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治功绩。她缔造的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盛世,标志着大唐帝国的辉煌巅峰。然而,即便武则天成功登上皇位,也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反对的声音从未间断,许多人坚持要求她退位,甚至公开呼吁她放弃皇权。 u003cimgu003e
最初,武则天面对这些抗议毫不手软,她坚定应对每一次挑战。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她逐渐年老体衰,精力不如以往。面对日益复杂的朝政事务和层出不穷的政变苗头,她渐感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野心勃勃的大臣趁机发动叛乱,最终迫使她退位。 退位后的武则天,虽然离世不久,但她的去世并未导致武家覆灭。相反,临终前的一句遗言巧妙保护了武家,避免了家族的灭顶之灾。那么,她究竟说了什么呢? u003cimgu003e 武则天出身于大唐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家,原本命运应像其他贵族女子一样,由家族安排婚姻。然而父亲去世后,继室杨氏所生的子嗣继承家业,对武则天及母亲姐妹展开排挤和打压。作为隋朝皇族之后的杨氏,面对继子们的敌意,她毅然带着女儿们离开家族,返回长安独立生活。 u003cimgu003e 当时武则天年仅十几岁,但已展现出绝美的容颜。到了十四岁,她的美名几乎传遍整个长安城。凭借出众的容貌和家族背景,众多求亲者纷至沓来。正巧唐太宗听闻其美貌,也对她产生兴趣,于是将她召入宫中,成为后宫的一员。 u003cimgu003e 这一召入彻底改变了武则天的命运。与皇室的联系让她的未来紧密与朝廷相连,并逐步走向权力巅峰。然而,初入宫时,武则天并未受到宠爱,一直处于低位的才人之中。岁月流转,十多年后唐太宗去世,作为没有子嗣的后妃,她被迫出宫,进入感业寺为唐太宗守孝。 u003cimgu003e 对一般妃子来说,出家守孝意味着命运已定,但对武则天而言,这只是命运的转折点。唐太宗病重时,武则天与李治已有深厚感情交流,虽未公开接触,但李治继位后,两人的联系愈加密切。李治频繁前往感业寺祭拜,旧情复燃。凭借智慧和魅力,武则天迅速重新赢得李治的青睐。 u003cimgu003e 永徽二年,李治孝期结束,立即将武则天接回宫中,给予前所未有的宠爱。武则天通过频繁生育巩固地位,并逐步清除朝中最大的对手王皇后与萧淑妃,最终在李治的支持下登上皇后宝座。 u003cimgu003e 然而,皇后之位不仅让她掌握后宫,更赋予了她巨大的政治权力。这得益于她与李治的政治联盟。二人作为夫妻,同时也是政治盟友,共同利益让武则天能够掌控朝政,协助李治压制权臣。虽然李治偶尔想收回部分权力,但每次都被武则天巧妙化解。 u003cimgu003e 李治去世后,武则天成为太后,并进一步掌握实权。武家子弟逐渐进入朝廷重要岗位,尤其是武三思和武承嗣的崛起,为武则天巩固统治提供助力。这两位亲戚成为她得力助手,在朝堂上打压李唐宗室,为武则天的称帝扫清障碍。特别是武三思,他凭聪明才智获得宰相之职,并多次诬告李唐宗室成员,助推武则天权力的稳固。 u003cimgu003e 自载初元年起,67岁的武则天正式登基,成为大唐唯一的女皇帝。尽管反对之声不断,她始终坚守皇位。武家子弟在她支持下获得重要职务,并通过联姻等方式巩固家族与其他势力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平公主婚姻事件,武则天将太平公主原配薛绍改嫁武攸暨,将其纳入武氏家族核心圈,进一步稳固权力。 u003cimgu003e 随着年岁增长,武则天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尤其到了晚年,已八十多岁,体力和精力下降,使她难以继续有效掌控朝政。此时李唐宗室和权臣发动反叛。在神龙政变中,武则天被迫交出皇位,李显复位,李唐王朝得以复兴,而武则天只能在宫中病倒,静候终局。 u003cimgu003e 即便如此,武则天仍不甘被历史抹去。临终前,她留下遗言: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一举动意味着她承认自己不再是皇帝,而是李唐皇室的皇后。通过这一安排,李唐皇室得以继续传承,也让武家免于血洗。李显因此宽恕了武家成员,武则天以此保护家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u003cimgu003e 虽然唐朝官方记载中,武则天始终称为皇后,但她的帝王地位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她辛苦建立的权力并非徒劳,她的智慧和心血至今仍令人敬仰。u003cimg/u00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