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十年纪录
迪丽瓦拉
2025-09-14 21:32:28
0

截至到2025年5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3997人,目前健在的传承人3107人,十年,已开展记录工作的传承人2290人,其中已完成记录工作的传承人1279人,在记录过程中离世的71人,完成记录工作后离世的397人,这个沉甸甸的数据记录了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十年成果。

6月13日,“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非遗保护中心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非遗保护中心共同联办。

“为每位传承人打造一个影音图文立体的专题资源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遗产,核心是人,它是由人创造、由人实践的活态文化宝藏。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要保存好传承人身上的智慧、记忆和技能。”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告诉记者。

2015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启动,“十年来,我们通过影音技术手段记录每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包括口述历史访问、项目实践记录、传承教学记录,此外还系统地收集和传承人相关的历史文献、民间文献。为每一位传承人打造一个影音图文立体的专题资源库。”田苗说。

照片墙和名单墙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记者注意到,一进展厅,就看到一面巨大的照片墙,田苗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这面照片墙是所有已经完成记录的1279位传承人的照片,按照开展工作的时间顺序,由远至近从右至左排列。“你会发现,右边的照片黑白的多,左边的照片彩色的多。这就证明我们在记录工作开展之后,有些传承人已经不幸离世了。同时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这个工作的必要性和及时性。”田苗动情地说。

和这1279位传承人照片墙相对应的是一个10米长大名单,这是十年来全国参加记录工作的4470位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名单。“他们有各地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有来自各个专业、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他们担任访问学术专员,负责给传承人提问,指导摄录人员进行拍摄。还有两千多位记录工作者,他们是摄像师、录音师、导演、剪辑师。还有几百位验收评审专家,他们做好守门员的工作,保证记录工作的成果是有价值的,是规范的,是有意义的。”田苗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

“记录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

2015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高旭加入到这个项目,“当时觉得这个项目好有意义。”高旭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2015年,她们第一批要记录的传承人中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书大师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

“我记得跟田先生第一次见面,说明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情。老先生直接说今年给你留足时间。不到两个月,他就亲自给我打电话,敲定拍摄时间,说‘你来吧,我最近有空。’我在北京住了七天给老先生做口述访谈。此后每年我们都会给他留下一段影像的记录,坚持十年了。”高旭说。

十年来,高旭一共采访了43位传承人,每个记录的执行周期差不多需要3年时间,包括从开始调研、策划到中间执行,再到后期制作。“2017年给单田芳先生做记录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已经非常不好了,最后留下了5个小时的最宝贵的口述史,这也是他生前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记录。2018年单先生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高旭说,“每位传承人都是宝库,是不可取代的,是我们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他们用一生在守护着这个文化遗产,我们抓紧一切与时间赛跑,要把他们最好的东西保存下来。”

“有很多传统习俗类的非遗项目都是在特定时间、特定节令发生的。我们记录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因此,我们不仅要记录传承人,传承的项目,还要有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态,包括观众的反应,村民的表情,仪式过程当中在整个村子里发生的方方面面的事都要完整地记录下来。”高旭说。

记录保存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高旭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连悌有一个从他爷爷那一代流传下来的工尺谱,都已经泛黄了。他非常有心地通过采访老艺人把这个工尺谱缺的部分补全,重新整理了一本,想把它留下来,“我们把所有的工尺谱通过扫描、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保存。”在展厅中还可以看到一些被已经被数字化的皮影戏传承人留下来的很多影卷实物原件。

展览现场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整个展览以“工作回顾”和“工作成果”两个关键词作为内容主线,将展区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题为“滔滔长河”,主要梳理了中华民族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统,介绍了记录工作的“3+1”工作法,以及以时间轴形式回顾了工作历程,展示了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中央直属单位各地记录工作的开展历程与故事,下篇则为“巍巍高山”为主题,对非遗十大类别记录工作成果按照主题分类进行多媒体展示,体现记录工作成果的丰富性与差异性。在“先生之风”展区还通过影像展示了传承人配合记录工作完成的人生最后影像,致敬他们用生命守护文化的高尚品德;在“薪火相传”通过传承教学场景,展现“师傅手把手,徒弟心贴心”的技艺传承图景,见证非遗在新生代手中的焕新活力;在“瓣瓣同心”展区,展示各民族非遗瑰宝似花瓣相互依偎、簇拥绽放,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讲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故事。

展览最后写道,“非遗记录建档工作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10月31日。(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马...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麻烦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这样就不会错过精彩内容,随时都能方...
原创 贺... 贺屋兴宣,日本二战时期的著名政治家,1889年1月30日生于广岛县广岛市。他的父亲藤井逸是一位日本古...
原创 汉...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便能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原创 管...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常言道“...
原创 苏... 在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拥有更多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洪... 太平天国运动对大清王朝的影响是深远且深刻的,甚至可以说它动摇了大清的根基。尽管最终大清通过镇压成功平...
原创 朱... 在您开始阅读此篇文章前,诚邀您轻轻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我的新作,同时也能更方便...
原创 古... 当然!我帮你将这篇文章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 ...
原创 张...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尽量不变: --- 1947...
原创 学... 抗战时期的一天,中宣部部长兼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专程与学院学员们进行了一次座谈交流,顺便做了一番教学...
陕西神木贺家川镇5个红色革命纪... 日前,神木市贺家川镇5个红色革命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标志着该镇在挖掘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方...
夷陵之战,刘备赢了之后会怎样? 很多朋友关于三国历史的了解是基于《三国演义》的,但《三国演义》里的叙述很多不符合史实,夷陵之战尤其如...
原创 滨... 至甲午战争爆发之际,日本民族犹如鱼跃龙门,借助大清帝国这座庞然大物的肩膀,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列强之一。...
原创 孙... 孙中山是一个具备深远眼光和卓越预见的人。这一评价,正是宋庆龄女士对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赞扬。作为中国近代...
原创 韩... 韩信,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位列“汉初三杰”之一,其功绩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
原创 导... 隋朝的灭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许多人立刻会想到,归咎于昏庸的帝王与民众的疾苦。然而,实事求是地说,隋朝...
原创 朝... 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有一位令人畏惧的将领,他不仅在战术上高人一筹,而且连美军都对他刮目相看。你可...
尚织汉服教育:顾姑冠与婆焦发,... 蒙古族和契丹族一样,都是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的传统服饰非常讲求实用,设计简洁利落。 特色...
原创 若... 历史的时间差:李自成与吴三桂的命运交错与中国三百年的转折 在明朝末年,国势衰败,风雨飘摇。崇祯帝在...
原创 1... 1991年8月18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福罗斯别墅度假,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然而,...