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十年纪录
迪丽瓦拉
2025-09-14 21:32:28
0

截至到2025年5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3997人,目前健在的传承人3107人,十年,已开展记录工作的传承人2290人,其中已完成记录工作的传承人1279人,在记录过程中离世的71人,完成记录工作后离世的397人,这个沉甸甸的数据记录了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十年成果。

6月13日,“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非遗保护中心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非遗保护中心共同联办。

“为每位传承人打造一个影音图文立体的专题资源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遗产,核心是人,它是由人创造、由人实践的活态文化宝藏。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要保存好传承人身上的智慧、记忆和技能。”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告诉记者。

2015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启动,“十年来,我们通过影音技术手段记录每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包括口述历史访问、项目实践记录、传承教学记录,此外还系统地收集和传承人相关的历史文献、民间文献。为每一位传承人打造一个影音图文立体的专题资源库。”田苗说。

照片墙和名单墙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记者注意到,一进展厅,就看到一面巨大的照片墙,田苗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这面照片墙是所有已经完成记录的1279位传承人的照片,按照开展工作的时间顺序,由远至近从右至左排列。“你会发现,右边的照片黑白的多,左边的照片彩色的多。这就证明我们在记录工作开展之后,有些传承人已经不幸离世了。同时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这个工作的必要性和及时性。”田苗动情地说。

和这1279位传承人照片墙相对应的是一个10米长大名单,这是十年来全国参加记录工作的4470位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名单。“他们有各地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有来自各个专业、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他们担任访问学术专员,负责给传承人提问,指导摄录人员进行拍摄。还有两千多位记录工作者,他们是摄像师、录音师、导演、剪辑师。还有几百位验收评审专家,他们做好守门员的工作,保证记录工作的成果是有价值的,是规范的,是有意义的。”田苗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

“记录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

2015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高旭加入到这个项目,“当时觉得这个项目好有意义。”高旭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2015年,她们第一批要记录的传承人中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书大师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

“我记得跟田先生第一次见面,说明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情。老先生直接说今年给你留足时间。不到两个月,他就亲自给我打电话,敲定拍摄时间,说‘你来吧,我最近有空。’我在北京住了七天给老先生做口述访谈。此后每年我们都会给他留下一段影像的记录,坚持十年了。”高旭说。

十年来,高旭一共采访了43位传承人,每个记录的执行周期差不多需要3年时间,包括从开始调研、策划到中间执行,再到后期制作。“2017年给单田芳先生做记录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已经非常不好了,最后留下了5个小时的最宝贵的口述史,这也是他生前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记录。2018年单先生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高旭说,“每位传承人都是宝库,是不可取代的,是我们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他们用一生在守护着这个文化遗产,我们抓紧一切与时间赛跑,要把他们最好的东西保存下来。”

“有很多传统习俗类的非遗项目都是在特定时间、特定节令发生的。我们记录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因此,我们不仅要记录传承人,传承的项目,还要有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态,包括观众的反应,村民的表情,仪式过程当中在整个村子里发生的方方面面的事都要完整地记录下来。”高旭说。

记录保存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高旭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连悌有一个从他爷爷那一代流传下来的工尺谱,都已经泛黄了。他非常有心地通过采访老艺人把这个工尺谱缺的部分补全,重新整理了一本,想把它留下来,“我们把所有的工尺谱通过扫描、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保存。”在展厅中还可以看到一些被已经被数字化的皮影戏传承人留下来的很多影卷实物原件。

展览现场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整个展览以“工作回顾”和“工作成果”两个关键词作为内容主线,将展区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题为“滔滔长河”,主要梳理了中华民族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统,介绍了记录工作的“3+1”工作法,以及以时间轴形式回顾了工作历程,展示了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中央直属单位各地记录工作的开展历程与故事,下篇则为“巍巍高山”为主题,对非遗十大类别记录工作成果按照主题分类进行多媒体展示,体现记录工作成果的丰富性与差异性。在“先生之风”展区还通过影像展示了传承人配合记录工作完成的人生最后影像,致敬他们用生命守护文化的高尚品德;在“薪火相传”通过传承教学场景,展现“师傅手把手,徒弟心贴心”的技艺传承图景,见证非遗在新生代手中的焕新活力;在“瓣瓣同心”展区,展示各民族非遗瑰宝似花瓣相互依偎、簇拥绽放,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讲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故事。

展览最后写道,“非遗记录建档工作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10月31日。(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强... 1935年5月,红军的长征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经过了无数艰难的跋涉,队伍终于来到了大渡河的岸边。渡过...
原创 刘...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这些历史人物,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他们的丰功伟业堪称传世之作,甚至连...
原创 宋... 黄庶,字亚父,晚号青社,来自洪州分宁,是北宋著名文豪黄庭坚的父亲。他擅长诗文,留下了《伐檀集》这一传...
王毅在结束对中亚三国访问后接受... 新华社杜尚别11月23日电 11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赴吉尔吉斯斯坦...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朝代,统治了276年。在这段历史里,共有16位皇帝登基,同时也涌...
原创 皖...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围困了新四军军部。尽管新四军奋力抵抗,经历了数...
原创 历... 中国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到各个朝代,总共涌现出了422位皇帝,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如程胜、吴广、张献...
原创 清... 你相信命运吗?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普通的船工张员外,他的命运因为一次偶然的冒险几乎发生了改变。这名...
原创 章... 如果单从指挥战斗的能力来看,章邯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顶尖的指挥官。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除了韩信几乎没有任...
原创 秦... 标题:秦国灭楚时,王翦如何带领六十万大军成功取胜? 在历史的长河中,某些重大事件如同闪亮的星辰,...
原创 正...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华阳夫人一直被视为秦国政权背后暗流涌动的关键人物。许多流...
原创 国... 钟松,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曾是胡宗南的得力助手,负责指挥整编第36军。尽管这支部队隶属于军队体系,...
原创 朝... 文|格瓦拉同志 公元1649年,正值清世祖顺治六年,距离大明王朝灭亡已过去五年。当时,清帝国正在忙于...
原创 南... 在宋史记载中,刘锜被誉为与岳飞、韩世忠等人并列的名将之一。提到夜袭敌军时,传统上大家常强调“人衔枚,...
原创 美... 美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为乌克兰割地求和28条的方案,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占领的地区、裁减军力一半、放弃长...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朝代的后宫妃子们,在皇帝去世后,常常面临着悲惨的命运。她们要么随皇帝入葬,要...
原创 日... 有分析指出,在地区局势中,有个国家令日本颇为忌惮,若其能牵制日本,或可影响相关格局。美高层在与该地区...
原创 为... 《——【·前言·】——》 为了救刘邦脱困,陈平提出了一项极为大胆且异常的计策——用2000名美女...
蒋介石签名照的价值 蒋中正(1887-1975),字介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其亲笔签名照片作为民国及台湾时期的重要...
历史系台生廖妤轩:在川渝之间,... 中新网成都11月23日电 题:历史系台生廖妤轩:在川渝之间,寻找历史的答案 记者 王鹏 “我觉得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