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髦:为何不趁司马昭上朝时杀掉他,而是选择发动自杀式讨伐?
迪丽瓦拉
2025-09-14 20:32:24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曹髦,这位年仅18岁的魏国皇帝,面临着权臣司马昭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了与命运搏斗的一条险路。

身为一国之君,却没有实质权力的曹髦,本可以通过简单而直接的手段除掉司马昭,但他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似更为直接的路线。相反,他决定发动一场几乎注定会失败的反抗。

是什么驱使这位年轻皇帝走上这条充满危险与未知的道路?是屈辱的压力,还是背后深藏的无奈与选择?

少年天子:命运的捉弄

公元254年,13岁的曹髦继承了魏国的帝位,成为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这位年少的帝王,天资聪颖,沉稳内敛,早早展现出超凡的政治智慧。与父亲那种暴戾的性格不同,曹髦从小便显露出他非凡的才情,令人期待他的治国理政。

当曹髦进京继位时,朝臣们在宫门前等候,迎接这位年仅13岁的少年。尽管周围气氛庄重,曹髦并未显露出丝毫怯场。当司礼官提醒他无需向臣子们行礼时,他坚持认为自己还不是皇帝,依旧恭敬地向群臣答拜。随后,他更是与大臣们携手,从宫外一路走到大殿。这一举动既彰显了他礼贤下士的风范,也让在场的文武百官对他心生敬意。这种成熟的态度,令所有人都对这个少年帝王充满了期待。

然而,命运似乎与曹髦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尽管年少聪慧,曹髦却早早陷入了与权臣司马氏的权力斗争中。曹髦登基的那一刻,权臣司马师便牢牢掌握了朝政,曹髦虽然是名义上的帝王,却早已沦为一位无法掌控实际权力的傀儡。

但曹髦并未甘心就此屈服,他开始频繁发布安抚命令,赈济兵士,渐渐地积累了民心。他逐步显露出非凡的政治智慧,暗中准备着夺回失去的权力。尽管曹髦的每一步都极具谋略,司马师与司马昭也很快察觉到这位年轻皇帝并非易与之辈,于是,一场充满阴谋与算计的较量悄然展开。

权力的博弈:机遇与危机并存

公元255年,魏国的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因不满司马师擅自废立,联合起义反叛。司马师亲自率军平叛,然而却因惊吓过度,意外死亡。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给魏国政坛带来巨大的冲击,也让曹髦看到了复权的机会。曹髦抓住时机,迅速下诏,命令尚书傅嘏带领军队回洛阳,同时暗中筹划宫廷政变,意图一举除掉司马昭。

尽管年仅14岁的曹髦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敏锐与果断,但他低估了司马昭的深谋远虑。司马昭接到曹髦的诏书后,非但没有按计划行动,反而亲自带兵返回洛阳,迅速化解了曹髦的政变计划。这一举动彻底压制了曹髦的权力,不动声色间,司马昭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从此,司马昭更加小心谨慎,很少露面,始终不给曹髦任何机会,而曹髦则选择隐忍,静待下一次反击的时机。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实则充满了暗潮涌动。两位政治对手,虽然看似势均力敌,实则已经在各自的战略上进行了一场无声的较量。曹髦的每一次失败,反而令他变得愈加成熟与谨慎,为日后反击做好了铺垫。

试探与反击: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

三年后,司马昭再度出征淮南叛乱,并因平定叛乱大获全胜,威望日增。或许正因如此,司马昭逐渐产生了取而代之的念头。为了试探朝臣们的态度,司马昭巧妙地让曹髦下诏册封自己为晋公,并授予一系列权力特权,明显为篡位做准备。

曹髦深谙其意,决定反击。他顺水推舟,直接向司马昭颁布了册封令,既不拒绝也不推辞。按照惯例,司马昭表面上装作推辞,曹髦则一次次重申,直到司马昭处于两难境地。这一举动不仅暴露了司马昭的野心,也让朝中其他大臣选择了立场,鲜有支持司马昭。

这次试探,曹髦的战略无疑高明,他成功揭示了司马昭的意图,同时为自己赢得了信心。然而,这只是权力斗争中的一场局部胜利,真正的较量远未结束。

孤注一掷:帝王的最后倔强

一年后,司马昭再次要求曹髦下诏册封自己为晋公,这一次,18岁的曹髦终于忍无可忍。他拔出佩剑,愤怒斩断烛台,怒斥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刻,曹髦不再是那个低调隐忍的少年,而是一个敢于面对权臣、捍卫自己尊严的帝王。

