坝,以保持尼罗河水位的稳定,确保灌溉水源的充足。
其中,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便是1970年建成的阿斯旺大坝。这座大坝位于尼罗河的第一瀑布,历时十年的建设,阿斯旺大坝终于在1970年完工,并于1976年达到了设计水位。大坝的蓄水能力显著缓解了洪水期和枯水期水量变化带来的影响。
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形成了纳赛尔水库,长达550公里,宽35公里,面积达5250平方公里。这个巨大的水库能够有效地调节洪水,储存最高达1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量,从而维持水源的稳定供应。每年,纳赛尔水库的蓄水量可达480亿立方米,为埃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供应。
阿斯旺大坝的建成,不仅为埃及的农业提供了保障,还为国家的电力供应带来了显著提升。大坝的水力发电能力为2100兆瓦,占到埃及总发电量的15%,在洪水期甚至能达到一半的电力供应,保障了埃及能源的稳定。
通过这些水利工程,埃及大约有100万公顷的土地得到了有效灌溉,支持了每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耕作制度。这些措施保证了埃及的粮食供应,在面对1964、1973、1983年的大洪水以及1983年旱灾时,纳赛尔水库有效地平衡了水量的波动,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然而,阿斯旺大坝也带来了一些长期的问题。水库的淤积泥沙导致水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