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最早古书里叫葱岭,唐朝时候改名叫帕米尔,意思是世界屋脊。汉朝张骞通西域,这儿就是必经之路,唐朝设了葱岭守捉,专门派兵管着。玄奘取经、马可波罗探险,都从这儿过,丝绸之路好几条支线都得绕着帕米尔走。
清朝乾隆那会儿,帕米尔全境都在中国手里,按山脉河谷分成八个帕,当地塔吉克、柯尔克孜人自己管事儿,清廷只在路口设几个卡伦哨所,因为太高太远,驻大兵不现实。
结果到十九世纪中叶,沙俄从中亚一路南下,先占了哈萨克草原,又盯着帕米尔。1884年强迫清政府签《中俄续勘喀什界约》,把帕米尔大部分列为“待议区”。1891年,俄军直接派兵进去占谷地建堡垒,清政府抗议也没用。
同一时间,英国从印度往北推,也想插一手。1892年到1894年,英俄军队在高原上隔河对峙,差点打起来。
清朝那时候甲午刚败,哪有实力管西北?1895年3月,英俄背着中国在伦敦签协议,把帕米尔北部划给俄国,南部给英属印度影响区,中间那条狭长通道为了不直接接壤,干脆“送”给了阿富汗,这就是瓦罕走廊。
从那以后,帕米尔中国只剩东边一小块斜坡,其余全丢了。
苏联继承了俄国那份,帕米尔西部划进塔吉克苏维埃共和国。1991年苏联散了,塔吉克斯坦独立,继承了大约2.8万平方公里争议地。
塔国国土总共才14万多平方公里,这块高原对他们来说占比不小。1992年开始,中国跟新独立的中亚国家谈边界,塔吉克斯坦那几年还打内战,谈判拖拖拉拉。1999年两国签了个协定,定下大部分线。2002年又补一个协议,塔方同意让步。
2010年签勘界议定书,2011年塔议会批准,正式移交1158平方公里,以萨雷阔勒岭东侧为主,当年9月边防部队在75号界桩现场交接。这事儿办得安静,低调,但对中国来说,是新中国第一次通过谈判真正拿回被占的土地。
很多人一听1158平方公里就觉得少得可怜,原争议区才让了4%,剩下96%还在塔国手里。有些人直接说这叫“捡芝麻丢西瓜”。
为啥这么说?先看勘探结果,这块收回的地不简单。地质队上去一查,喀拉库勒湖周边火山岩里,锂辉石矿带拉了十多公里,氧化锂品位1.5%以上,这在硬岩锂矿里算顶尖的,现在锂是电池核心原料,新能源车、储能全靠它。
还有三条大金矿脉,盖孜河谷铜矿特征明显,多金属伴生,铍铌钽这些稀有东西也带了不少。70多种矿产,价值摆那儿。
但问题来了,开采难如上天。高原平均4500米以上,氧气只有平原一半,冬天零下四十度常见,夏天紫外线能把人烤熟。
地表全是永久冻土,厚几百米,钻机下去跟啃冰块似的,设备得专门抗冻,运输全靠为数不多的盘山路,成本高到吓人。
更别提生态,雪豹、马可波罗羊、冰川湖泊全是保护对象,国家公园规划一摆,大规模挖矿基本过不了环评。短期内这些矿就是看着好吃,吃不着。
反过来想想,如果当年全拿回来,2.8万平方公里地质条件差不多,西边谷地矿化带更多,金锂铜规模得翻好几倍。可现实是塔吉克斯坦穷,国土小,让出1158平方公里已经很疼了,再多他们国内就炸锅。
网上有些人算账算得飞起,说丢了多少亿吨锂多少万吨金,但那账忽略了现实:高原开矿不是挖土豆,技术、环保、成本哪样都不好过。真全要回来,邻国翻脸,边境不稳,那损失更大。
现在地图上中塔边界还是虚线,不是没谈拢,而是界碑没全立起来。
协议说好了线,空中地下权益都分清,但实地立碑得一点点测,海拔高、积雪厚、缺氧,勘界队上去都得吸氧,进度慢得很。这是中国陆上边界唯一一段虚线,实际管辖早没问题,边防部队天天巡逻。
说到底,这1158平方公里值不值,不能光算矿。清末丢地丢得心疼,新中国能通过谈判拿回一块,还换来中塔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本身就值。
塔国现在是中国在中亚最铁的哥们儿之一,贸易基建合作一大堆,高原上联合巡逻都搞起来了。矿是死的,邻国关系是活的。
捡了芝麻?起码芝麻到手了,西瓜没丢,还多交了个靠谱朋友。真要为那点矿把关系搞僵,才是真丢西瓜。
这事儿放到大格局看,国家处理边界问题,从来不是只盯眼前那点资源。稳定、和平、共赢,才是真西瓜。帕米尔那块地,现在风雪里边防战士天天守着,矿再好,也比不上边境安宁。
上一篇:原创 朱元璋发明一系统,令贪官一筹莫展,如今工资单还在用
下一篇:唐诗中的甘肃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