他决定孤注一掷,决定铲除司马昭,哪怕因此丧命。他在宫中密谋,准备在凌云台处置司马昭,并试图召集支持者,然而,天意弄人,计划因大雨而推迟,且消息泄露。

此时,曹髦陷入绝境,决定不再等待命运的审判,而是主动出击。无论结果如何,他选择带领随从冲出宫门,迎接这场可能决定他命运的最终决斗。

悲壮落幕:一个时代的终结

公元260年6月1日,曹髦紧急召见心腹大臣王沈、王经、王业,将计划透露给他们。然而,王沈与王业却选择背叛,向司马昭告密。得知消息后,司马昭迅速调兵封锁了东止车门,企图将曹髦困死在宫内。

尽管局势险恶,曹髦依然顽强带领随从突破重围,带着坚韧不屈的决心冲出了宫门。面对司马伷的部队,他毫不退缩,奋力反抗。此时,贾充的第二梯队加入战局,曹髦依然英勇抵抗,最终迎来被成济一戟刺死的结局。这个18岁的少年天子就这样英勇地倒下,成为了历史的悲剧象征。

曹髦的死,不仅终结了他短暂的一生,也为魏国与晋朝之间的权力斗争带来了新的转折。他的故事成为后人反思权力与忠诚、背叛与理想的经典教材,铭刻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之中,成为一段永恒的传奇。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正能量,不包含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联系后立即删除或作出修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总统拥有极为重要的行政权力。在美国确定总统制之后,规定总统是通过选...
原创 娶...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句话:仕馆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诗成为了两人关系的开端,见证了...
青博文创丨把5000年彩陶戴在... 青博文创 高原“陶崽联盟”治愈登场 舞蹈纹的灵动、蛙纹的生命力、四大圆圈纹的磅礴韵律——这些曾绘于古...
原创 安... 欢迎来到历史的探秘之旅!在这个知识的世界里,我们将和一位非常特别的老师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聆听她讲述...
原创 强... 1935年5月,红军的长征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经过了无数艰难的跋涉,队伍终于来到了大渡河的岸边。渡过...
原创 刘...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这些历史人物,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他们的丰功伟业堪称传世之作,甚至连...
原创 宋... 黄庶,字亚父,晚号青社,来自洪州分宁,是北宋著名文豪黄庭坚的父亲。他擅长诗文,留下了《伐檀集》这一传...
王毅在结束对中亚三国访问后接受... 新华社杜尚别11月23日电 11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赴吉尔吉斯斯坦...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朝代,统治了276年。在这段历史里,共有16位皇帝登基,同时也涌...
原创 皖...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围困了新四军军部。尽管新四军奋力抵抗,经历了数...
原创 历... 中国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到各个朝代,总共涌现出了422位皇帝,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如程胜、吴广、张献...
原创 清... 你相信命运吗?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普通的船工张员外,他的命运因为一次偶然的冒险几乎发生了改变。这名...
原创 章... 如果单从指挥战斗的能力来看,章邯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顶尖的指挥官。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除了韩信几乎没有任...
原创 秦... 标题:秦国灭楚时,王翦如何带领六十万大军成功取胜? 在历史的长河中,某些重大事件如同闪亮的星辰,...
原创 正...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华阳夫人一直被视为秦国政权背后暗流涌动的关键人物。许多流...
原创 国... 钟松,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曾是胡宗南的得力助手,负责指挥整编第36军。尽管这支部队隶属于军队体系,...
原创 朝... 文|格瓦拉同志 公元1649年,正值清世祖顺治六年,距离大明王朝灭亡已过去五年。当时,清帝国正在忙于...
原创 南... 在宋史记载中,刘锜被誉为与岳飞、韩世忠等人并列的名将之一。提到夜袭敌军时,传统上大家常强调“人衔枚,...
原创 美... 美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为乌克兰割地求和28条的方案,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占领的地区、裁减军力一半、放弃长...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朝代的后宫妃子们,在皇帝去世后,常常面临着悲惨的命运。她们要么随皇帝入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