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一位进士,两次考试不及格,后因一份家教的工作当上了大学士
迪丽瓦拉
2025-11-23 21:04:36
0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想要成为进士,考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试,首先是童子试,接着是乡试和会试,最后通过会试的考生才能参加殿试,殿试成绩决定了是否能成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等,第一等是一甲,只有前三名能获得这个荣誉,第二等是二甲,第三等是三甲,其中二甲仍然被称为进士,而三甲则被称为同进士。

前三名的进士通常能直接进入翰林院,成为正式的翰林院官员,并有很大机会进入内阁(因为一般来说,非翰林院的人员无法进入内阁)。其他进士则需要通过一次额外的朝考,根据综合成绩选拔一部分人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这个职务可以视作一种实习。如果没能成为庶吉士,他们就会被分配到其他部门,或者被派到基层工作。 《清史稿》记载,整个清朝近三百年时间里,满洲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的人数不足一百人。康熙帝在位期间的六十一年里,满洲进士(包括汉军旗人士)总共有十三人,而1697年这一届中,满洲进士仅有两位,除了福敏之外,另一位还是汉军旗出身的中原人。

因此,从福敏的成绩来看,他是有充分理由感到高兴的。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庶吉士只是一个实习职位,要想正式转正,必须经过三年一次的考评,评定结果将决定庶吉士的去向。考评分为三等,第一等的庶吉士可以直接转正,继续在翰林院工作,为将来成为阁臣打下基础;第二等则只能去六部工作,积累资历;第三等的庶吉士则只能去基层工作,尽管这样可以直接入职,而不用像其他考生一样再次等待机会。

福敏的三年考评结果并不理想,他仅获得了第三等。为了不甘心被分配到基层,他决定再留三年,重新参加考试。但遗憾的是,第二次考试,他依旧名列最后,结果不仅失去了庶吉士的身份,还丧失了直接进入基层当县太爷的机会,只能排队等待重新分配。 如果福敏真的去当了县太爷,要想再回到中央工作就更加困难了。然而,在他人生的低谷时,有贵人相助。

这个贵人就是未来的雍正帝——胤禛。胤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福敏从基层救了出来,并让他成为了自己儿子的家庭教师。福敏所教授的学生,正是后来的乾隆帝弘历。 雍正为什么会帮福敏呢?尽管福敏在转正考试中两次失利,但他曾经考中进士,并且被选为庶吉士,能够在当时的满洲人中取得这样的成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从福敏后来的表现来看,他确实具备一定的能力,可能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导致他在两次考评中没能取得好成绩。因此,雍正对福敏的潜力和能力抱有较高期望。

福敏的姓氏是富察,这在满洲八大姓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福敏的个人资料不多,但他的家族背景却非常显赫。富察氏与爱新觉罗家族有着密切的联姻关系,家族中曾经涌现过不少高官。因此,福敏背后有着强大的家族支持,这对雍正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政治优势。 雍正帝并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他深知通过拉拢富察氏这样的家族,能为自己的朝廷增添力量,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因此,他不可能让福敏这样的才能被埋没,福敏的出色表现和背景使他成为了雍正的亲信。

福敏作为弘历的老师后,他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 1722年,康熙帝去世,雍正继位。雍正上任后,开始大力提拔自己的支持者,福敏也在此时被提升为内阁学士和礼部侍郎,负责指导那些未能转正的庶吉士。虽然这份工作似乎带有一些补救性质,但也为福敏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雍正于1725年将福敏从礼部调任到吏部,并随后外派至浙江担任巡抚。仅仅一年后,福敏再次被调职,这次他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并成为左都御史,同时还兼任湖广总督。 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福敏遇到了当地的水灾,他通过实施以工代赈的办法,成功稳定了局势。不久后,贵州爆发叛乱,福敏又奉命前去处理,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处理结果。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福敏在湖广总督任上仅工作了一年,就被雍正召回京城,晋升为吏部尚书。 从一些后来的资料来看,雍正曾下诏称赞福敏,表示自己非常看重他,并且由于工作需要才不得不将他派往地方工作,要求福敏理解。由此可见,雍正对福敏的能力非常认可,并且两人之间的关系良好。 尽管雍正也曾因一些问题对福敏进行过处罚,但总体而言,福敏在雍正朝中深受信任和重用。雍正去世时,福敏已经在礼部、吏部、工部、刑部等多个重要部门担任过高职,距离成为阁臣(协办大学士)只有一步之遥。 乾隆继位后,他把福敏提升为武英殿大学士。此时,福敏已年近六十,虽然他的政治生涯已经进入晚年,但他依然为朝廷做出了不少贡献。直到去世时,福敏依旧保持着高尚的声誉,乾隆亲自为他主持丧事,并将他尊奉为贤良祠中的一员,且给予了文端的谥号。 从福敏的一生来看,他的起点非常高,但也经历过一些低谷。然而,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一些机缘,他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福敏的一生也告诉我们,尽管遇到过挫折,但只要自己有能力,依然会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
原创 国...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主力部队接连被歼,败局基本已定,蒋介石不得不为自己和残余势力谋划退路。...
原创 帕... 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原创 从... 能叫出3个以上斯拉夫神话神祇名字的人,我真没见过几个。 创始神罗德、光明与希望之神贝洛伯格、凛冬与黑...
唐诗中的甘肃意象 《资治通鉴》载:“天宝年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在大唐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或定居陇右,或客游西北...
原创 朱...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这让他对贪官污吏心生深深痛恨。他认为,农民的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官...
原创 九... 引言 当我们听到亲妈嫁给儿子这样的事时,常常会觉得这是一件荒诞离奇、无法理解的怪事,甚至像是某种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